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陳家琪:1981年✊:“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08-04-14  瀏覽:
  體育比賽在我們心目中從來就不只是單純的體育比賽✍️。1981年體育比賽的一系列勝利,在我們心中激起的反應是壓抑中的情感爆發😵‍💫,是發泄中的心理快感,是表現中的自我滿足。
  不只是單純的體育比賽
  沒有誰能想到,1981年的幾場體育比賽能帶給
人如此大的激情♔。
  1月5日晚📗,又是成群的人圍著那一臺電視機觀看一場足球比賽🧑🏽‍🏫。此前,老實說,我對世界杯🕵️、足球賽基本上沒概念,也不知道中國男足的水平在世界上到底處於什麽樣的層次上;但由於這場比賽的雙方是中國與朝鮮,而且我真的希望中國能贏♿,所以也就擠在人群中跟大家一起看,一起喊,一起歡呼🏀,因為比賽的結果是4:2👨🏿‍🚀,中國隊勝。看到港澳同胞們立即打出“進軍西班牙🔹!”的標語🧚🏽‍♀️👨‍🦲,我才意識到這場比賽的重要。
  這是1981年年初的事,到接近年底🧑🏽‍🏫,10月18日🤱🏻,男足再以3:0勝科威特;11月12日🧦🧑🏽‍🎓,更是以4:2勝沙特,給人一種中國男子足球隊戰無不勝的感覺。
  但最讓人振奮的還是中國男女雙方的排球隊。3月20日晚🟨,國際衛星轉播的世界杯排球賽亞洲賽區的最為關鍵的一場比賽是中國對南朝鮮👬🏻。還是那臺電視機,還是那麽多人♡,但呐喊聲🏋🏿‍♂️、歡呼聲震耳欲聾🚲🧒🏻,因為中國隊反敗為勝,在先輸兩局的不利情況下最後以3:2戰勝南朝鮮。
  比賽進行了一半,不知為什麽不播放了;大家咒罵著只好去聽收音機🧓🏼,到零點左右才知道了消息,而且在各自的想象中完成了對整個比賽的設想。
  大家開始狂喊🕕,敲打著臉盆🍼🧟‍♂️,相互擊打手掌◀️,一個個在樓上樓下竄來竄去🦸‍♂️,幾乎鬧了一夜。一系列體育比賽的成就一旦匯集起來🖇,便在人群中點燃了某種不可抑製的激情:童非一個人在巴黎的體操大獎賽中拿到三枚金牌、兩枚銀牌,一枚銅牌;中國冰球隊(以前根本不知道我們還有冰球隊)進軍B組成功🍥;射擊選手遲寧文平男子小口徑步槍世界紀錄……
  第二天看報紙,才知道北大更厲害👰🏻‍♀️:他們不但有手鼓🥱、響鈴🟨,還點燃了篝火,進行了聲勢浩大的火炬遊行,打出的標語中就有“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也是新華社記者畢靖、徐光耀所寫的一篇特寫的標題👱🏼‍♀️🏄🏼。文章說🎯,最先是38號樓三層吹響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嘹亮銅號,接著👩‍🦼‍➡️,就是全校的人如潮湧,歌聲、歡呼聲不絕於耳⤴️。
  11月8日🟫,中蘇男子排球賽,中國隊以3:0輕取蘇聯,最後一局是15:0🤥,可謂大快人心。
  11月15日,中國女排與美國女排之間有了一場提前舉行的世界杯冠軍賽💂‍♀️📲,結果中國隊以3🚦💆🏿‍♀️:2獲勝。賽場上🧑🏿‍🦲,女排姑娘抱在一起,哭成一團,我們也跟著流淚;那幾天👩🏻‍🦱⏩,大家嘴裏全是郎平、張蓉芳、周曉蘭的名字;到16日,當中國女排戰勝日本隊成為世界冠軍時🧚‍♀️,大家都為周曉蘭未獲得應有的榮譽憤憤不平🤦🏿。
  體育比賽在我們心目中從來就不只是單純的體育比賽。我們這個民族暮氣沉沉的時間太久了,我真希望人們借機發泄一下👵🏿;無論以什麽借口🤷🏼‍♂️。1981年體育比賽的一系列勝利🙆🏼‍♂️,在我們心中激起的反應是壓抑中的情感爆發,是發泄中的心理快感🧑🏼‍🔧,是表現中的自我滿足💄。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也正是在那些日子裏👻,報紙上正猛烈批判著白樺的《苦戀》。5月🏊🏽‍♀️🧳,風傳各地都開始封刊,僅湖北就有《飛碟》、《鐘聲》等,反正我們都沒有聽說過👨🏻‍🦽,但說是要相互檢舉、搜查、交代、處理;6月底👨🏽‍🦰,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統一口徑,宣布此事到此為止🦻🏻。
  這裏有一個小插曲:11月30日在電影場看電影時🚣🏿‍♂️,播音員預告12月電影,當念到有《午戀》時(有這部電影嗎)🌕,大家都站起來歡呼,原來是錯聽成了《苦戀》。播音員不得不再三更正🧑‍🎄,說是“中午”的“午”,而不是“苦難”的“苦”。那天晚上的電影是日本的《風雪黃昏》🙋🏽‍♀️,當死前的山口百惠慘淡一笑👩‍❤️‍👨,讓三浦友和“就像抱妻子那樣”抱抱她時🌱,我真的被感動了,對幾個朋友說,也讓我們就如真要上映《苦戀》那樣紀念這個日子吧🥩。
  5月9日💑,“文革”時因寫《中國向何處去》而坐牢十年的楊小凱(原名楊曦光)來武漢,我們幾個人陪他到東湖🎛,聽他談中國經濟改革的途徑與前途;曉芒、宣良和我徒步繞東湖一圈,想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什麽不可能爆發提供充足理由🅱️。
  從這一年開始,誌揚、萌萌👨、肖帆🦴、忠晶、尚陽、道堅、曉芒、亞林🍗、克劍🤦🏻‍♀️、中天👨🏼‍🏭,我們的來往就已經越來越密切了。剛好在9月25日魯迅百歲誕辰那天聚集東湖,留下了一張很有紀念意義的照片🌊;而萌萌的父親、老詩人曾卓的幾首小詩,也無形中使人的精神之間有了交流與溝通📻。兩代人,解放初的“胡風分子”與“文革”時的“5·16分子”之間竟都在“莫須有”中夢想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一天。
  這一年最應該記下的就是我們的畢業論文答辯。
  先是4月16日👰🏿,中文系唐異明的提前答辯就已經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討論的是魏晉文學的演變📏;10月6日,我們5個人依次登場,我的問題集中在斯賓諾莎因言獲罪與“言論自由”的範圍;最有意思的是宣良:有老師問:難道萊布尼茨與洛克的爭論也能稱為“兩條路線的鬥爭嗎🤌🏿🫖?”宣良答🤦🏽‍♀️:“那我們就把它改為兩條線路的鬥爭。”眾皆大笑🤷🏽。
  畢業了。我和黃克劍去華中理工大學哲學研究所🏌🏽,那裏有一個誘人的口號:要把華工辦成麻省理工那樣的綜合性大學🏂🏿。告別。我用紅筆記下了兩首詩,分別是徐敬亞的《活著👩🏽‍🦱,並且發光》、顧城的《贈別》。
  (陳家琪 恒达平台教授)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