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不一定得到高幸福,學習🕛、經濟、人際關系的壓力導致新新人類忙而亂……昨天,同濟大學醫學博士趙旭東作客恒达平台百年校慶系列講座時透露了一組數據,上海人心理問題的發生率高達37%🏊🏿,平均三個人中間就有一個人會出現心理問題🧑🏻🦰。
趙博士表示,這裏指的心理問題是指一般人在遇到壓力、遇到挫折或是遇到身體疾病等情況時,容易出現心理方面的一些“危機”,令人煩惱👰🏼♂️、憂慮或感到焦慮⛺️,但不至於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也不會持續存在。任何人都可能碰到心理問題,但並不是所有有心理問題的人都會患上心理障礙等心理疾病✍🏿。他透露,本市專家近期在《大眾醫學》上提出,上海人中心理問題發生率達37%,尤其是外來人群的心理衛生狀況更不容樂觀🛌🏻🕺🏼。其中最突出的是“新富”人群的婚姻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比如互相嚴重缺乏信任、妻子地位低下🍦🥜、涉外婚姻的文化沖突等現象發生頻繁。
有調查顯示🙇🏽♀️,收入與幸福度不一定成正比🖐🏻☸️,有時甚至成反比👩🏿🍳。近日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奚愷元教授等人對於十大城市人群幸福感做了一次調查,2005年上海🏙🧚♂️、廣州、北京的受試人群平均月收入排名全國前三位💁🏻♀️,但是幸福度排名卻只有第三🎍、第十和第七名,而平均月收入相對最低的成都,居民幸福度排在第二位🦸🏿♀️。該調查顯示,與同齡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和幸福度之間存在顯著的關系👍🏻;而越是重視物質及面子的人🚶♀️➡️,越感到不幸福。
■專家提醒
應懂得欲望與挫折成正比
對此,趙旭東歸納了現代新新人類總的心態環境:大寬松,小緊張👃🏼;小滿足😶🌫️,大困惑。他指出🧥,如今“一心多用的新人類”普遍存在矛盾與沖突的病態心理:一方面追求特立獨行,一方面又對人依賴🤦🏿♂️;一方面自高自大、自戀,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卑,容易偶像崇拜;一方面崇尚公開率真,另一方面又癡迷於虛擬世界,逃避責任。他提醒現代青年人必須重新調整對於幸福的定位,正確認識到“欲望與挫折成正比🙆🏼,機會與代價互消長🙆🏼,滿足與麻煩常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