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中國科學報】醫學“核導彈”或可攻克癌症

    來源🔳:中國科學報   時間:2022-11-24  瀏覽🔀:

    1898年🪢😄,居裏夫人發現放射性核素鐳後,嘗試把鐳植入腫瘤中⛩,用鐳的“核輻射”治療癌症🖕🏼🪜,醫學界稱為“居裏療法”🥴。後來,英國科學家盧瑟福證實了這種“核輻射”是一種帶正電荷的氦離子,稱之為“阿爾法射線”,他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阿爾法射線因其不同於其他“核輻射”的獨特優勢🩱🅿️,在腫瘤治療中的潛力日益受到科學家和醫生的重視🪘。日前,恒达平台核醫學研究所教授余飛團隊在《生物材料研究》上發表論文🍾,該團隊發現基於阿爾法射線的免疫協同療法或許有望攻克腫瘤👫。

    醫學“核導彈”

    醫學中的放射性核素留給人們的印象是一種“殺伐利器”,其釋放的肉眼不可見射線可以殺滅腫瘤細胞於無形,但其使用也須特別小心,否則就有可能損傷正常組織臟器🛩。

    不同於其他射線👩🏿‍🏫,阿爾法射線有能量強🤌、射程短、耐乏氧🧙🏼‍♀️、易防護四大獨特優勢💪🏽,極有可能是未來的醫學“核導彈”🫷💶,因此在腫瘤治療中的潛力日益受到科學家和醫生們的重視。

    在醫學上🛀🏿,射線殲滅腫瘤組織有賴於其自身能量的強弱👩🏿‍🍳,阿爾法射線的能量是所有射線中最強的,比常規的貝塔射線高出2到3個數量級🧑🏿‍💼🈵,足以使腫瘤細胞DNA雙鏈斷裂👁‍🗨,並且不能修復,進而使腫瘤細胞喪失繁殖能力,最後走向死亡。

    其次,阿爾法射線的射程非常短🧑🏿‍⚖️,約幾個細胞的直徑(不到0.1毫米),具有精確定位🖤、向腫瘤部位提供足夠輻射劑量和減少周圍正常組織損傷等優勢。其超強能量僅對目標細胞產生最大損害🥡,對健康組織的非目標影響最小👳🏻‍♀️。

    由於惡性腫瘤的增殖旺盛,常常造成局部缺氧,傳統的放射治療在乏氧情況下,療效會大打折扣,而阿爾法射線不管是在富氧和乏氧環境中,對腫瘤細胞都具有相同的打擊能力,也就是說📪,阿爾法射線是“見神殺神👨🏻‍🚒、見佛殺佛”。

    此外,雖然阿爾法射線能量超強📦,但是能量散失很快🥞,穿透能力在眾多射線中是最弱的,很容易被薄層物質所阻擋🙆🏽‍♀️,一張A4紙或健康的皮膚就能擋住阿爾法射線,因此在醫學應用中🙍🏼‍♂️,對阿爾法射線的防護很容易,不需要使用常見的厚厚的鉛板來進行防護,對醫護工作者、患者家人以及周圍環境更安全。

    開辟“新戰場”

    基於以上的幾大特性,在醫學中🚠,發揮阿爾法射線對腫瘤細胞的直接高效殺傷作用💕,已經逐步應用於人體腫瘤的治療。余飛團隊長期致力於開展阿爾法射線的放射生物學效應及電離輻射調控細胞命運研究。無數次的實驗後🥑,該研究所發現阿爾法射線除了高效殲滅腫瘤細胞之外,同時可以顯著提高機體的免疫活力,激活自身免疫系統。更重要的是,在相同的吸收劑量下,阿爾法射線可誘導更高水平的dsDNA斷裂和腫瘤相關抗原釋放👨🏽‍💼,從而更高效的促進抗腫瘤免疫應答,具有從免疫途徑發揮更強大抗腫瘤效應的潛力。

    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抵抗腫瘤生長👩🏿‍✈️,可以誘導產生持久的臨床反應,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盡管癌症患者對免疫治療展現較高和較持久的應答率,但是只有大約20%的病人從獲益➜,且易復發💇🏼。科學家們和醫生們一直在探索破解之道,探究新型的治療模式至關重要👨🏿‍✈️。

    余飛團隊獨辟蹊徑🧄,開發出一種“基於阿爾法射線的免疫協同療法”🕺🏻,由發射阿爾法射線的放射性核素(211At)為核心成分,具有無毒、親水、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註射到試驗小鼠體內後,一方面可發揮放射性核素211At直接高效殺傷腫瘤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誘導強大的抗腫瘤免疫活性,與免疫治療協同後可實現“1+1>2”的效應🙎🏽‍♂️,可有效抑製腫瘤轉移復發☝🏿。體內安全性評估結果表明🧒🏼,該療法不影響肝腎功能,對重要組織器官(心肝脾腎肺)沒有損傷𓀕,未來有望進一步運用到晚期癌症患者,為其提供新型治療模式。

    發現治療新道路

    該團隊的最新發現顛覆了人們的固有認知——能釋放阿爾法射線的放射性核素砹-211(211At)除了直接殺傷腫瘤👸🏼🈸,還具有另外一種神奇性能🪽,可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提升人體免疫機能🖖🏻。該放射性核素也可“扶正祛邪”🚨,有望開辟一條晚期癌症治療的新道路。這一最新研究成果拓展了發射阿爾法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治療腫瘤的新思路,旨在利用阿爾法核素偶聯的放射免疫治療促進劑激活抗腫瘤免疫,抑製腫瘤復發轉移,為阿爾法核素藥物的臨床轉化提供了理論依據與實踐基礎🧟‍♂️。

    據悉,為推動該新型療法的深入探究🧑🏼‍✈️,余飛目前在國際免疫學會官方期刊《免疫學前沿》組織專刊,圍繞“輻射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重塑腫瘤免疫微環境”征集全球相關原創性研究🧎,旨在強調放射治療如何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並探索創新的放射免疫治療策略,以緩解免疫抑製的腫瘤免疫微環境😶,進一步消除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40824-022-00290-6

    作者:張雙虎 黃辛

    鏈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9875.shtm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