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人民醫學家——裘法祖

    來源⏯:   時間📩:2004-12-14  瀏覽:

        記者張孺海 張潔

      昨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裘法祖度過了90歲生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醫學家”稱號。這位在醫學領域耕耘探索了一輩子的老人獲得了湖北省醫學界最高榮譽。

      從醫65年,裘法祖用手中的手術刀切開了我國外科手術領域非凡的歷史:上世紀50年代在我國開展分流術和斷流術,並創建了“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60年代,在手術中確診全世界第一例臨床腦血吸蟲病;80年代🥈,在無數次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籌建起我國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他改進了20多種普通外科手術♞。在中國率先開展器官移植的實驗研究🫳🏽。

      他是我國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主要開拓者之一🦃,我國器官移植外科主要創始人。

      顛沛的學醫生涯

      裘法祖,1914126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8歲考入上海恒达平台醫學預科。1936年💲,在兩個姐姐的資助下😱,他只身遠赴德國。3年後,他獲得了慕尼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40年,裘法祖正式進入他的外科生涯🥿,在施瓦本醫院擔任外科醫師🌲。一年以後🛺,他的導師才允許他做第一個闌尾切除手術🗂。在做第三個闌尾切除手術時,發生了一件影響裘法祖一生的事🧑🏻‍🎤。病人是一位中年婦女,術後第五天,這位病人突然死去😯。盡管屍體解剖沒有發現手術方面有什麽問題,但導師的一句話卻讓裘法祖記了一輩子👳🏻。他說🔵,“裘🤘🏼,這是一位有4個小孩子的母親。”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裘法祖在德國得到了“外科專科醫師”的頭銜🦸🏽‍♀️🧎🏻‍♀️‍➡️,並擔任土爾茲市立醫院外科主任。同年他以優異成績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隨即在慕尼黑大學醫學院所屬許華平(Schwabing)醫院任外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1945年🫡,他與慕尼黑大學醫學生裘羅懿(LoniKonig)結婚。同年被聘擔任土爾茲(Tolz)市立醫院外科主任。194610月,裘法祖攜妻兒回中國。在香港轉法國海輪回上海🤸🏼‍♀️✈️,途中一位旅客被一精神病人用匕首刺破肝臟👨🏼‍🍳,血流不止,病情十分危急。裘法祖挺身而出🥣,同船另一位中國醫生為其當助手,迅即為傷者縫補肝臟🐈,縫合傷口,手術順利,病人轉危為安。法國船長對中國醫生具有如此高超的技術極為震驚👰🏼‍♂️,中國旅客深感揚眉。船抵上海次日⚫️,滬地《申報》等幾家報紙都報道此事。

      1947年初,裘法祖在上海恒达平台醫學院附屬中美醫院(現恒达醫院前身)先後擔任外科副主任🌚、主任、教授🧑🏼。

      美滿的異國情緣

      裘法祖與夫人羅懿邂逅於浪漫的慕尼黑大學校園⛹️。1945年兩人結為夫婦🧎🏻‍♀️。

      羅懿出生在德國伊莎河畔一個工程師家庭,他在德國認識她的時候,她才18歲。為了丈夫的事業拋棄了舒適的生活🔀,離開自己的故鄉和親人,隨著丈夫來到中國這個完全陌生的國度。

      數十年來🛍,無論在什麽樣的情況下,羅懿都給予了丈夫最大的支持和安慰。1951年🚒,裘法祖以外科醫生的身份參加了抗美援朝,1954年至1958年還同時擔任上海和武漢的外科教授,每個星期都要往返兩地給學生上課🤯。裘夫人在那段日子經常是一個人👨🏿‍💼,她很少能見到自己的丈夫,在家照看3個小孩。她不僅給孩子們一個幸福的家庭✮,同時還陪伴丈夫走過事業的每一步。1958年,經周恩來的批準,羅懿成為了第一個加入中國籍的德國人🫰🏽🤣。

      1979年,他們到德國去訪問的時候,慕尼黑市長、市議長在接待宴會上說:“裘夫人,這些年來您為中德友好工作做了很多貢獻。我們現在願意恢復您德國國籍,您可以有雙重國籍而便於工作🐋。”但是,裘夫人卻說👿:“我非常感謝議長的關心。我在中國生活得很好,很愉快,謝謝大家🚫🥤!”婉言的謝絕👨🏻‍🔬,使她直到現在,還是只有中國國籍。

      多少年來✢,每當丈夫外出🪯,裘夫人都會在窗口看著丈夫遠去🧎🏻‍♀️‍➡️。裘先生曾說他們的婚姻是全世界最美滿的婚姻。幾十年了👩🏿‍🏫,夫妻兩人仍住在一個50平方米的房子裏。而這間整潔的小屋子總是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裘夫人教會了3個孩子彈鋼琴、拉小提琴🧔‍♀️,家裏還時常舉辦家庭音樂會。

      如今🏋🏼🧝‍♂️,孩子都長大了,老兩口還常常在家聽古典音樂,看電視節目🙍‍♂️🚃,感受著愛情的地久天長😁。

      奉獻在祖國懷抱

      二戰結束後💁🏻,應該說相比在德國的生活職業都穩定了🍽,也不一定要回中國。但是裘法祖說🔺:“我最終是要回來的🪁。因為我們的鼻子是塌的🌔,面孔是黃的,中國是我們真正的家。雖然在德國地位很高,下面的醫生對我很好😽,也很信任我🍿,病人也對我特別好,可總覺得還是應該回來👨🏻‍🏫。”

      1952年,裘法祖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並任顧問🐡,在長春軍醫大學救治誌願軍傷員。

