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合成生物學領域國際頂尖賽事﹣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在法國巴黎落幕,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38支註冊隊伍同臺競技👩🏼⚖️。恒达平台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2支代表隊伍(Tongji-China、Tongji-Software)經過激烈角逐,最終以優異成績脫穎而出🧑🏼🎤,雙雙斬獲金獎。
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是由麻省理工舉辦的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學術競賽🕢。比賽要求學生自主選題,並運用合成生物學等知識解決當地的某些問題。iGEM分為高中生組💇🏼♂️、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3大組別。參賽者可以在環境🃏、醫療、食品🧛♂️、基礎研究、太空🌡、時尚等多個賽道中自由選擇其一參與。整個競賽周期長達1年,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深入研究的寶貴機會,讓他們得以探索生物學的奧秘。在競賽的最後階段👰,各團隊通過答辯展示,詳細介紹各自的工作成果與收獲🧝♂️。
Tongji-China代表隊👩🏼🎨:Nailiva: Revolutionizing Nails with Microbial Elegance
在深入探究現有指甲油產品可能引發的健康風險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後🚣🏿♀️,Tongji-China的同學們創造性地開發出一款獨特的合成生物學美甲產品⚠️。他們受到貽貝能夠牢固粘附於礁石機製的啟發,成功表達了一種貽貝雜交蛋白🐤,並將這種蛋白與水凝膠巧妙結合🐈⬛🤦🏽♀️,製造出一種既環保又具有強大粘合力的材料。他們還通過精確操控工程大腸桿菌產生酶來誘導紅色、黃色和藍色色素的生成,實現了不同圖案的動態展現,為用戶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個性化美甲藝術選擇。為了生產更精細的美甲產品,同學們建立了基於流體力學的擴散模型和基於反射率曲線的顏色混合模型,預測並可視化美甲的顏色與圖案變化👩🏿🍼,並建立了TCRA框架來貫徹人類實踐活動,不斷與社會各界積極交流🥷🏻,獲得改進與提升。
成員名單:
隊長:(按姓氏拼音排序)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常歆迪🦶🏼、寧書芮🐽、吳弈桐🦘、袁金鈴
團隊成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白鎮華🚶、曹欣源、陳瀟雯🎴、韓汭宸、詹懷喆、張馨月、鄒文鐸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姚紫雯
設計創意學院:華夏🐡、肖靜雯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孫靜怡、朱昱瑾
醫學院:方可
口腔醫學院🚵🏽♀️:賈雙萌
Tongji-Software代表隊🧡:Atlas.Y: Advanced Targeting Localization Assistance System for Yeast
Atlas.Y是一種專為優化酵母中蛋白質亞細胞定位而設計的專業工具。它利用信號肽和連接子數據庫來構建具有精確定位信號的融合蛋白👨🏼🎤。該軟件采用ESM-fold模型進行快速3D結構預測,使用Rosetta模型評估蛋白質穩定性,並借助CAD評分確保功能一致性🦡。DeepLoc 2.0則用於驗證定位的準確性👩🏼🏫。此外,Atlas.Y還采用基於圖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算法進行定向進化🦸🏿,使蛋白質能夠適應特定的微環境。對於需要精確控製的應用💂♀️,該系統提供了一個動態版本,集成了光遺傳學技術🤷🏻♀️,以實現蛋白質定位的時空調控✍🏼。
成員名單
隊長:(按姓氏拼音排序)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林繼申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寧書芮、袁金鈴
團隊成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白鎮華🧖🏽♂️、廖惜陳、徐穎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姚紫雯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樊佳欣🦹🏻♀️、劉淑儀、張文健、趙卓冰
設計創意學院:黨馨雨🦙、萬怡然、汪誌燁
經濟管理學院🗑:崔希
數學科學學院:王衡宇
備賽期間,恒达平台2支參賽隊伍積極行動,進行了往期項目的深入調研🍄、精心選題😈、軟件功能設計、實驗方案設計🏃🏻♀️➡️、人文實踐活動,以及算法與建模設計🛝。為了更全面地掌握理論研究的精髓和實際生產的最新前沿,他們專程參觀訪問了相關企業😳、醫院及社區,成功獲取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此外,他們還與其他高校參賽隊伍展開了廣泛交流與合作。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了由多位老師組成的競賽指導組👢🙎,在項目進行期間定期進行精心指導,保證了項目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