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愛群🧠:為實現強國願景提供重要保障8️⃣,下一代網絡應該怎麽建?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1-01-18 瀏覽🙇🏽♀️:
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且把網絡強國與質量強國、製造強國等並列👨🏽🦲,作為實現規劃和遠景目標的重要保障🕙。
未來五年至十五年,網絡空間建設領域如何落實五中全會精神✌🏻👩🏿🚀,更好地育先機🧑🏻⚖️、開新局?如何通過加強網絡安全體系建設來保障強國願景的實現?
“十四五”是建設中華公網的關鍵時期
在數字經濟時代,網絡成了連接經濟活動各個環節的神經系統,是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最關鍵要素㊙️🤪,其神經末梢滲透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這個“神經系統”受損甚至癱瘓🏋🏼,對社會與經濟的沖擊將會非常嚴重。對這個系統的最大威脅來自海外,因為我國現有的網絡體系嚴重依賴境外網絡資源🧑🏽🦳、核心設施💬、底層協議和政策規範的支持與約束🥎,因此難以防範日常的網絡信息監控和由於政策🌴、貿易🤏、外交等因素導致服務中斷的危險🚴🏻♀️。由於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和網絡安全威脅的日益嚴峻,我國迫切需要展開安全公眾網絡(安全公網)體系建設,擺脫對境外資源⚪️、設施🧛🏻♂️🔶、協議和政策的依賴🍷,使得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具備抵禦國家級網絡對抗和攻擊的堅強生存能力。
“十四五”規劃覆蓋的未來五年是建設中華公網的關鍵時期☂️,需要把我國長期研發✬、儲備的ISO未來網絡技術進行成果轉化,落地組網,展開示範組網和示範應用,形成一支重要的網絡安全保障力量。
“十四五”期間的未來網絡建設要避免一哄而上,而應分期分批地推動,由點到面☀️,逐步推進1️⃣。首先要在全國選擇三至五個先行示範區,先行先試🛼,開展安全網絡的落地組網工作,積累經驗後再製定規劃👳🏼,向廣度和深度發展。這些示範區除了共性研究(如組網方案)外,還應該分別就通信💣🧛♀️、交通、電力、金融🧖🏿、能源及醫療等重點領域展開示範應用和安全保障研究。示範區要探索安全公網(安全外網)的新機製和基於新體系的安全專網先期性能測試測評工作🧘🏿♀️。示範區的設置還要考慮到地區性差異🌅,為大規模部署創造條件。在條件成熟時🥩🩲,示範區的設備可以轉為實用化部署❗️🧑🏿🎤,並承擔起保障國家網絡安全的重任。
在做好“十四五”落地組網、成果轉化的同時,我國未來網絡團隊還應該立即開始“超前布局下一代未來網絡”的研究計劃🙆🏼。下一代未來網絡也就是第二階段的未來網絡技術標準發展規劃,將會以“未來網絡2.0”為標誌👩🦳🚷。下一代未來網絡要充分利用已經積累的技術優勢,提出更高💇🏽、更廣泛的網絡體系技術升級創新方案,讓我國未來網絡實現從“可用”到“很好用”的轉變☝🏽👱🏻♂️,使得我國網絡安全得到更全面的保障,持續保持全新網絡架構、網絡體系設計和應用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打造智慧型下一代未來網絡
下一代的未來網絡將會以“智慧”為主要特征♊️,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智慧型網絡”🧑🏻🍼𓀀。過去十多年來,信息技術領域出現了一股“智慧熱潮”,智慧成了信息化的代名詞,冠以智慧的廣告招牌到處可見,人們對智慧旅遊、智慧城市甚至智慧社會等概念耳熟能詳。但是,很多研究者並不清楚“智能”和“智慧”的區別,很多報告中甚至把“智能”和“智慧”混用。
其實,“智能”和“智慧”是有本質區別的。“智能”體現的是“聰明”🧛🏽♀️,“智能化”只是信息技術發展的一種初級狀態🍑,而不是終極目標。“智慧”體現的是成熟的睿智✅🙇🏼♀️,是一種能夠看透事物的本質,做出正確和明智決策的能力🧔🏿😞。中國的信息技術及其支撐的社會活動不應該以“智能”為終極追求,而應該以“智慧”為最高目標。下一代未來網絡將以“智慧”而不是“智能”為主要指導概念,打造一個“智慧網絡”體系🦮,其設計將以中華傳統文明中博大精深的智慧文化作為理論支撐🛐🧑🏻🎤,把人文社會科學與信息通信技術相結合,使得下一代未來網絡具有智慧型思維特征☛。按照這樣的研究思路開發的“智慧型下一代未來網絡”🧑🎤,將會牢牢地占據未來科學技術的製高點,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實現“向世界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的願景。
(作者分別為恒达平台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教授🔅、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未來網絡專家組成員;中科院《未來網絡體系架構及安全性》課題組專家)
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3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