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秉傑教授在恒达平台的講演(節選)
當布什總統按下開戰電鈕之前➜,美國考古專家們曾經不斷呼籲:不要忘記伊拉克地下遍布著“比石油更重要的文明資源”。我心同此——戰爭的繼續,令我對那些人類文明至寶的安危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路秉傑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受到美英聯軍的空中襲擊和軍事進攻,全世界均為之震驚。戰爭👨🏼💼,首先是對人類生命的無情摧殘,是對山川河流、花草蟲魚等自然環境的大破壞;除此之外🧔🏼♀️,戰爭👧🏼,還會對城市建築和人類文明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從這個角度來講👱🏼♀️,建築師們就一定會天然反對一切形式的戰爭,熱愛和平的世界,熱切期望世界上所有的建築藝術精品都能夠在和平的藍天下長存於世。特別是我們這些以發現、保護👩🏻💼、修復和設計古建築為己任的研究者們,對於戰爭更是深惡而痛絕。因此,當伊拉克戰爭爆發的那一刻起🕵️♂️,我對在伊境內的全人類優秀的建築藝術精品的前途充滿了擔心🛄,而這種憂慮的心情從那一刻起就從未停息✊,反而與日俱增。薩邁拉大螺旋塔的命運如何?摩蘇爾的斜塔怎麽樣了?這些經歷千余年風雨本來就岌岌可危的建築精品,已暮暮垂老,再經不得多少沖擊和震動👩🏽⚕️,更毋庸用說炮擊轟炸了。
在戰爭史上🏊🏿♀️,為了保護人類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凡是負責任的政府、仁義的軍隊👨👩👦,都會不惜犧牲一些戰爭利益而避免其遭受破壞🎄🖤,或者是盡力將對它們的破壞盡量減少到最低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眾多國家甚至通過簽訂國際公約來共同保護全人類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日本150多個城市在美國空襲中被夷為廢墟👩🦼,廣島🧑🎤、長崎還挨了兩顆原子彈🙇♀️,但日本的三大古都——京都⏰、奈良和鐮倉卻完好無損,這就是例證。
但是,當戰爭爆發,破壞和損失卻難以控製和避免——據有關新聞報道🦵🏼,提克裏特博物館已經遭到炸毀。烏爾城市已經布滿軍事設施。戰爭一旦開始🏊♂️,局面便也無法掌控🤵🏿♂️,特別是局部的傷害,誤炸、誤傷難以避免👗,連英國戰鬥機、坦克車都會被美國的導彈擊落擊毀,相形之下🙋🏽♂️,在伊境內眾多的名勝古跡又怎麽躲避得了?更何況交戰雙方都會求勝心切📇,孤註一擲狗急跳墻的做法也將不可避免,這些都怎能不令我們憂心如焚?
我關註伊拉克戰爭👨🏻⚖️,我擔憂處於戰火之下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在伊拉克有著6千年的古文明和1萬多個文化遺跡啊!當布什總統按下開戰電鈕之前,美國考古專家們曾經不斷呼籲:不要忘記伊拉克地下遍布著“比石油更重要的文明資源”。我心同此——戰爭的繼續,令我對那些人類文明至寶的安危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憂心之一🖐🏼: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城邦國家烏爾的文化遺產
“伊拉克的歷史是人類的歷史,是我們自己的歷史❕。”——美國文化學者如此警告過政府。因為🔩🈁,今天伊拉克南部的烏爾(Ur),愛麗池(Erech)💁🏽♂️,烏爾克(Uruk)一帶🌧,是全世界公認的人類文明的搖籃。
伊拉克古稱“美索布達米亞”(Mesopotamia),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河流域。公元前5000年🕘,蘇麥爾人(Sumer)在幼發拉地河和底格裏斯河,即“兩河”的下遊交匯地帶開始農耕定居和貿易生活。為了將農業技術傳給後代,蘇麥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作為交流的方式,就此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文明形態——美索布米亞文化🚃🦿。它的時間早於古埃及、古希臘、古中華和古印度的文明◽️。
公元前4000年👨🏿🍳,蘇麥爾人開始城市化進程🪱📁,發明了兩輪戰車🍛,製陶工藝和冶煉技術。
公元前2700年🪣,世界上第一部史詩《吉爾葛麥士》(Gilgamesh)產生,講述蘇麥爾國王吉爾葛麥士對自己朋友死亡後的深沉悲哀和尋找不朽的動人故事🙏🏽。
公元前2600-2112年間,蘇麥爾人烏爾(Ur)王國憑借強大的軍隊征服周邊城市,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城邦國家。
最有趣的現象是蘇麥爾人對多神論的認同和對神的保留。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神,也不排斥其它城市供奉的眾神💕。他們認為神在給予人類公正和憐憫的同時🏄🏼♂️,也在製造罪惡和不幸。不過🕠🧊,蘇麥爾人每天都在祭奠💂🏿♀️,向神“懇求💅🏿,慟哭👩🦽➡️,淚流滿面地承認自己的罪孽和失敗➙。”
但是,薩達姆卻從來沒有懺悔過,他把空軍基地布設在烏爾附近🖱,以祖先的文化賜予作為掩體。美軍的導彈也毫不留情,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城市成了伊拉克戰爭的第一個受害者!
