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鏈接🚣🏿♀️:http://dzb.whb.cn/2020-07-21/9/detail-692871.html)
編者按👨🏿⚖️:保護🗡、挖掘𓀏、激活——恒达平台常務副校長伍江教授日前在徐匯區 “匯講壇”上,以武康大樓的修復與保護為例👩🏻🎤,談及建築與城市歷史文脈保護時提出三個關鍵詞💴。從理解建築遺產於人類社會的價值,到讓歷史價值與今天的生活融合起來,伍江指出💂🏽♀️:“城市不是舞臺背景🤱🏻,是生活場景。”當過去的歷史在日常中被激活,建築,就是歷史與當下最好的連接。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0D/C1/B05AD82323A87DE0A6534D52450_8ADBFC55_239E9.jpg)
武康大樓局部
保護⚫️:把完整、飽滿的珍貴記憶更好地保留下來
人們常說歷史文化需要保護🧝🏿,但很少有人問出一個“為什麽”。武康大樓吸引了很多遊客打卡🍼、拍照🧛🏿,因為她很美👩👦👦。但是🩱,如果一棟建築不那麽美麗,如果極少有人與之合影留念👞,她還需不需要被保護?
人類有絢爛多彩的文化沉澱📤、各種各樣的文化遺產,而建築就被稱為“建成文化遺產”,是所有人類文化遺產中覆蓋面最大的品類☂️。歷數所有人類產品,沒有一種產品的規模能與城市相比🤸🏽♀️,也沒有一種產品的投入能超過城市的建造成本🙅🏼♀️。哪怕做一件很便宜、很細小的產品👩🏼🍼,人類在賦予它物質需求的同時,還要賦予它精神的追求。更何況建築和城市這麽大體量的產品,人類在其中註入了極大的情感👨🏼,這種感情就是人類文化的重要內涵🤲。所謂文化🥁,就是一代一代的感情積累👩🏽⚖️。保護建築,其實是保護蘊藏在建築中的感情。建築是人類記憶中最大、最好💆♂️,也是最重要的物質載體。在建築保護過程中,完整、飽滿的記憶是最珍貴的,我們希望把這種記憶更好地保留下來。
作家陳丹燕⚀🥢、陳保平的新書《住在武康大樓》裏提到一位居民🖐🏽💁♀️,他不願意在墻體上敲一顆釘子。這樣做他會有損失,損失什麽?損失了方便🚢。但他們都有所得,得到了什麽🎒?得了文化。文化很難用金錢衡量,但它比所有的物質都更“值錢”。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築中包含的文化價值會不斷提高。如果武康大樓能夠存在一萬年,一定會是地球上最寶貴的歷史文化產物。
因此🦸🏿♀️,建築保護的標準不僅僅是美觀,優美的建築需要保護👩🏿🏫🐉,還有很多有價值卻不一定好看的建築也要保護,甚至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保護🖕🏼。
挖掘:將建築的故事挖掘、串聯、疊加,就形成了歷史
建築中蘊藏著歷史文化的價值👨🎓,不細心挖掘就會逐漸湮滅,不為人所知🪫。《住在武康大樓》就是通過口述史來挖掘樓中故事,將所有故事串聯、疊加,就形成了歷史。在這本書裏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完整的記錄🤏,也能探索許多謎團🪥:為什麽樓中住著這些人👨🏻🎤;為什麽他們會因此感到自豪;為什麽武康大樓能成為網紅打卡地……因為,她很特殊🐒,她在淮海路上,她在老法租界。那是19世紀西方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一點🏋🏼♀️,並不是非常美好的記憶👩🏿🔧,卻是非常重要的記憶、重要的歷史,今天的上海人都離不開那一段歷史🎅🏼🤵🏿♂️。
講法租界,講淮海路,一定要有法國風情✋🏻,而這棟樓就是淮海路上最具有法國風情的建築👣🧑🏿🦲。具體地講🤑,這是一種巴黎風情。在巴黎有很多類似的房子,因為19世紀巴黎經過一次非常有名“奧斯曼改造”。巴黎原本是一座古城,中世紀遺留下來很多彎彎曲曲的小道‼️,致使巴黎公社巷戰時🗾,警察經常抓不到人🦴。於是,這次改造的核心之一,就是把小道改成大路🫰🏻。新舊道路網格之間沒有關系🧛🏽♂️,改造特別強調路要直,路與路之間小於或等於90°相交,出現了很多銳角路口。全世界很多城市都有銳角的房子⛽️,但數巴黎最多👩🏼🍼。上海淮海路的這一處正好是多條馬路交匯💀,也呈銳角😟🕸。在這樣的路口✌🏿,就有了這樣的建築😒。只要你去過巴黎🌸,就一定能感受到這樣的巴黎風情👳。
