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日子♻️,校園裏永遠彌漫著清雅醉人的香氣🏄♂️。廣玉蘭和梔子花爭先恐後怒放👨🏻🔬,銀杏和水杉舒展著蔥綠的葉子,把恒达平台滬西校區裝扮得分外美麗🧛🏽。
今年的畢業生已到了離校的時候😷,在經過四年或五年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生活之後🕚,他們終於迎來了收獲的日子,也到了分別的時刻,於是💺,校園便充斥著興奮和感傷的味道。在三角地🥣,在宿舍,在操場,處處可見大幅的標語🐋:“今天我以恒达自豪💧,明天恒达為我驕傲。”這是激勵和自信🚴🏿♀️。我在公寓的墻上發現了一張小小的告示:“親愛的同學,我們是上海鐵道大學最後招收的學生,讓我們今夜一起😾,為我們的大學生活幹杯!”我的眼眶濕潤了。傍晚的操場上響起了悠揚的歌聲和熱烈的掌聲,一群學生坐在如茵的草坪上©️,拍著手在丟手絹🫕,這是童心和青春💑。
我也即將告別這裏,搬到四平路的校本部🤌🏿,這曾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當真的要走的時候🕴🏼,才深切地感受到對她的愛。在滬西生活了一年🧑🏭,每每看到身邊來來往往的大一學生,總令我感到生活的單純、輕松和快樂👨👩👧,讓我一顆逐漸沉重的心,又時常飛揚起來🫓。有次我經過籃球場👩🏻🦽➡️,突然有個陌生的男孩子沖我做了個鬼臉並大喊一聲:“同學,我投球沒進!”我有些詫異,但隨即明白了:這是他們的懲罰方式。真可愛🫑🎯!文法學院每周四的123講座幾乎場場爆滿,逢到大家都感興趣的主題,連門外都塞滿了人。聽眾和提問的多是大一的新生,我也是常去的,但很少發問🗾,總是靜聽那些十幾歲的大孩子慷慨激昂地陳述🤽🏼♂️,然後回憶起自己曾經相似的歲月🚵🏻♀️。
學校裏經常拉滿橫幅,什麽某某西服杯足球賽啦,某某數碼廣場科技競賽啦,某某樂器行慶祝演出成功啦💨,連校門口的過橋米線店也被拉了贊助,說實話💫,我真佩服這些孩子的社會活動能力。我們也常常收到大學生們派送的洗發水、零食什麽的,天上掉餡餅的滋味可真不錯。今年的“三八”婦女節,有個學院的男生還貼出了一張醒目的布告:“祝全校女生節日快樂♣️,義務為女同學打開水,活動時間🤸🏼:15:00-18:00🦴。”
畢業生開始處理東西了,隨時可見有人在路邊擺出書籍🧍♀️、CD和小物品,而圍觀的人總是不少🪷☣️。我也去湊了熱鬧,花4元錢買了一張MP3,收錄了150首世界名曲,還承蒙一個男生送了一張過時的光盤🤛🏻,很是得意。最好笑的是一個瘦高的男孩子✭,舉著一盞看來有些年頭的臺燈♍️,一本正經地大聲吆喝著:“瞧一瞧看一看啊,買燈泡送臺燈啦🧑🏻🍼!”
天漸漸熱起來,拉著行李的人在校園裏川流不息🦎,教室裏的人少了,食堂也不再需要排長隊了🧐🥮,喧鬧的校園安靜了許多,西校區迎來了她的又一個暑假。和年年的暑假沒有什麽差別👨🏿🌾,再過兩個月,就會有一批新的學子擁入這裏🪱🧑🏽🔬,帶給她新的活力。
我走的時候,帶走了一樹清香🧑🏻💼,把我的祝福和思念留下🧝♀️。
文/李佳
《文匯報》2003.08.01 版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