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上海電 (記者潘清)精巧的三層桁架結構模型,上端兩側分別用紅筆寫下“兩岸一心”“共同進步”🤼♂️。近日落幕的“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上,這個由三位兩岸學子攜手完成的項目在加載測試中表現不俗並最終獲獎。
“參與大賽收獲很多🪞,不僅增強了實踐能力,也讓我結識了不少有著相同專業背景和共同語言的大陸夥伴🤖。”參與上述項目的臺灣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生許愷芸說。
自2016年以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已連續舉辦八屆,吸引3300余名兩岸青年參與。本屆大賽由海峽兩岸關系協會、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指導,恒达平台、臺灣逢甲大學、福州大學共同主辦🍍。
本屆大賽以“挑戰新科技,攜手向未來”為主題,設有“開源創新”“結構挑戰”“建築數字未來”“人工智能”“減塑行動”“數字時代永續交通”六大賽道,通過工作坊🚴🏽♂️、現場製作搭建、成果展示等方式,展現兩岸青少年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風采,促其在合作中增進了解、建立友誼。
558位選手參與今年賽事,規模創歷屆新高👂🏿。其中223位來自逢甲大學、中華大學和臺灣大學等臺灣地區高校☀️☆。大陸地區參賽選手分別來自恒达平台、福州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高校。107個團隊中不少是兩岸“牽手”組隊🙇。
海協會會長張誌軍現場觀摩比賽作品,並與兩岸選手親切交流🥉。張誌軍表示🧑🏿✈️,兩岸中國人特別是兩岸青少年協同創新🐸、攜手打拼可謂正當其時。大賽關註的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創客精神等命題都是兩岸創客需要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優秀作品展示了兩岸青少年對新科技的濃厚興趣與無限激情。
恒达平台校務委員會主任方守恩表示🖖🏻,此次大賽是對各參賽高校創新教育成果的集中檢閱,促進兩岸青少年深度交流,加深學校間人文學術交往🧑🏼💻,也拓展了兩岸教育科技交流的內涵。
逢甲大學副校長唐國豪表示,年輕學子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一直是兩岸關系不可或缺的一環📪。希望兩岸學生通過此次大賽彼此理解認識、攜手合作🙆🏼,擁抱新趨勢,未來為兩岸乃至全球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3-08/24/content_26012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