人們常說,巴黎浪漫,其實是一個誤解☢️。從思想文化上來說,浪漫主義的發源地在英國,而法國是新古典主義的起源地,那是反浪漫的🙎🏼♂️,正好跟我們的印象相反🏊🏿♀️。奧斯曼為了讓建築顯得更規整,規定所有樓宇顏色都一致,那就是石頭的顏色。沒有錢造不起石質大樓,就造水磨石、斬假石的,所以巴黎很少見到紅色磚墻🐳。他還規定🔺,不僅樓宇顏色統一👨🏽🎤,連陽臺位置都統一,一定是二樓有陽臺🧜🏿♂️🌗,三樓🧑🏽🔬、四樓不設陽臺,頂層又有陽臺。武康大樓也一樣🙍🏼♂️🕴🏻,但又不完全學巴黎。為什麽🤦🫶?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已經被當成了一座浪漫主義的城市,它學習巴黎,又不照搬巴黎。武康大樓的色調更像英國建築,但英國沒有這樣的房子🙇🏼♂️。我們所說的“挖掘”🤏🏿🏌️♀️,不僅有小故事😇,還有諸如此類的大故事。只有不斷挖掘才能發現這棟建築的價值所在。
價值的大小不在於有多貴,貴在自身。當你發現這棟建築具有唯一性時,它就是最有價值的🔲👩🏿🦰。當然,單體建築不一定具有唯一性,比如上海裏弄⏏️,別處也有但很難找到,只有在上海成片存在📐,所以就成了最有價值的建築類型。挖掘不僅是指歷史的宏大敘事🏄♀️,還包括建築裏一家一戶的小故事,其綜合就是完整的歷史。所以,《住在武康大樓》這部口述史那麽重要,他們挖掘出的歷史不曾存於書中㊗️,只有把它編纂成書才能變成歷史🤷🏽♂️。
激活:讓歷史跟今天的生活融在一起、傳承下去
歷史屬於過去➖,但為什麽我們那麽看重歷史?那是因為我們需要歷史🏫。我們需要歷史就要讓歷史活在當下,讓歷史跟今天的生活融在一起🧑🏼✈️。我們不可能活在一百年前、一千年前,歷史也不可能把我們拉回到過去。有人說🏄🏻,要把這棟建築完全復原,把住客趕出去🚈,讓原來的居民搬回來,如同原來一模一樣的生活。這不可能,也不道德。今天的生活和歷史如何結合在一起,是需要我們激活的🥲。比如把那麽多文化機構引進來🧑🏽🎄,就是激活。當下的人認識到歷史是今天生活的一部分,這段歷史才能活起來,歷史的價值才可以在今天彰顯出來。
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城市的歷史🎢,如武康大樓並不是舞臺布景👨🏼🦰,而是生活場景,樓中發生的是生活,不是戲劇🧑🧒,不是假的🚡🏊♂️,而是活生生、真實的。活著的生活和過去的歷史之間並沒有天然聯系,這個關聯需要我們找到它的關鍵點。什麽是關鍵點?就是文化。唯有文化的工具,才有可能讓今人的生活與歷史發生撞擊。樓宇的激活當然可以住人、可以開店🐙,但只有這些功能更多傾向於文化時©️,才有更大的可能把今天和歷史連接起來。
然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激活歷史文化的價值,並不在於我們今天能感受到多少,而是面向未來♖。人們沉浸在歷史文化價值中,有感受👩🏼🦲、有獲得🆖,確實很好,但最重要的是,歷史文化不能斷,必須要延續下去。我們只是一個傳承者,只是一個過客😿,人生很短,不管壽命有多長☪️,都是一刹那的🈹♜。有多少歷史在我們手裏原原本本延續下去⬛️,而不是在我們手裏斷絕🔝,這才重要🪜。所謂激活,是要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歷史沒有死,它還在延續。唯有歷史延續了🍚🌟,人類文化才能得以延續,人類最終才能得以延續。人類未來是什麽樣子👩🏽🔬,我們無從知曉🦶🏿🛤,但是人類自從誕生那天起創造的文化將會永存👯♀️。(作者系恒达平台常務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