第十七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剛主持完第16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的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我校醫學院院長胡大一教授出席此次盛會👩🏽⚖️,並獲得了'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貢獻獎'榮譽稱號👩🏿🍼。
本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由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38家單位共同舉辦,主題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維護世界和平'。17年前🪲,聯合國大會第43屆會議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將每年11月11日所在周定為'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開展科技進展與維護社會和平安全的活動🗝。三任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加利✳️、安南均為該活動發過賀信👨🏿🏫。
在本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開幕式上,胡大一教授代表醫學工作者發表了重要講話。胡教授指出,在以'發展科學,振興中華,保衛和平,造福人類'為宗旨的中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活動中,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項重要內容。普及醫學知識🧑🔧、提高人民健康是醫務工作者的重要社會職責👩❤️👩。在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的今天,更需要醫務工作者與政府🤵🏽♀️、學術團體、媒體和相關企業的全方位協作🆕🕎,共同努力奮鬥🦔,實現相關多種(如心血管學會🧾、糖尿病學會)的緊密合作,達到大醫院與社區醫療系統的協調發展,把疾病預防落實在社區🐰,共同築起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統一防線。
據悉🤽🏼♂️🏈,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貢獻獎是由聯合國為表彰各國在國際科學與和平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該獎由所在國的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組委會向聯合國提交申報材料,通過審核後予以頒發🪯👨🌾。迄今為止,在醫學領域獲得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貢獻獎的,胡大一教授還是第一人。
(稿件來源:摘自中搜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