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𓀂,全球經濟界精英討論最多的話題非中國莫屬。幾乎所有重要的國際會議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談及這個欣欣向榮的亞洲大國。但有一條重要的發展跡象至今卻沒有受到多少註意🤦🏿,那就是亞洲正在漸漸形成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區,它和歐洲統一化進程的早期有著很多令人驚異的相似之處。
歐元區的示範作用
21世紀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區域經濟合作空前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結果是貨幣一體化。被稱為“歐元之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是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創始人👲。在蒙代爾的理論中💪🏽,貨幣區就是一個區域,在這個區域內部匯率固定👮🏿♂️,貨幣區與區域外的國家實行浮動匯率。最優貨幣區能夠帶來規模經濟效益,如:可以規避對經濟的各種內外部沖擊,具有信息和方便意義上的規模經濟等👩🏽🍳。歐元區就是最優貨幣區典範🫡。
2002年隨著歐元的正式使用,歐洲經濟貿易一體化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近年來持續走強,對美元匯率不斷攀升。2000年10月🏃🏻➡️,1歐元兌換0.82美元左右;2007年12月🍣,歐元對美元比價已達到1比1.47左右👩💻。在7年時間裏,歐元對美元升值約80%🧓🏽。另一方面👮♂️,世界的官方外匯儲備也越來越青睞歐元🚣🏽♀️。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目前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歐元所占有的份額已由1999年的17.9%上升到25%。德意誌銀行估計🦖,到2010年歐元所占比例將進一步上升到30%。
世界需要多元化貨幣體系
雖然美元目前在世界貨幣體系中仍居主導地位🧑🧔🏼♂️,但縱觀美元近年來的走勢🕯🤘🏽,總體上呈現疲軟下降的態勢。而且最近數月來,美國次債危機持續蔓延,刺激美元進一步走弱。隨著美國實力的下降,世界政治體系多極化再次成為世界政治家和學者爭論的熱點話題。然而🏊♂️,在日趨重要的世界貨幣體系中,美元仍然無可爭議地占據著主導地位。難道世界貨幣體系就不需要走向多極化嗎?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元將雪上加霜📕。或許👩👩👦,現在就是美元退出“獨霸”地位、世界貨幣體系出現兩極或多極格局的開始。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前👳🏼,美國憑借美元的特殊地位直接或間接地掠奪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財富,向全球輸出通脹是美國的一貫做法。今天🚶🏻,盡管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瓦解三十余年👰🏻♀️,美國仍在憑借美元在世界貨幣體系中享有的特殊地位而維護美國的超強地位。去年以來隨著美國次債危機的蔓延🤽🏿,美元貶值加速加快,這給匯率主要與美元掛勾為主的國家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苦難,加劇這些國家的流動性過剩和通脹壓力🤷,抑製這些國家出口和經濟增長。面對美國經濟的衰退和美元的持續貶值🔴,世界以美元計價的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不斷飆升,世界迫切需要新的、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
考慮到中國經濟連續高速增長🛠、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等因素👩🦼👼,人民幣的重要性也必將越來越突出💔。如果人民幣逐步對世界金融體系開放🤷♀️,成為可自由兌換貨幣,那麽在未來15年至20年,人民幣完全可能成為被廣泛接受的世界貨幣之一🔅,在多極化的世界貨幣體系中扮演重要的一極。
建立人民幣貨幣區實際可行
區域貨幣聯盟或區域單一貨幣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0️⃣,而單邊或多別的自由貿易區建設為區域單一貨幣提供了有利的實施條件👶。中國與東盟十國已決定在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將形成一個擁有17億人口,近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2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的經濟區,從而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在此背景下,以人民幣為主要結算貨幣的人民幣經濟區呼之欲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了一個大好契機,在這個自由貿易區內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再繼續使用不斷貶值的美元進行國際結算了⚰️。
為了在國際社會獲得更多的發言權,為了爭取中國金融與貨幣政策的主導權👲🏼,為了減緩國內流動性過剩和通脹的壓力,為了提高人民幣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地位,為了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的發展,中國應當利用東盟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加強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積極推進人民幣經濟區的形成🎅🏻,盡快使人民幣成為亞洲區域的主導貨幣🈲,從而進一步成為一極重要的世界貨幣👬🏼。
目前人民幣已經在中國周邊國家的流通狀況,除了邊境貿易大量使用人民幣交易外👩🍼,近年來中國內地遊客境外人民幣消費的數額巨大,如果按照每年中國出境遊4000萬人次🌉,每人在境外平均花掉3000元人民幣的保守估算,每年在境外的人民幣將達到1200億;人民幣多年來保持幣值穩定🧑🏽⚖️,在東南亞國家取得極高威信,20年前,人民幣在亞洲的地位不僅無法與日元相提並論👩👩👧👦,就連韓元也沒有把人民幣放在眼裏👨🚒。但20年後的今天,“平易近人”的人民幣不僅在大中華區受到追捧,而且在東南亞地區已經超越日元而被譽為“第二美元”。我國由經濟大國向一個經濟強國轉變,許多東南亞國家願意趕搭中國這趟經濟快車👐🏿。我國擁有較充分的外匯儲備,可維持外匯市場和匯率的相對穩定。這些條件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蒙代爾最優貨幣區的條件🧄,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較好的基礎⛹️♀️🧬。目前🤍,中國已經具有多方面的條件和優勢🧑🏿🎄:如經濟的,政治的,地緣的,人口的等等,建立以人民幣為主導的貨幣區是實際可行的⛹🏿♀️。但我國還不具有高度開放與發達的金融體系,還需培養高效穩健的金融監管🖐🏽,只有改正這些不足,人民幣才能夠真正走向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任重道遠
人民幣國際化是21世紀大勢所趨🙅🏼♂️,積極推進人民幣經濟區的進程🌩,是亞洲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需要,是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中國從貿易大國向金融大國的轉變、擴大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發言權的需要☁️。這對中國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當前應該根據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有計劃分步驟地采取一些具體策略與措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經濟區形成的進程✋🏼,比如在對外經濟往來中鼓勵多使用人民幣,迅速建立幾個人民幣境外結算中心和境內的人民幣國際結算中心,積極配合銀行建立和完善邊境地區銀行結算機製,發揮香港在人民幣區域化方面的作用,建立調節國外人民幣的機構和製度,加強對邊貿企業的外匯往來的規範、引導🎄、服務,為個人在境外使用人民幣消費,為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貿易結算提供方便✋🏽,近而推進人民幣經濟區的形成,促進亞洲的區域經濟合作。
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人民幣要成為世界主流貨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許多發展中國家發生金融危機、貨幣危機、銀行危機都是因貨幣自由兌換🫃🏻,資本的大量流入而造成的🧎♀️。借鑒這些國家的經驗和教訓,人民幣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開放,保證開放過程中整個經濟體系的安全性🧏🏽。
(作者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2008年04月01日 證券時報 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