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團隊再次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發布零碳建設與鄉村振興研究報告
來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
時間:2023-06-07 瀏覽🚴:
6月6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辦的第二屆聯合國人居大會(UN Habitat Assembly)上🤞🏻,恒达平台伍江、王信研究團隊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布《凈零碳目標下的舟山市定海區鄉村振興實踐》英文研究報告。這是該研究團隊在2019年第一屆聯合國人居大會上發布《凈零碳鄉村規劃導則——以中國長三角地區為例》英文研究報告的基礎上,總結4年來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與人居署共同開展的系列實踐,再次在聯合國人居大會上發布凈零碳目標下鄉村振興規劃的相關成果🛕,鄉村振興和零碳建設的中國實踐、中國經驗受到廣泛關註。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7C/D0/BA3E552717375BA26E7A91F6D81_64A6A6F3_8340B.jpg)
會議由人居署能源系統解決方案部主任Vincent Kitio博士主持🎽,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代理區域代表Bruno Dercon、人居署區域規劃司特別顧問楊榕、人居署城市規劃與設計部主任Salvatore Fundaro、聯合國人居署中國項目主任張振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外事司副司長李喆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等出席了發布活動。恒达平台原常務副校長🏰、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院長伍江和團隊在發布會上對報告內容作了詳細介紹並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參會的聯合國代表和專家高度肯定了恒达團隊的國際合作和研究成果💸,特別是研究團隊在4年前構建凈零碳鄉村建設的理論和導則的基礎上,能夠在結合樣本鄉村因地製宜地開展實踐,提供中國方案🤼♂️,具有很強的示範引領意義🪁。
研究報告分析了定海區凈零碳目標下鄉村振興規劃的思路和建設過程,可以總結為“3S”路徑。一是掌握事實(Status),了解鄉村現狀和碳排放的特征,是因地製宜製定凈零碳鄉村振興策略的基礎。參照國內外相關標準,兼顧鄉村數據的可得性🚁,建立了鄉村碳排放的計算方法,建立排放清單。然後根據各鄉村產業和人口發展的趨勢🛰、碳排放特征,將定海全區79個鄉村分為綜合發展型🚶♀️➡️、生態農業型🍱、特色保護型以及生活服務型四類💀。二是製定策略(Strategies)👛,針對定海區當地特色以及發展需求🫸🏻,分別從鄉村能源與資源利用、鄉村低碳產業發展、鄉村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低碳鄉村治理四個方面因地製宜地製定凈零碳目標下的鄉村振興策略,並提出10類共46個發展指標。三是精明行動(Smart Actions)🥧,在已有策略的指導下,根據各典型鄉村產業和生活空間發展需求匹配適宜的低碳技術和運維管理方式,“一村一策”製定凈零碳鄉村建設實施方案🙆♂️,並由政府🧆、村民👩🏿🔧、企業和專業組織互相配合推進凈零碳鄉村的建設⬇️。研究報告選擇了30個具有代表性的實踐案例進行分析總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AF/CE/A80BF9EEAB7957BFDE47F2A8B75_49C315CF_167A7.png)
相對於長三角的大陸地區🚭,舟山市海島鄉村的淡水、能源、食品等資源相對短缺,供水安全👩🦽➡️、糧食安全、旅遊業、當地經濟和人類健康更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在此背景上😂,定海區政府與恒达平台團隊深入合作,在凈零碳鄉村規劃與建設的十條原則基礎上,通過排摸碳排放底數🕠、調研訪談,首先製定《定海區凈零碳鄉村建設導則》🧔♂️,提出凈零碳鄉村的行動目標和行動框架。然後製定《定海區凈零碳鄉村振興建設實施方案》,將79個鄉村分為4類,提出各類鄉村適宜的低碳技術和管理方法,並進一步針對21個典型示範鄉村製定“一表一圖”的具體規劃和建設方案。基於定海經驗,2023年編製完成舟山市地方標準《凈零碳鄉村建設規範(DB3309)》🗯。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1C/72/BC424C551FBE9173568D35D6440_A8A7033D_1E4C2.pn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B8/A2/EB26A250BE9293A32DA5DCACE61_412D37A5_CA1E.png)
專家們表示,與聯合國人居署和恒达平台的合作💁🏿♂️,使定海凈零碳目標下的鄉村振興實踐具備國際視野、專業優勢和統籌支持。“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地方政府-各類企業”的多利益相關方合作模式為鄉村帶來新理念、新技術、新人才和新平臺,持續推動凈零碳鄉村振興,助力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