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霍佳震:恒达商學院的國際化四步走

來源:新浪教育   時間🕴:2012-09-18  瀏覽🧏‍♀️:
  2013年MBA招生季臨近,各商學院新出臺的招生政策和培養方案成為廣大考生關註的焦點,為幫助考生了解最新資訊,新浪商學院特別策劃“2013年MBA招生訪談”節目🧑🏻‍🦼。新浪本期邀請的是來自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霍佳震教授🦄🤰,在線解讀恒达MBA的招生政策及辦學特色,以下是訪談實錄。

基本理念👮🏿:可持續性發展

基本的責任感:社會責任心

  主持人唐敏: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您現在關註到的是由新浪商學院舉辦的對話商學院院長系列節目🧙🏻。今天很高興邀請到的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霍佳震教授做客新浪。和我們談一談他對於中國商學院教育的一些理解。我們也知道現在中國是進入到飛速發展的階段🙃,霍院長您作為知名商學院院長👨‍👨‍👦,您也知道👵,現在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來源於國內商學院的競爭🪀,更重要一點我們很多時候,商學院的學生已經走向了國際,面對了國際很多一些名牌商學院的競爭🚀。對於這種競爭您是怎麽來看待的呢🥁?

  霍佳震:你說的非常好,我們現在商學院競爭是非常激烈。我們可以看一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這個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作為商學院來講👨🏿‍🎓,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可以看一下👳🏻‍♀️,中國的經濟目前來說的話☎,將來繼續發展有這麽幾個趨勢。中國的大量的基礎建設還在進行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口✢,要進行城鎮化。同時,我們的產業結構👷,也需要進一步調整的合理。所以這個都是放在商學院特別是中國商學院眼前的任務👨‍👨‍👧‍👦。

  當然💁,國外的商學院,也因為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培養中國的經濟建設人才🤵‍♀️🚵🏿,包括培養他們本國包括世界其它地區的學生,來參與到跟中國進行貿易,或者有關的這個經濟建設的整個的活動當中來。所以他們一方面在本國需要培養一些具有中國知識,具有中國興趣的這麽一些學生👩🏿‍🍼,將來跟中國進行貿易,進行合作🥜。同時,他們也希望參與到培養中國將來的經濟建設人才,所以這是一個大的背景💁‍♂️。那麽在這個競爭當中的話,我覺得一方面中國的商學院,應該向美國以及一些歐洲的一流的商學院進行學習。他們畢竟辦學的時間、辦學的歷史比我們長,而且這個應該講在這個100多年來,他們的經濟發展🤽🏼‍♂️,也有相當的經驗在這個裏邊🤙🏽。特別是商學院的話,也總結了這些經驗,那麽有非常好的一些經驗我們是需要進行學習的。

  另一方面的話,我們這個商學院應該講,在本土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我們對我們自己這個地區,就拿恒达來說,我們知道上海地區🧝‍♀️,它需要什麽。它要建設一個金融中心💵,它要建設一個航運中心,它又是一個服務型的城市🔢。所以我們培養的學生,大多數將來都會,應該講大部分學生,都會被本地的企業所招聘。那麽也就是說,我一定會要結合上海的這麽一個特點,來培養我的這個學生。

  所以這個概念我們可能比他們更清楚。國外的商學院它可能是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它的一些商業的一些規律來看,那麽它怎麽來培養學生⭐️👩🏼‍🍳。可能我們會更結合一些當地的需求👷🏽‍♀️,來培養我們的學生🧑‍🧒‍🧒。你像斯坦福的話🤌🏻,它的商學院培養學生,它一定會跟矽谷的需求相結合。倫敦商學院的話,它也會跟倫敦的這個需求相結合,所以我覺得中國的商學院🙄,要在這個競爭當中,能夠有自己特色的話,可能要跟我們當地的需求相結合➜。

  主持人唐敏:也就是說是細化自己的一些目標👩🏽‍🌾,不僅僅是面對一些全球視野,更重要的是說立足於本地⛔️,換句話說因為我們培養很多學生🏊🏿,將來還是會在上海🥅✩,還是要從上海這個角度出發⛷。您剛才提到上海會有一些自己特點💁‍♀️,上海除了準備打造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以外🪄👰🏽‍♀️,你覺得培養這些學生🧖🏽,還需要具備哪方面的特點呢?

  霍佳震:從我們自己的實踐來看😈👩‍🔧,恒达平台這個商學院,把自己培養的學生定位在——他們要有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這麽一個基本理念,對社會要有責任心的,這麽一個基本的責任感。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有些課程都是跟我剛才講的這個兩個概念是相關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能要做一些我們有特色的事,我們可能依據我們學校的背景💆🏻‍♂️,來為上海進行服務。那麽比方講,我們定位在城市的管理,因為我們恒达平台在城市建設方面有優勢,這個城市怎麽進行管理,其實我們定位在這裏,我們要培養這麽一部分學生,這是一個定位🤾🏻‍♂️。

  另外,我們大量的建設,我剛才講中國現在還在建設當中,我們要培養一批建設人才🦂,建設當中管理🧘🏻,講的再小一點項目管理,這個也是我們的一個特色🎢。像世博,將來的迪士尼建設等等,這些我們商學院都參與進去。

