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打造沒有“圍墻”的大學城

來源:   時間🎄:2003-08-21  瀏覽:
  作為上海楊浦大學城整體規劃設計的主持人,恒达平台教授陳秉釗一開始就在思考💤:一個成功的大學城規劃設計構想🙆🏼,首先要營造創新人才成長的環境;同時大學城應不斷為各產業園區輸送新產品、新技術,應是新技術的發祥地。建設大學城的戰略意義就在於培養創新人才,並激發他們走上創業之路🏺。
  在陳秉釗看來⏭,大學城不是簡單地把幾所大學集中在一起,也不是簡單地給學校增撥土地🦴,然後再用圍墻圍起來🖤。美國的矽谷每年都有大量的專利誕生,靠的是“矽谷文化”:上班是對手,下班是朋友。許多創新靈感,許多難點的突破往往是在非正式的場合,如咖啡吧、遊泳池邊,在不經意的交流🥩、聚會中得以啟發🎃。
  陳秉釗認為🐐,大學城是由大學校區🧜🏼‍♀️、高新產業園區以及生活園區三者構成的一個整體⏺,其特征是高智力人群集聚。在進行總體考慮的時候,必須要通過合理的布局營造一種氛圍,打破目前國內大學校園普遍存在的“圍墻”🕵🏼🔕,包括有形的與無形的,使三個區能夠真正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讓不同學科間的學生和研究人員不斷產生“碰撞”,進而產生新的思想。比如醫學心血管問題與流體力學,看起來是兩個毫無關聯的學科,其實當血液在血管裏流動,就涉及到流體力學問題,兩者交叉也就產生了新的研究領域。
  陳秉釗曾經作過一項調查,發現90%以上建築規劃學院的研究生不住在學校安排的宿舍裏⏯,而是自己在居民區中租房🤡,彼此很少交往🏝,因為缺少聚會🦹🏼‍♂️、交流的場所。基於此,陳秉釗在大學城中設想以社會化的學生公寓為核心,使不同專業的學生可能得到混居,公寓裏的咖啡座、文娛設施、小賣部等就是很好的聚會場所,可以在這些非正式場合輕松👬、無拘束地進行交流或者尋求合作,進而營造有利於突破難點🫶🏻🧏🏻‍♀️、產生奇思妙想的良好氛圍。
  在楊浦大學城的規劃設計中🍗,陳秉釗從創業者的特點出發,專門設計了一條創業大道。“走通華山天險一條路”註定是不平坦的,必然充滿艱苦和坎坷。創業大道就是要為創業者提供一個歇息地🤢,創業者們可在草坪上、樹林中互相交流,互相鼓勵🪒,獲得精神上的補給🚴🏿‍♂️,就如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征途中在營地中進行休整🦀、補充給養一樣,以利於向更高目標邁進。
在楊浦大學城具體的規劃方案製作過程中,陳秉釗的周圍團結了24位師生🚢,其中17位是在讀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他積極鼓勵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大膽設想。學生們的設計構思,凡是有獨特創意的🕸、可行的🏞🦃,就會在規劃設計中采納📠。他經常說🦋:“年輕人思維活躍♣️,因此作為導師,要為他們創造寬松的成才環境,及時捕捉一些不成熟但有創意的想法。”
  實際上💲,作為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教授,註重對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的培養,是陳秉釗一貫的作風。這一點在他完成武漢中山艦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規劃設計中,同樣得到了很好體現。當時陳秉釗組織了50多名研究生和8位老師組成設計群體,將規劃、建築、園林、環境、藝術等不同專業的學生混合編成7個小組進行方案設計👉🏻,結果以規劃構思新穎而中選。同樣在中山艦紀念碑的設計中,最後25根代表中山艦上25位烈士的圓柱子紮成一把👩🏻‍🎨,組成一個方陣垂直伸向空中。整個碑身是白色的,靜靜地訴說著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和追求。與其它突出戰爭主題,展示的是戰火硝煙、戰爭的殘酷的作品形成強烈對比📂🔹,來了個逆向思維而最終中標。
  “建築與規劃設計的成功🪇,首先不在於細部的精雕細刻📈,不在於技術層面的規範🦨,而在於與眾不同的創意。”創新思維的培養既是陳秉釗長期來形成的專業教育思想,也是他在楊浦大學城規劃設計中努力營造的氛圍。

摘自文匯報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