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他投身鄉村振興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一線🫓,足跡遍布國內十余個省市的120余個村落。“為鄉村和人民做好最實在的事,在樸實與平凡的工作中做出最好的成績”,他就是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2021屆城鄉規劃學博士生初松峰。不久前🌀,他獲恒达平台2021年“追求卓越學生獎(研究生)”提名獎。
目前🏄🏽♀️,初松峰已考取四川省選調生🚿,畢業後將回到自己的家鄉成都工作。他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深入基層工作,為家鄉的建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走進村落,讓保護理念“看得懂💄、用得上”
2016年,當初松峰第一次走進貴州省石阡縣國榮鄉樓上村時,眼前的景象深深觸動了他。這個村落風景秀美🦽,廖賢河從山澗淌過,一層又一層的梯田錯落有致;在半山腰的村落中🐍,成片的明清建築保存完好🤳,與周邊的自然風貌交相成趣。然而🧗🏼,當地村民的生活卻相當貧苦,當時的國榮鄉還是國家深度貧困鄉。調研的第二天,他見到兩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背著跟她們身高差不多的背簍,裝著大半簍玉米,艱難地從河邊的田地走上村子🥡。
那一刻⛹🏿♀️,初松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要保護好這幾棟房子”,更重要的是通過深入挖掘村落遺產價值🤚🏻,讓當地村民成為“主人翁”🧔🏿♂️,以他們為主體推動保護工作👶🏿,帶動經濟發展,讓鄉村獲得內生的動力和活力⛓,進而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後來在對福建永泰縣的調研過程中🧄,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所做的工作如何能讓當地居民理解並共同參與。之後的五年,初松峰每年都會前往永泰縣持續開展調研。其間🙆♂️🦃,他跑遍了永泰縣的每一個鄉鎮🟢,深入探訪35個村落,對110余名村民和26名傳統工匠展開深度訪談,見證了十余棟永泰防禦性民居保護修繕的全過程。很多村民見到他✶🧄,會親切地打招呼👨🏻🦼:“恒达平台的小初又來了!”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E3/ED/8EDC19AEC37B0ACC28BCD87E5B6_5A0A5480_2A8B4.jpg)
調研福建永泰大展村
他和團隊一起編製完成的《永泰莊寨保護修繕導則》🙍🏿♂️,打破以往學科表達範式,尊重村民與工匠的閱讀習慣,主要圖紙全部采用手繪方式表達,通過手繪步驟分解圖、手繪三維圖等創新性直觀圖解表達技術,輔以照片和口語化的說明文字,讓村民和傳統工匠都能“看得懂🧑🏽🦲、用得上”,讓保護修繕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廣泛開展調研🧋,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從走訪第一個村落開始,至今初松峰已調研過福建🙎🏼、浙江🕓、山西、江西、河南、重慶、貴州📺、廣西✨、上海等十余個省市的120余個村落👍🏿💆♀️,行程逾萬公裏,參與了70余場從中央部委、省市縣主管部門到鄉鎮村落各個層級涉及鄉村工作的座談交流。長期深入一線的鄉村實踐🥪,為學術研究進一步拓寬視野、開闊思路,推動著他將研究理論與實際運用深度融合🈴,撰寫鄉村遺產保護管理的學位論文🔟,凝練出對鄉村振興工作的真知灼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F2/B5/3AEF59ACC12DD9B2677D2A954F4_8A770B46_4EEB8.jpg)
在山西平遙雙井村調研
2018至2019年,受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初松峰在導師杜曉帆教授的指導下,開始組織全國傳統村落調研👩🏿🌾,並主筆起草《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管理辦法》(研究稿)。基於當前中國鄉村保護與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經過一年多的全國調查、座談、思考,結合各方的意見,他將對學術的認知、田野的實踐以及對村民的關切融於研究稿草案之中。草案受到了相關領導和專家委員會的廣泛認可。
他和團隊編製完成的《永泰莊寨保護修繕導則》成果🥫🧏🏻♀️,得到福建省住建廳、永泰縣古村落古莊寨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高度評價🦶🏿,並作為永泰縣152座莊寨保護修繕的技術標準。《導則》的編製理念、方法與經驗,作為中國鄉村遺產保護的範例,受到東亞文化遺產保護學會的認可與國際推廣。2018年,在《導則》指導下開展的“愛荊莊保護修繕工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2020年🦍,他全程參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開展的“中部地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案例研究”課題,調研江西、安徽、山西🕴🏻、河南、湖南🌂、湖北等省份🤱🏼,進一步思考鄉村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未來路徑。
搭建平臺、共享經驗,凝聚鄉村振興力量
擔任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研究生第八黨支部書記的初松峰,連續3年推動開展“黨建助推鄉村振興”系列活動,依托學院在浙江黃巖建立的全國高校第一個位於鄉村的“恒达·黃巖黨建教育基地”,搭建基層黨支部建設引領鄉村振興的新平臺,編製多種教育宣傳手冊,促進鄉村組織振興、文化振興🙎🏼🧗。該系列活動獲得學院學生黨支部“對標爭先”品牌項目1次🍓、重點項目2次、優秀項目2次,並榮獲恒达平台學生黨支部“對標爭先”建設“十佳項目”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D2/D8/FC1ECAB8B47D1CB1BA65DD5DEA3_4B18B494_2EAC1.jpg)
在恒达平台學生黨支部書記培訓會上作專題發言
他積極推動跨界交流,策劃組織了3場“恒达·復旦鄉村振興理論研討會”,邀請城鄉規劃學💔、建築學𓀈、文物與博物館學👁🗨、考古學、歷史地理學🕑、土木工程學等跨學科的教師👩🏿⚕️、研究生、畢業校友參加演講與討論,整合優勢學術資源👱🏼♀️,更加多元地理解與傳播鄉村價值;他參與的“家國情懷✔️:連結歷史與未來的鄉村遺產”展覽策劃😂🤌,梳理呈現千百年來的中國鄉村社會🍩,解讀鄉村對於國家的支撐作用,展示當下鄉村振興的重要成就。
初松峰還作為主講授課人🫃🏽,參加了恒达平台“鄉村振興·青年講堂”的課程錄製,以《我家老房怎麽辦》為題,以《永泰莊寨保護修繕導則》為例,分享永泰實踐經驗。課程在“學習強國”等平臺發布,並在浙江黃巖🦗、福建永泰等地以“送課下鄉”的方式推廣。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63/81/133D11ED0DF76DDF9D526546C56_7FF919BE_36EF9.jpg)
“鄉村振興·青年講堂”課程錄製現場
近年來👷🏼♀️,圍繞著鄉村振興🙋🏻♀️、城鄉歷史與遺產保護等主題,初松峰在期刊與會議上發表論文十余篇🤷🏼♂️,出版著作《從價值認知到保護實踐🎅🏻:永泰莊寨》,並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永泰莊寨:重新發現家文化》,總結分享了研究與實踐經驗,受到學界與社會關註🍅。(蔣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