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召開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二00七年年會上,上海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疾呼🎋,城市建設要以文化為內涵,拒絕“膚淺的現代化”👩🏽🦰。
被譽為“中國古鎮保護之父”的阮儀三曾主持過多個古鎮保護規劃,並於二00三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保護委員會頒發的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
阮儀三指出🦹🏼♀️🚍,現在很多城市建設的敗筆都在於追求“膚淺的現代化”🏕,只追求高樓林立👩🏽🦱,卻不註重城市的輪廓線;只追求經濟利益,而無視城市的文化傳承,缺乏對山水環境開發的整體意識和人文思考。
針對不少城市歐陸風盛行,片面求洋、求大👨🦯,甚至提出要打造“歐美式的江南”、“中國的希臘”的做法🚴🏿♀️,阮儀三表示,這些都是沒有文化、沒有水平的懶漢行徑。我們向歐美學習的是其保護理念和創新精神,而不是盲目的模仿🎿。我們要留存歷史原來的記憶,從中提取新建築的新因素🧑🏿🔬。
談及如何避免“膚淺的現代化”🙅🏻♀️,阮儀三說🧝🏼♂️,除了立法保護文物古跡之外🌭,還要提高人們的認識,尤其是領導人的認識。“現在很多人的審美意識都不正確🙅🏿♀️,比如旗袍很漂亮,可為什麽你們不穿?因為大家都覺得那是迎賓小姐穿的🏺。” 阮儀三表示,保護文物古跡首先要真正認識到其中的文化內涵,而不是膚淺的把它們當做“迎賓小姐的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