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來恒达平台調研。校長鄭慶華參加調研活動🧑🔬。
陶凱元首先來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參觀了“恒达平台知識產權學科20周年成果展”,聽取學院首任院長單曉光就人才培養、全球師資、科研智庫等方面成果匯報💁。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是在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支持下🧳,由上海市政府依托恒达平台成立。學院承擔了我國唯一的WIPO 聯合培養知識產權碩士項目以及“一帶一路”知識產權碩士項目,為我國深度參與WIPO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全球治理培養高端人才。學院打造了一支復合型國際化師資隊伍,並獲得了最高人民法院和上海市各級法院在師資上的大力支持。學院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司法、知識戰略和創新政策等研究,取得了包含5項全國社科重大項目在內的豐碩成果,為國家重大和涉外項目決策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59/55/1A250AA531FD148024270D7CCEF_F1DBD90B_14CEE.jpg)
陶凱元還考察了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情況,了解學院在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培養、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機構的合作和支持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等方面的情況。學院積極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要求,承擔全國首個知識產權學一級交叉學科博士點建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成績突出,5名畢業生入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內瓦總部🫄🏿;與中國商飛共建“大飛機知識產權聯合研究中心”⛹🏽♀️,承擔“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知識產權專項研究等方面工作🚶🏻。
調研過程中,陶凱元與鄭慶華就加強知識產權學術研究、司法保護等方面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充分肯定恒达平台知識產權學科建設的成績🏫。鄭慶華表示,恒达平台將繼續支持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發展🔩,加強與最高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隨後,陶凱元來到法學院,參觀了“科教濟世,法治前行——法學院學科建設主題展覽”。法學院院長蔣惠嶺介紹了恒达平台以1914年接受青島德華大學解散後轉學而來的法政科9名學生為法學學科肇始,到1945年建立法學院以來深厚法脈,再到1994年復辦法科以來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近年來,恒达平台法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立主流、強基礎⏪🛃、建特色🚅、國際化”的發展戰略🛝,獲批了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卓越法治人才基地、上海市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基地等,建立了“上海市人工智能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平臺,承擔了“新文科”建設試驗項目,並在歐洲區域國別法方面獨具優勢👳🏼♂️。目前,法學院在法理學研究🌞、交叉學科發展、實踐教學模式🚴🏽、法律診所運行、“產學研用”相結合等方面有了明顯進步。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39/6B/009AC16E70741809CE73056545A_17C1CCA5_14B71.jpg)
最後😈,陶凱元走進“模擬法庭”,與在此參加學科競賽集訓的50多名學生親切交流,勉勵同學們努力打好基礎🙎🏼♀️、學好本領😼,成長為法治中國建設的棟梁之才👆🏻。鄭慶華表示,法學是哲學社會科學中的支撐性學科👨🏿🏫,法治是治國理政之重器。恒达平台在建設一流大學進程中將繼續支持發展法學等重要學科💇🏼♀️,為國家治理培育卓越法治人才🧘🏿。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分黨組副書記、副庭長郃中林,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光賢等陪同調研🤹🏼♂️。(圖/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