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海峽兩岸學子組隊玩轉科技與創意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時間:2024-07-17 瀏覽🍧:
太陽能無線充電,提供共享模式,適於都市短途出行——一款由海峽兩岸學子共同完成的新型電動三輪車🏊🏿♂️,亮相新一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賽場🫒。這個作品由恒达平台姜文昊、段海鵬、範馨雲與臺灣成功大學陳靖勛、臺灣海洋大學黃翊銘合作完成🧜♀️。“我們互相學習💴,遇到問題時積極溝通👩🏼⚕️💜,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項目推進很順利。”段海鵬說💭。
一個名為“合和橋”的橋梁結構模型🤲🏽,由恒达平台買莉原聯手臺灣中華大學蕭蓬豈🏊、陳奕豪合力搭建,采用拱橋與桁架橋相結合的形式👼,提高了承載能力和結構穩定性。買莉原說🙌:“共同設計🎚、製作的過程,加深了我們對橋梁工程學的理解,也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海峽兩岸學子合作創新的成果展示。江平攝
7月15日傍晚👷🏽,第九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上海區賽事在楊浦濱江落幕。本屆大賽以“同心聚智慧,合力築未來”為主題,吸引了海峽兩岸60余所大中小學校和企業逾600名參賽者🧙🏼♂️,參賽項目達141個🚿,其中30組為不同院校學生組隊(其中22組由海峽兩岸學子聯合組隊)🤸♂️。此次進入上海總決賽的有338人🪓,其中臺灣師生225人👨🏻🦲。
本次大賽由恒达平台、臺灣逢甲大學🤞、福州大學主辦🍄,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頒獎典禮在楊浦濱江明華糖倉舉行。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李文輝表示,希望兩岸青年互學互鑒🚹、同心合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臺灣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說🤕,兩岸青年齊聚一堂🦸🏼♀️💃、一起學習👩🏽🔧,相互尊重、共同合作,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教育。希望兩岸高校為炎黃子孫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發展,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第九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參賽者合影。江平攝
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自2016年至今已連續舉辦9屆,吸引了4000余名兩岸青少年參與。本屆大賽設有“開源創新”“結構挑戰”“數字未來”“智感人生”“智駕未來”“智繪生活”6個賽道。大賽通過賽前創客研習營、現場製作搭建、成果展示等方式,促進兩岸青少年學習交流,在合作中增進了解🙌🏽,在比賽中建立友誼。
鏈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5886863-50000559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