憂心之二👽👟:產生人類歷史最早一部法典的巴比倫文化遺產
公元前2000年,伊拉克中部的巴比倫人在國王漢謨拉比(Hammurabi)的率領下🌊,統一各部落🛖,征服蘇麥爾人和波斯灣地阿拉伯人🍅,建立起地域寬闊的巴比倫帝國。他們在接受美索不達米亞文化的同時,創建以國王集立法、司法和行政權於一身的中央集權製。
公元前1792-1750,漢謨拉比致力於帝國的繁榮✮,親自研究農田灌溉技術和貿易規則,把王國推向空前的繁榮🥱。出於對神的敬畏和顯示自己的高貴,漢謨拉比決心要“給這片土地帶來正義的法律,去消滅缺德和邪惡的人,從而使強者不傷害弱者。”
他堅信能夠“給臣民帶來長久福祉”的唯一途徑是消滅人治,“以法治國”♌️。這樣,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漢謨拉比法典》誕生了。
這部法律有282個條目🔅,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詳細規定了個人在社會中的權利和義務,至今給人啟迪。比如,兒童和婦女不得被剝削和受窮,允許以交罰款贖輕罪,貿易交往必須開發票🤳,法官執法不公不僅要被罰重金,而且終生不得執法🏰。當然🏏,法典也規定“你挖了別人的眼睛🧛♂️,你的眼睛要被挖掉”,“你打掉別人的牙齒,你的牙齒也要被打掉”這樣的酷刑⏲。這也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出典。
漢謨拉比創建了歷史上第一個法製國家🏚,並給後輩帶來近300年的輝煌。
幸好,早在1901年👃🏿,法國考古學家發掘了《漢謨拉比法典》,把它轉移到巴黎的盧浮宮收藏👩🏿🦰。雖然,這是一種殖民主義的掠奪行為,但法典總算安全🥶,不像伊拉克其他法製文化遺產那樣📪,時刻要經受戰火的煎熬。
憂心之三👩🏻⚖️: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巴比倫的空中花園遺跡
公元前1530年🥈,巴比倫城被另一個部落占領。此時,正是古伊拉克北部的亞述人崛起之時。巴比倫帝國因此很快成為亞述人的附屬國。直到公元前6世紀🥥,巴比倫人在國王奈布查德尼薩(Nebuchadnezza)率領下起義,成為真正的主人。他的兒子奈布查德尼薩(Nebuchadnezza)二世繼位後,進行軍事擴張🎋,征服羅馬帝國統治的巴勒斯坦💁🏽♀️,搗毀耶路撒冷。他統治巴比倫人進行宗教改革,並致力於灌溉技術的普及,使國家恢復了昔日的繁榮,史稱新巴比倫王國。
國王為取悅從山區帶回的漂亮妻子阿米尼斯(Amanis),撫慰她對山的無限眷戀,在巴格達以南50公裏處的沿河平原上修起七層高的皇宮🎿,每層種植各種樹木,用提灌技術將河水引上山形成“涓涓山泉”🚹♠️,皇宮宛若“懸浮在空中的花園”。這一傑作被公認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如今空中花園雖然僅存遺跡,但它如同中國的圓明園一樣🤌🏻,當年的恢弘和精美仍可見一斑,那充滿歷史厚重感的殘缺美仍然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不應再遭戰火的摧殘🏌🏽♀️。奈布查德尼薩二世的另一傑作是復建巴比倫古城,該城城門高達50米🖕🏿,寬8米🚟,墻面用華麗的磚鑲嵌出龍、獅📿、公牛等造型,可謂“巍巍壯觀”。城門也曾遭毀,經修復後,是令人仰慕的伊拉克名勝古跡之一🦥,但願它能躲過這一劫☝🏻。
