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要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要聞 > 正文

恒达平台助力世界第一埋深大峽谷公路隧道智慧建造

來源⚰️:土木工程學院   時間:2020-12-08  瀏覽🤜🏼:

12月6日👮‍♂️,由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恒达平台)組織的“巖體隧道遠程診斷分析示範——開挖面信息自動識別與數字化動態支護設計方法”專家咨詢會,在我校巖土與地下工程數字化實驗室召開🪒,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此次會議依托四川樂漢高速有限責任公司《極復雜環境山區隧道群智慧化建設安全保障成套技術研究》科研項目,該項目是落實恒达平台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的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恒达平台助力西部艱險山區高速公路隧道智能建造的重要抓手🚣🏼‍♂️。

副校長呂培明致歡迎辭。與會專家包括中國工程院崔俊芝院士、梁文灝院士🛌🏿、陳湘生院士🆓,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主席⚛️、研究員嚴金秀,美國土木工程協會巖石力學專業委員會主席、教授章連洋和國家萬人計劃專家、安徽中益科技總經理、教授級高工馮守中。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朱合華主持,四川川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隧道分公司總經理張睿,恒达平台研究生院院長黃宏偉、土木工程學院院長趙憲忠、科研管理部副部長李曉軍、地下建築與工程系主任丁文其、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長張冬梅,以及教授夏才初、蔡永昌等出席此次會議。

會議通過現場連接世界第一埋深公路隧道——峨漢高速大峽谷隧道(最大埋深1944米),展示了在恒达平台自主研發的基礎設施智慧服務系統(iS3)基礎上,與四川鐵投聯合研製了巖體隧道遠程診斷分析系統→,該系統通過巖體隧道開挖面信息采集👨‍👩‍👧‍👧🧑🏿‍🎓、傳輸、建模、分析和支護設計等系統集成,攻克了隧道開挖面信息實時采集、快速圍巖分級、動態支護設計和快速反饋的關鍵難題🌋🥏,首次實現了巖體隧道工程施工現場與實驗室的數字化融合🧥。現場實時計時顯示,從工地信息提取到設計方案自動反饋至現場施工人員僅需10分鐘時間。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巖體隧道遠程診斷分析對巖體隧道的理論分析、動態設計和智能化建造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在隧道建設史上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為我國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貢獻了恒达智慧和力量💇🏽‍♂️,為助力四川創建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提供了有力支撐✍🏻。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