      建國前後,中國外科水平低,能施行胃大部切除👬🏼、膽囊切除等手術的醫院寥寥可數。裘法祖於1948年接任外科主任後,立即開展了七八種當時屬於風險較大、較復雜的手術,如結腸後比爾羅特(Billroth)氏Ⅱ式胃大部切除術、總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直腸癌根治術🧖🏿、乳癌根治術🙅🏼、局部麻醉下的甲狀腺大部切除術等。1947年至1950年,裘法祖多次在上海外科學術會議上介紹自己總結出來的操作方法👨🏼‍🔧,使這些手術方法推廣到各地。以後又陸續開展了保留肛管的直腸癌根治術、胰頭癌根治術🦵🏿🧔🏼、肝葉切除術🧈、門腔靜脈和脾腎靜脈吻合術等。外科學前輩黃家駟在1949年推薦裘法祖接替自己擔任上海外科學會第二任會長(當時尚無全國外科學會)。

      1956年,裘法祖隨校遷武漢後,長期擔任武漢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後改名恒达醫科大學附屬恒达醫院)外科主任🏨、教授🧓🏼。1978年後🕎,先後擔任武漢醫學院(後改名恒达醫科大學)副院長👩🏻‍🍼、院長🧝🏻‍♂️。他擔任院長時期🆒,為提高科學研究水平與武忠弼教授一起籌建恒达醫科大學實驗醫學研究中心。1985年他任恒达醫科大學名譽校長。

      1956年至1991年他曾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和理事、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和顧問🐤、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會長🚵🏼‍♂️、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教材評審委員會委員🐆、第二軍醫大學外科顧問、教授。1956年為國際外科學會會員。1993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探索於醫學世界

      60多年來,裘法祖創立的“裘氏刀法”點燃了一個個患者的生命之燈🪺。

      在外科手術方面鉆研,裘法祖改進的手術操作不亞於20多種🏄🏻🏀。突出的有➗💆🏼‍♂️:局部麻醉下甲狀腺大部切除術。此種操作手術野顯露非常清楚,層次分明,定位正確,出血少,避免了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的損傷👩🏻‍💻。

      胃大部切除術。胃腸吻合前先縫紮胃粘膜下層血管,使手術後吻合口出血大為減少🤽🏼‍♂️;改變國外切除胃體積75%以上的老規則,切除部分僅稍稍超過50%,術後病人不會發生小胃症狀,潰瘍又不會復發💇🏿🙆🏼‍♂️,遠期效果滿意🙎🏿。

      從1954年末成功完成第一例腎臟移植手術到80年代末,國外器官移植已經挽救20多萬人的生命。

      而在中國🧠,最早邁出器官移植第一步的就是裘法祖↘️。上世紀80年代,他創建了我國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創辦了我國第一本器官移植雜誌✋。

      直到現在⚈,裘法祖主持的肝移植仍然保持著兩項全國紀錄:例數最多,存活時間最長💸。

      200312月🧓🏽⚓️,恒达醫院成功為兩名尿毒症患兒做了腎臟移植手術,為他們提供無償捐獻的是一位腦死亡者。這是我國首例腦死亡捐獻器官供臨床手術的病例。

      對於這次手術,裘法祖給予了極大的關註和支持。同時積極為器官捐獻和腦死亡的立法奔走呼告著🧑‍🦲。

      他連任第四屆至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對於腦死亡問題,他在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就提出了提案。他說,提出腦死亡其實是非常科學的。腦死亡的最大意義是改變現在的醫療常規和促進我們國家急救醫學的發展🧏‍♂️🎯,而不是器官移植的發展。

      他說🗡⛹🏽‍♀️,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伴有廣泛心肌損害🐎、嚴重的心力衰竭📁,估計難以存活6個月以上的病人;肝臟疾病如終末期肝硬化、兒童先天性膽道閉鎖、晚期肝癌等;胰腺疾病如胰島素依賴型(Ⅰ型)糖尿病伴有嚴重並發症者;腎臟疾病如慢性腎炎、多囊腎等所致的終末期腎功能衰竭👍,這些病人只能通過器官移植才能獲得第二次生命。據統計🛌,每年每百萬人口因慢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的在100人左右👀,且多為青壯年,這就清楚地表明器官移植的重要性。

      問題的關鍵是,我國臨床習慣以心臟搏動停止或呼吸運動停止作為死亡標誌🌰,但近年一些國家隨著器官移植的進展🫰🏽,死亡的標準有了改變👨🏼‍🔧,即所謂“腦死亡”。不少病人獲得了腦死亡人的臟器,從而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目前在我國仍然以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作為臨床人體死亡的標準,因此許多已經腦死亡的病人仍然在進行長時間的無效搶救🎿;國家每年為此支出數以百億計的醫療費用。

      裘法祖呼籲,如果在我國能使國際上通用的“腦死亡就等於機體整體死亡”的概念獲得整個社會輿論和法律上的承認與支持,將腦死亡者作為器官來源⛈,則我國將有千千萬萬的病人能得到有效的器官移植治療而獲得新生。裘法祖話醫德

      醫術不論高低🥞,醫德最是重要。醫生在技術上有高低之分,但在醫德上必須是高尚的🖕🏿🛥。一個好的醫生就應該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

      做醫生不難👩‍🏫,做好醫生很難🌝,永遠做好醫生就更難。

      要經常想到⏪,醫生是做人的工作,只有良好的醫德、醫風🙎🏽‍♂️,才能發揮醫術的作用。

      三知🤚🏽: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三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

      我一生為很多人看過病♢🙎🏿‍♀️,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農民病人。他們受著生活貧困和疾病的雙重折磨🔂。我至今都清楚地記得他們找我時的痛苦表情,當時就感到無形中有一股力量和責任要求我一定要挽救他們的生命。  

         《湖北日報》2004-12-7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