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諸大建:讓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脫鉤”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06-09-05  瀏覽🧭:
  ●生態型城市的重要標誌是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脫鉤”,實現所謂“減物質化”的經濟增長。如果2010年的上海,能在這樣的要求上形成生態型城市的框架體系,那麽它的意義絕不會亞於屆時上海達到人均GDP1萬美元這樣的經濟指標
  ●要實現“脫鉤”🤽🏿‍♀️,需要單位物質消耗強度以及單位汙染排放的減少速率在大小上應該相當於經濟增長的速率。在傳統經濟增長時代,我們的城市發展戰略與規劃不必去計算這些問題;在推行科學發展觀的時代,我們就需要精細地把握這些目標與指標之間的關系
  ●要通過準入門檻製度促進減物質化,對上海的產業🦸、企業、產品,要製定與上海的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的有足夠嚴厲程度的資源消耗與汙染排放標準,從微觀效率上引導產業、企業與產品向減物質化的方向轉變
    
    上海“十一五”發展規劃正式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生態型城市的框架體系。這是一個比單純的經濟增長或單純的環境保護更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因為⛹️,生態型城市的重要標誌是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脫鉤”,實現所謂“減物質化”的經濟增長。如果2010年的上海,能在這樣的要求上形成生態型城市的框架體系,那麽它的意義絕不會亞於屆時上海達到人均GDP1萬美元這樣的經濟指標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需要圍繞讓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脫鉤”這個戰略目標🥁,在任務上想得更深一些,在措施上抓得更實一些。對此,談兩點看法供討論⛹🏿。

    第一個問題是,我們需要深入把握生態型城市所要求的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脫鉤”的含義👩🏼‍🦳。對此,我想指出有兩種衡量脫鉤的方法🎂。第一種衡量方法,是基於物質消耗強度或者汙染排放強度的脫鉤🚵‍♀️,這被認為是物質使用效率意義上的脫鉤或所謂相對的減物質化🍗🗼。例如隨著經濟增長🌃,萬元GDP能源消耗、萬元GDP水耗、萬元GDP汙染排放持續減少,都屬於這個意義上的減物質化;另一種衡量方法🉐,是基於物質消耗總量以及汙染排放總量的脫鉤🧑🏼‍🚀🈸,這被認為是物質消耗規模意義上的脫鉤或所謂絕對的減物質化。例如隨著經濟增長🧎,能源消耗總量、水資源消耗總量、建設用地消耗總量、主要汙染排放總量趨於穩定甚至減少。一般來說,物質消耗強度的減少並不一定帶來物質消耗總量的減少。例如,從2000年到2005年🎽,上海萬元GDP綜合能耗由原來的1.15噸標準煤下降到了0.88噸標準煤,但是由於GDP總量的大幅度擴張,能源消耗總量則從5220萬噸標準煤增加到了8000萬噸標準煤🪆。嚴格意義上的生態型城市👩‍🍼,不僅要求實現經濟增長與單位物質消耗或單位汙染排放的“脫鉤”,還要求進一步實現從相對性脫鉤向絕對性脫鉤的提升。我們高興地看到⚙️,上海的“十一五”規劃既有物質消耗強度減少的指標👯‍♂️,又提出了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的指標。

    近年來,上海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在相對意義上的脫鉤方面,已有全面而長足的進步🪹。從2000年到2005年👳‍♀️,不僅萬元GDP綜合能耗有明顯下降,其他指標也有類似的進步。例如,萬元GDP用水量從238立方米下降到了125.3立方米,工業區每平方公裏工業產值從2003年的37億元提高到了2005年的49億元。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在全國能源消耗強度未減反增的情況下(增加0.8%),上海卻出現了減少4個多百分點的前所未有的好勢頭。上海未來發展的挑戰在於:能否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在實現相對意義上的脫鉤的同時,進一步去有效地控製資源消耗與汙染排放的總量,逐漸實現絕對意義上的脫鉤。目前,一些重要領域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可能性。例如,近年來上海全市的用水量已經有穩定在110億立方米的趨勢🎎。又如,到2010年的環境保護目標提出,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比2005年減少26%🦋,控製在38萬噸;化學含氧量排放量要比2005年減少提高15%,控製在25.9萬噸。

    如果到2020年左右,上海能夠在保證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在水、地、能🧑🏼‍🔬、材等領域以及主要汙染物排放領域🦼,先後實現總量意義上的零增長或近零增長,那麽上海的經濟增長將是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的。當然,這是一個極具艱巨性的目標🤘😞,因為要實現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總量以及汙染排放總量的脫鉤🧔🏻,需要單位物質消耗強度以及單位汙染排放的減少速率在大小上應該相當於經濟增長的速率🤲🏽。如果說,在傳統經濟增長時代🚴🏻‍♀️🧛🏻‍♂️,我們的城市發展戰略與規劃不必去計算這些問題;那麽在推行科學發展觀的時代,我們就需要精細地把握這些目標與指標之間的關系。

    第二個問題是📔,要建設以上意義的生態型城市🏬,就必須加大有利於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脫鉤”的科技創新與製度創新🦸🏻‍♀️。在科技創新方面,一是在宏觀上📗👬🏻,要通過結構變化促進減物質化(所謂結構性的減物質化途徑),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與消費結構的調整力度,堅持用低物質消耗、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替代高物質消耗、低附加價值的產業,用低物質消耗、高使用價值的消費方式替代高物質消耗、低使用價值的消費方式,從而降低城市物質消耗與汙染排放的總量🤾🏻😘;二是在微觀上,要通過循環經濟來促進減物質化(所謂技術性的減物質化途徑)▶️,即用循環經濟的生產與消費模式替代線形經濟的生產與消費模式,在生產方面提倡發展低排放型企業、生態產業園區💉、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或靜脈產業🧜🏿‍♀️,在消費方面提倡使用耐用性、共享性、租賃性的物品與設施🧑‍🏫,這樣就可以達到用較少的物質消耗提供較多的社會福利的目的👨‍👩‍👦𓀖。例如,發展共享性的城市公共交通🦤,要比發展私人性的城市汽車交通,具有更好的資源環境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在製度創新層面🍯,一是要通過總量控製製度促進減物質化,無論是水🥓、地、能、材等資源消耗還是廢水👮🏽‍♂️、廢氣、固廢等汙染排放,都要嚴格實現總量控製製度,通過層層分解,從宏觀規模上減少或者穩定資源消耗與汙染排放的總量增長。二是要通過準入門檻製度促進減物質化,對上海的產業🧑‍🦼‍➡️🫶、企業、產品,要製定與上海的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的有足夠嚴厲程度的資源消耗與汙染排放標準💦,從微觀效率上引導產業、企業與產品向減物質化的方向轉變🤳。三是要通過產品責任製度促進減物質化,使生產者對產品承擔起全生命周期的責任,這樣就可以促進形成循環經濟的生產方式與消費模式,有效地提高上海經濟增長的資源效率與環境效率。

      (作者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