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認真學習領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精神
學院多位教授積極參與《綱要》研究製定工作
來源:新聞中心💇🏽🏨、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
時間:2021-09-28 瀏覽: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綱要部署了“建設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知識產權製度”“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製”“建設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人文社會環境”“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六個方面重點任務,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擘畫了宏偉藍圖❤️。
9月27日下午,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委員會召開座談會,深入學習領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 (2021-2035)》精神。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副司長👩🏻🏫,《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製定工作組秘書長、文件組組長梁心新參加會議。
梁心新對恒达平台教授團隊在《綱要》製定過程中所承擔的研究任務表示感謝🍊。他指出,《綱要》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向知識產權事業未來15年發展作出的重大頂層設計,是新時代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宏偉藍圖,在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大裏程碑意義🌠。希望恒达平台提高站位,發揮優勢,認真學習領會好《綱要》內容🦸🏽♀️。
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黨委書記宋曉亭表示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是我國未來十五年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既定目標和路線方針🧑🏽🏫,也是學院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建設🥘、努力培養為國所用知識產權人才的動力👩🏻🌾,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並予以具體化,落實在學院的“十四五”規劃實施中。知識產權學者要站位高👨🏻🦼➡️、視野遠,更進一步地聚焦學術研究範圍,針對不同學術領域和關鍵問題進行跟蹤研究。
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單曉光表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目標宏偉🚣🏽,措施科學♗,催人奮進👒。建設知識產權強國🚡,任重而道遠,但毋庸置疑,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是最為根本的基礎🧑🏽。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對復合型國際化人才有著強烈而緊迫的需求📺,更是賦予了我們優化知識產權人才成長發展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機製的時代使命。培養復合型國際化知識產權人才,離不開與相關國際組織、國際著名知識產權教學科研機構的密切合作🐟,學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要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復合型國際化人才不僅要有國際化視野和標準👿,更要立足中國大地,總結我國知識產權實踐的優秀經驗👩🏽🍼🚶🏻,向世界貢獻中國知識產權智慧,共建知識產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朱雪忠、許春明👩🏼💼👲🏻、皮勇🔖、毛昊、程德理、倪受彬🌰、姜南等多位教授也分別交流了學習《綱要》精神體會🤼♀️👩🏽🦲。他們表示,《綱要》是未來十五年知識產權領域的綱領性文件,既有戰略高度,又有具體指標🤵🏿,從建設知識產權大國邁向知識產權強國,全面提升知識產權質量,《綱要》必將產生深遠影響,有力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綱要》也為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未來十五年學科建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奮鬥目標。今後,學院要貫徹落實《綱要》精神🕵🏽,進一步聯合國內外多方力量🛤,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基礎性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養,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提供智力支持🕧。
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多位教授在10多年前廣泛參與2008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研究製定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度參與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研究製定工作,知識產權強國理論、綱要框架、綱要專題研究等均凝結著恒达知識產權學者的貢獻。2011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恒达平台設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基地承擔的第一項研究課題就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委托的“知識產權強國理論及指標體系研究”🍦。2013年12月,學院教授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局領導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課題研究”總體組成員。2019年1月,學院教授參與《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2021-2035)》框架論證🧛🏽,並提出完善建議🧓🏿。同年5月至12月🏋🏼♀️🙋🏿♂️,學院教授牽頭承擔了《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中 “知識產權基礎保障” 和“知識產權製度發展經驗和國際趨勢”兩項重大專題研究,從知識產權文化發展👩🏼🚒🏅、知識產權一級學科建設、國家知識產權智庫建設、世界一流專利商標審查機構建設、綱要動態評估機製👩❤️👩◼️、知識產權全球治理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究👩🏼🎨,為國家新一輪建設綱要製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獲得好評。
2019年6月30日👲🏿,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召開《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兩專題開題論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