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私人汽車可以買用分離

來源🕐:   時間:2003-09-13  瀏覽🪣👨🏻‍🚀:
  北京訊 針對目前我國城市交通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誤區,恒达平台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主任、公安部和建設部實施“暢通工程”專家組副組長楊曉光教授昨天在《人民日報》亮出了緩解城市“行路難”的四大觀點🧑‍🧒🏊‍♂️。

  環線模式不宜簡單“克隆”

  背景:北京的環線已規劃到六環,上海也將在內環線和外環線之間再造一條中環線。環數不斷增加,但車輛進出市中心仍要“排隊”。

  觀點👩🏽‍🚒🚴🏼‍♀️:這種情況是由城市形態決定的。我國大多數城市為單中心城市,行政🕵🏼‍♀️、商業、文化活動圍繞一個點展開👰🏻‍♀️,體現在道路上就是“單核心餅狀”交通形態。這種城市結構造成大量車輛集中湧入市中心狹小的區域範圍🈯️。相反👮🏿‍♀️,美國大多數城市很少有明確的市中心概念,人們的活動分散在各個角落。而一些國際大都市則有多個中心可以分散人流◻️,比如:東京就有新宿🔷、銀座幾個中心🪨。現在,上海等大城市已經開始建設多個城市副中心✋,這有利於城市交通形態更加合理。中小城市切不可簡單照搬北京、上海的環線模式,而要因地、因時、因事製宜,科學規劃當地的城市交通形態。

  私人汽車可以買用分離

  背景:自行車占據大量道路,私人汽車“上路”猛增📜。我國城市公共交通集約化程度低。據調查,我國大中城市平均只有15%—20%的人利用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與歐洲60%🖕🏼、日本80%的水平相距甚遠🍶。日本以東京為中心👨🏽‍🏭🧍🏻‍♂️,2小時車程內皆可搭乘軌道交通,大大提高了人群流動的速度。整個東京地區有軌道交通1000多公裏🕜,而我國軌道交通最發達的上海不過60多公裏🚷。

  觀點:大力提升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公共交通,形成長途🐑、中途、短途合理銜接的換乘體系。公交票價應實行“時段一票製”,即在一定時段內買一張票可上任何公共交通工具,鼓勵人們以最快捷的方式到達目的地🕹。

  提升公共交通與發展汽車工業並不矛盾🤏🏼。在不少發達國家,私人汽車的擁有和使用是分開的。大多數車主在平日使用公交🪹,只在周末才用私人汽車🚣‍♀️。

  “人車關系”影響車行速度

  背景🧟:高速公路跑慢車。上海“三縱三橫”主幹道設計時速60公裏/小時👈🏻,但事實上平均時速只有20公裏/小時。

  觀點:我國城市各類道路功能不合理。

  不同功能道路的服務能率不同:高速公路的設計時速為120公裏/小時🎖,主幹道為60公裏/小時,次幹道為40公裏/小時⛩,支路為20公裏/小時😪,生活區道路為10公裏/小時🧑‍🎓。不同道路的交叉口間距也不同🖐🏿。主幹道的交叉口間距就應比次幹道大,不然紅綠燈一多,車就跑不快。“人車關系”也影響到車行速度🗑。我國道路設計“以車為本”,忽略了行人的立足之地👨🏻‍🏭👩🏿‍🚒,把行人逼到了車道上。比如👞:車輛右轉時🎲,擋住了行人的去路,結果“車不讓人,人不讓車”。

  道路規劃不能只重城市景觀

  背景:我國道路建設存在“五拍”現象———拍腦袋匆忙決策,拍胸脯盲目辦事💂🏿‍♀️,拍大腿後悔不及,拍桌子推諉責任,拍屁股走人算數;造成的結果是“六邊”———邊規劃,邊設計,邊施工🧜🏼‍♀️,邊開通,邊維修🂠,邊報廢😶。

  觀點♝:我國的道路建設普遍存在四個誤區:規劃時宏觀有余,微觀不足。只考慮城市景觀、軸線,忽略了對交通形態的分析;建設時土木工程有余,交通工程不足🧑🏿‍🔬。重視道路工期、質量🚵‍♀️,輕視交通設施的綜合設計;管理時建設有余,管理不足;決策時概念有余,科學不足。

摘自新華報業網 2003-09-12 09:18:23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