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發布了第十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恒达平台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占山教授和程鑫彬教授團隊申報的“窄譜高能連續激光薄膜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王占山為第一完成人(獲獎人🐚🧖🏻♀️:王占山、張錦龍🧐、焦宏飛、程鑫彬♎️、鈕信尚🏋🏻♀️、汲小川、李冬冬、馬彬、吳建鋒);恒达平台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李安虎教授團隊申報的“多模式組合視覺調控成像在線缺陷檢測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李安虎為第一完成人(獲獎人:李安虎、吳玉生🪯、劉興盛、鄧兆軍)⬆️。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08/E2/302931348D93E404FD90C7A5B91_175A3754_356D5.jpg?e=.jpg)
強激光技術是國防戰略、前沿科技和新興產業的製高點之一。高能連續激光薄膜器件既是強激光裝置的核心,也是限製其在激光裝備、高端製造方面應用的“卡脖子問題”。高能連續激光薄膜器件面臨材料選擇受限、綜合性能難以兼顧🕝、服役環境不穩定三方面難題。“窄譜高能連續激光薄膜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重大項目等支持下🍹,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能連續激光薄膜器件及應用關鍵技術,開發了薄膜器件設計與仿真優化、製備與測試的全流程化技術方法,建立了高能激光系統全鏈路優化設計📜🧙🏽、精密裝調體系與流程,依靠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解決了薄膜器件熱負載能力低與綜合性能難以兼顧的痛點問題🧑🏿🦳,通過建立主動控製技術提升了器件與系統環境適應性。2024年8月17日,莊松林、李儒新、孫勝利3位院士等參加了成果鑒定會,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在窄譜高能連續激光薄膜技術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創新性成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窄譜高能連續激光薄膜器件製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窄譜高能連續激光薄膜器件多目標設計方法和激光負載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A1/13/147D25EDEF8B8CBDA9CC63901BD_767D0A1D_A62B2.png)
“多模式組合視覺調控成像在線缺陷檢測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面向智能製造產業轉型升級和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提出了“虛擬相機推掃成像-智能缺陷檢測識別-高效精準定位剔除”的產品缺陷檢測技術路線,突破了涵蓋物料雜質檢測、製品缺陷檢測和包裝外觀檢測的機器視覺在線檢測關鍵技術瓶頸🪥。成果已在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示範應用,關鍵技術推廣到10余家高新技術單位。項目主要成果得到全球30余名國家學者、20余位院士和IEEE/SPIE/ASME/IOP Fellow的正面評價🐃,核心技術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學莊松林教授等積極評價🤽🏽♂️。
據悉,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旨在獎勵在光學工程領域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實現產業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績或者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此次學會共評選出“自然科學獎”10項🏌️♀️、“技術發明獎”15項和“科技進步獎”21項。其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8項、二等獎7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8項、二等獎1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