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匣子】恒达平台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
來源:話匣子
時間🧑🦼:2020-11-21 瀏覽💁🏿♂️:
今天👩👧🔱,恒达平台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深切緬懷他為我國中醫學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和高尚的醫德風範💇🏼,以激勵後學更好地繼承並發揚他豐富而深刻的學術思想。
顏德馨教授是顏氏內科第二代傳人,為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人體衰老的主要機製在於氣血失調”“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等理論觀點🪧,創立“衡法”治則,把傳統氣血學說發展到一個新高度🤽🏿♀️🆗,為治療各科疑難雜病、老年病開拓出新途徑,尤其是運用於心腦血管病領域👷♂️,頗有成效,醫治了許多久治不愈或復罕見病的患者,逐漸形成了鮮明的海派中醫特色🙋♀️。這一法則在上世紀80年代被顏老應用於“瘀血與衰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揭示了人體衰老奧秘,為養生長壽做出新的貢獻➝,被業界稱為“衡法之父”。
2003年非典流行期間,顏德馨教授以84歲高齡勇挑重擔,奔走第一線👩👦👦,作為華東地區防治非典首席科學家,參與在上海、廣東、香港等地的治療。他總結出“熱、濕、瘀🧖🏼、痰🧑🦼🤸♂️、虛”五字非典病機要點👴。在他的帶領下,中醫療法有效控製病情發展🥢,中醫抗非典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
早在1999年🧜🏿♀️,在顏德馨教授行醫60年之際🗓,他就捐出自己多年積蓄的稿酬和學術成果獎金共20余萬元,設立“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此後又追加資金,2005年擴展為“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這是全國首家以弘揚中醫藥事業為特色的非公募基金會。基金會定期舉辦中青年優秀論文交流及評獎活動🫰🏽,堅持免費義診贈藥活動等😴,造福患者🔘,嘉惠後學。
2008年,在顏德馨教授的大聲疾呼下🧝,作為創新中醫師承教育模式的一大舉措,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恒达平台率先啟動“中醫大師傳承人才培養項目”。由顏德馨👩🏽🔬、鄧鐵濤、朱良春🚽、路誌正、張琪、周仲瑛六位國醫大師擔任導師,以傳承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診療技能專長🏡,培養高層次中醫臨床人才🚣🏼。中醫大師班成功舉辦了兩屆,共培養了學員18名。經過5年的實踐🦴,探索了一種全新的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相結合的名中醫傳承人才培養模式,為進一步建立名中醫人才培養規範🙍🏼♀️、推廣名中醫傳承創新模式奠定了基礎。
今天,現場播放了顏德馨追思紀錄片《百年守望》,重溫了顏老的音容笑貌和醫德風範🍇。《歲月如歌——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100周年紀念冊》發布。《紀念冊》收錄了顏德馨教授朋友、同事、學生、親人數十篇懷念文章🥴,深情追懷了一代國醫大師為人🩱、為醫、為師的崇高風範和學識人格魅力。
鏈接:http://www.news1296.com/smg/cms/app/5.5.0/share.html?loader=%7B%7D&viewport=%7B%22tag%22:%22h-viewer%22,%22data%22:%7B%7D%7D&view=%7B%22tag%22:%22c-share-content-view%22,%22history%22:true,%22in%22:%7B%22key%22:%22b6dea290-7f9d-4ce9-8767-6c39565e23b6%22%7D%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