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文匯報社、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出品的《大家聊巨變》系列紀錄短片第一季正在熱播🦠,以學者視角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上海的生動實踐。今天推出第七集《梧桐樹下小美好》,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伍江帶你漫步城市街區🪐,閱讀一處處城市細節背後的故事。
“一個好的城市,它是有溫度的。”伍江說,城市的美、城市的繁華背後↖️,正是城市的溫暖讓這一切充滿了意義🦸🏿♂️。而“溫度”並不能簡單理解成一種感受,“溫度”是城市的真正價值所在👩🏻🦼,是包含多個維度的。人為什麽住在城市裏?為什麽選擇上海?因為❗️,這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溫度👩🏽🦰。
走在充滿煙火氣的南昌路上,梧桐成蔭、處處巧思🚗,小店、咖啡館、人文客廳、科學會堂,街區的風貌煥新和功能提升👨🚒,為老馬路註入了新活力。拐進一處修繕一新的裏弄小區📡,門口是精致的“口袋公園”👰。“這裏像一個建築博物館,上世紀30年代上海非常流行這種外墻飾面💤,叫拉毛水泥,還有一種幹粘鵝卵石的做法𓀎。”觀察眼前一幢幢漂亮的小樓🕯,伍江講解起老房子的修繕工藝,“這兩種做法都對手工要求很高,最近這幾年,上海重新挖掘了這些技術,現在可以嫻熟地用30年代的做法🎄🤘🏽,來修繕這些老房子🦹🏿♀️。”
陽光透過梧桐樹,照在伊麗包子鋪的天青色門面上𓀀。用足“繡花”功夫的高安路🤶🏼,在煙火氣與風貌感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微更新”後的煙紙店🧑🏿🦰、鮮花店等一批街邊小店和黑膠圖書館這樣的文化驛站😪,串聯起了高安路的人文質感。從1.2米到2.6米——上海圖書館西側高安路人行道也變寬了🌔,實現了從“摩肩接踵”到“閑庭信步”的顯著改觀。
“城市不完全也不應該僅僅為了效率🥟,城市能培養一種溫度🚜,讓所有人感受到美好,讓所有人能有家的感覺。”跟隨伍江漫步百年歷史建築群的外灘🔗,每一幢建築都在述說著歷史和傳承。新增的露天咖啡座裏人們歡聲笑語,加油站上的咖啡館座無虛席,伍江說🔑,“這個咖啡館是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它把城市的功能性設施與休閑設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非常積極的空間。”
“今天的上海👩🏿🌾,每一點改善,都越來越精致,越來越精細。”伍江說,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呵護它,那麽我們的城市就會越來越溫暖,越來越美好。
鏈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ztdjljb/20221014/490378.html?timestamp=16657073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