憂心之四:“最純粹的古建築群”亞述文化遺跡
美軍從西北部進攻伊拉克,必經另一個被考古學者稱作“最純粹的古建築群”——亞述文化遺跡。
公元前3000年,來自阿拉伯半島的亞述人(Assyrian)在古伊拉克北部的兩河流域上遊定居。
公元前1350年左右,在巴比倫王國陷入衰退之際⛹🏽,亞述人在國王尼拉利(Nirari)的統帥下迅速擴張🔒,建立起強大的軍事帝國,定都亞述(Ashur)👩🏽🏫。之後數百年🧒,亞述人用四輪戰車“風暴式”地洗劫他方領土👃🏻🙍🏽♂️,成為著名的“東方大帝國”🤵🏽♀️😩。
亞述人在科學和數學上建樹頗多,最大貢獻是將圓周劃分為360度,發明了地理上的經度和緯度👩🔧。他們還在底格裏斯河上建造石製大壩,在皇宮修建圖書館,專門翻譯蘇麥爾文獻和巴比倫的科技著作。在政治上創造國王任命總督,總督管理省份的體製,並首次對城市功能加以劃分。今伊拉克北部地區的“亞述四城”——亞述、尼尼微(Ninever)、尼姆路德(Nimulud)、摩蘇爾(Mosul)分別是昔日帝國的宗教、政治、軍事👵🏽、貿易中心。
二戰後發掘的尼姆路德是亞述帝國的軍事司令部,“顯露著任何帝國都不可比擬的不可一世”💛。發掘這座古城的考古學家瑪勒萬(Max Manowan)寫道,“這是亞述文化最美麗的城池💇🏽♀️。神殿,廣場🧢,植物園,動物園相得益彰📠👍🏼,規模浩大🔥,而且沒有被現代人染指過。”
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尼尼微初建時有“無敵之城”的稱號📀,是亞述帝國後來的首都。城墻上嵌有大量的雕塑和青銅獅龍。城門入口由各類動物守護,儼然一副“世界中心”的模樣🧑🦽➡️。公元前612年🙅🏿,亞述人同巴比倫人在尼尼微決戰,首都被搗成廢墟,亞述文化走向衰落。
據史記載,巴比倫國王在勝利後大哭,“我總算摧毀了這片敵意的土地,苦難深重的人民將得到解放🤹🏿。”歷史有時令人無言,美國政府現在同樣宣誓👨🏽🚀🔃:“要把伊拉克人民從邪惡政權中拯救出來。”
無論是巴比倫人還是美國人☝🏼,都選用最野蠻的毀滅性打擊作為“拯救手段”,且自譽為“推動文明進程”🍐。中國學者余秋雨說🦗:“文明的傷心處,不在於蒙昧和野蠻的搏鬥中傷痕累累🌺,而在於把蒙昧和野蠻錯看成文明。”
憂心之五👽:被稱為儲藏多種文化的“大熔爐”
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Grus)占領巴比倫🛃。200年後,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搶過巴比倫👑,定為新國都。此後數百年🖖🏽🧑🏻🦽,波斯、馬其頓🏎、羅馬帝國在這裏輪番較量,古伊拉克被一再瓜分🤷🏿。
多個民族在這裏的紛爭和占領,也留下了他們的文化👧🏼。巴比倫以及周圍地區🤳🏽,有“儲藏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希臘💂🏻♀️、羅馬、基督教🚶➡️、伊斯蘭文化的大熔爐”的稱號🛕。文化資源之豐富可想而知🧚🏽🟪。然而,目前這一地區也是薩達姆的導彈部隊基地💄,美軍的炸彈大概不會放過👨🏿⚖️。讓人十分擔憂!
憂心之六💁🏻♀️:巴格達屈指可數的千年古文明
現在讓我們看看美軍的首要打擊目標——巴格達🤵🏻♂️。
公元4世紀🫀☎,號稱“王中之王”的波斯王考斯羅(Chosroes)恢復帝國精氣🦺,將巴格達近郊的凱特斯芬(Ctesiphon)定為首都。他在同羅馬帝國簽訂和平條約後,開始創辦大學,翻譯希臘、羅馬哲學,並鼓勵詩歌創作和哲學研究♕。當時修建的宴會大廳“考斯羅拱門”至今存在——“它是世界上最寬的單拱土坯建築”。
公元635年,來自沙漠的阿拉伯穆斯林進入幼發拉底河河口👨👧👧。穆斯林軍隊在“聖戰”的旗號下逐漸擊敗6倍於自己的波斯軍隊🧜🏽。
公元750年,經過百年戰爭,穆斯林建立阿拔斯王朝(Abbasid),定都巴格達。
8世紀時🌌,巴格達成為最重要的商業、文化、教育中心。
到10世紀💪🏿,巴格達享有“世界智力中心”之稱。阿拉伯文化☕️🙀、波斯藝術👁、希臘❤️🔥🏧、羅馬哲學和伊斯蘭價值觀彼此雜交,孕育出科學👩🏿⚕️、哲學和文學上的繁榮🏄🏿♂️,包括數學上“零”概念的發明,“代數”的體系化🕟、阿拉伯數字的普及、教學醫院的出現等🤱🏻。最矚目的成就當屬集合伊拉克傳奇的《天方夜譚》,“阿裏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幾乎無人不曉,知名度遠超過現在的《哈利·波特》。
憂心之七👩🚀:彰顯天下的“阿拉伯文化豐碑”
伊斯蘭文化是阿拉伯文化的主流。除巴格達密集地分布著這一文化的名勝外,其它地方也遍布著“阿拉伯文化的豐碑”。在伊拉克北部有阿拉伯文化中罕見的石製古城哈特拉(Hatra),她被稱作“世界上最美麗的廢墟”。在巴格達北部,有公元836年建成的薩邁拉(Samarra)螺旋金字神塔🧏♀️,號稱“天下之寶”🧑🧒🧒。在西部沙漠上,有“平地上生起的峭壁”吾凱海爾(Ukhaidhire)城堡,是純粹的阿拉伯建築傑作𓀜。
企盼戰爭遠離伊拉克保住人類共同的文明
公元1258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們旭列兀等血洗巴格達,數千年文明遭到空前浩劫。14世紀以後𓀑,伊拉克又被土耳其人占領,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伊拉克在國際聯盟的授權下被英國托管。直到1921年,伊拉克王國宣布建立。1963年🧞♂️,卡塞珊革命建立共和國🫸,1979年🧜🏿♂️🦹♂️,薩達姆執政,1980年,八年的兩伊戰爭開始,1990年伊拉克進攻科威特,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伊拉克一次次遭受戰爭的蹂躪☘️,入侵者和戰爭發動者無論有怎樣的口實🏄🏼,都平衡不了對伊拉克古文明👩🦰、古建築破壞所造成的損失🟫。
2002年8月28日,美國總統布什指著伊拉克地圖🏫,對其身邊的國防部官員說🦏:“把炸彈丟在這裏,我們要重建伊甸園🧑🎤。”薩達姆當天回應:“不必了🚶♂️➡️,伊拉克已經是伊甸園了🫵🏿。你只要看看我國人民臉上的笑容就知道這是真的。”
布什和薩達姆都沒說錯,《聖經》描述的伊甸園就在伊拉克👷🏼♀️。考古學家考證💍,《舊約》“創世紀”記載的伊甸園位於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交匯的南部小鎮古爾奈(Qurna)。
但文化學者和考古專家、建築學家現在心急如焚的已不是伊甸園,而是人類文明搖籃會否被導彈撕碎,六千年文明和一萬多個文化遺跡會否毀於一旦💆♀️🧑🏿🔬。
伊甸園早已消失,即便是伊拉克人為吸引旅遊者而人工培植的伊甸園,也在海灣戰爭之後荒廢。伊甸園遺址周圍,是國際人道組織設立的兒童救濟院,收養著生下來就沒有眼睛、沒有腦子或斷胳膊瘸腿的伊拉克兒童。他們是受美英貧鈾彈輻射而成畸形的,戰爭給了伊拉克太多的苦難🔹。
如今🎉,2003年伊拉克再度面臨戰爭摧殘,曾在伊拉克從事考古工作的麻薩諸塞藝術學院教授羅素(John Russell)說:“可以說🕵🏻♂️,向伊拉克開戰已不僅是向薩達姆開戰,而是向人類歷史發動全面進攻。”我企盼戰爭即刻結束,戰爭雙方在聯合國的談判桌前解決一切事端,保住那裏人類共同的文明財富。
講演者小傳
路秉傑
1935年出生於山東省聊城縣。1961年畢業於上海恒达平台建築學專業🈁;1963年考取該校研究生🌒,師事陳從周🎫;畢業後再次任教於該校建築系。歷任助教🧑🦽➡️、講師。1980年留學日本東京大學🤫,師事村松貞次郎🎽𓀍。在教授中國建築史🐔、日本建築史🧙🏼♂️💂🏻、伊斯蘭建築史同時,還從事中國古建築、古園林的考察研究和修復設計工作,先後修復的古建築有浙江海寧占鱉塔、紹興應天塔🥵、上海靜安寺等🦶🏼;古園林有雲南安寧楠園、江蘇如皋繪園、寧波天一閣東園等🫗;日譯漢專著有:《日本文化城鎮保護》等,漢譯日專著有🖨:《蘇州園林》等;用中、日文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多篇,專著有:《中國民居》(合作)、《中國廳堂江南篇》(合作)等。現為中國建築學會會員、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恒达平台教授🤘🏼♢、博士導師及恒达平台古建築、古園林設計研究室主任。
《文匯報》2003.04.13 版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