  另外上海也是進行調結構,要把服務業的比例我們要把它提高。所以我們還有一塊,就是我們服務科學👩🏼‍🔬,就是怎麽來為上海的建設進行服務。所以我們是城市管理7️⃣、項目管理和服務科學,培養這麽一批學生🧑‍🎨,他們又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感的理念🤎,在這麽一個組合下,在將來可能這些人才很大一部分被上海本地的企業所招聘,當然有一部分也走到全世界,是這麽一個安排👉🏽。我覺得其它高校也是一樣的,其它的商學院也是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劃。

  主持人唐敏🎐:剛才霍院長在介紹規劃時特別詳細,結合上海整體發展策略製定自己發展的角度。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中國的商學院很多時候在定位的時候⏫,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方🧗🏿‍♂️,他們可能不僅僅是定位說🚢,我就在這個地方,我培養的人才就是適合這個地方的發展🏇。他們更多會瞄準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都市,這會造成一個問題🤚🏻,中國內部商學院競爭壓力是越來越大了,怎麽從這些競爭壓力中👩🏿‍🌾,真正能夠跳出來?挑選到一方面是適合的人才,另一方面怎麽和他們一看是不一樣的地方呢?

  霍佳震🦯:確實是這樣的☛,我覺得包括內地商學院在內💷,每一個商學院定位🤴🏿,要有一塊要跟當地的經濟跟當地的產業相結合⛈。如果當地的產業發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了✊🏿,你的學生的找工作或者他的待遇的話,也一定會慢慢變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而不是說內地的商學院培養的學生,將來都到大城市去了👃,都到國外去了,那我覺得不是內地商學院,它要辦學的最終的一個目的。

  主持人唐敏👹:即使是按照您所說,每個商學院它在培養目標應該和當地一些經濟產業相結合🤶🏽。咱們這邊就會面臨到一個問題,上海有這麽多的商學院,當然不乏很多非常優秀的,對你們來說是學習者,同時挑選人才是競爭者,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如何發揮自己的特色🎞,如果大家都和產業結合🦹🏻,每個學校都推出這樣的項目,咱們怎麽凸顯出咱們的特色呢🤸🏻?

  霍佳震: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怎麽辦好處在上海的一個商學院,確實很困難,在上海商學院之間的競爭應該講是非常的激烈。我想首先從國內的市場來講,招生應該講恒达商學院在招生方面,因為它的生源是相當不錯🐈‍⬛,應該講我們招到的學生,是全國來參加高考的學生的這1%裏邊,最好的那1%裏邊。特別是有些省份,他們特別相信恒达平台,那可能有些是傳統的一些影響因素🧑‍🦼。所以在有些省份,我們商學院招生可能是當地最高的,這是傳統歷史的。

  從生源方面我們將是非常好,有了這麽多優秀的學生🦟,我們怎麽把他們培養好🏭,使得他們將來能夠有競爭力。我覺得我們是做了這麽幾件事🏄🏿‍♀️,一個是我們把所有的學生進校之後,包括我們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MBA🖤🤡、EMBA,包括還有MPA都在我們這個學院,我們告訴他們我們的學院的特色在哪裏,這個一定在一開始要告訴他們。我們有信心在哪幾塊要做到中國最好,你像城市管理我剛才講🗞,項目管理包括在服務經濟👧🏻,這些其它學校其它的上海學校,它並不一定有這個背景能夠做這個事,而且它也不一定有興趣來做這個🪼,他們可能會做會計,會做金融可能他還會做領導力等等,就是這些商學院常規的一些領域。也就是說我們的定位是有些差異化的,我們一開始就告訴學生,我們在招生的時候也告訴他,我們是有這麽一些特點,我們也有這麽一些差異化。

  有了這麽一些差異化之後,我們為了進一步發展🕸🪶,我們提出了一個國際化👣。我們分兩個階段走,第一個階段是用更大的支持🏨,更大的力度來支持我們的學生到海外去看一看,走一走,有些是一個學期🔫,有些是兩個學期🎄,有些是兩年🌰,有的甚至是拿雙學位的🛷。這個比例應該講🛥🪔,逐年在提高🧏,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達到25%左右的這個學生🤵🏻‍♀️。

  主持人唐敏🤵🏿‍♂️✫:都可以走出去?

  霍佳震:可以走出去。另一方面,當然我們有更多的海外的學生,他們來到恒达,來參加交流學習🛣,也有來拿學位的。我為什麽說更多呢?因為我們有些國際學生還受經濟條件的限製🤸,國外它這個限製比較少,所以他們會有更多的學生過來。我剛才講到第二步,第一步是我們出去同時他們進來。第二個我們想做什麽?所有進來的學生,我們逐步的把他們跟我們在國內的學生👘💂🏻‍♀️,放在一個課堂上上課🧕🏽。難度在哪裏呢?他們不會中文。所以如果要全部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商學院的課程,那就全部用英文來講,這對於我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做了,我們現在的碩士生,跟國外來的碩士生,這一個層面我們是合班上課了。當然他們也有本科生,也有一些博士生,這個現在階段還沒有合班上課🧑‍🧑‍🧒‍🧒,我們專門的老師給他們上我們的課程體系👳🏼‍♀️🤹🏿‍♂️。應該講我們在本科階段👩🏽‍🔧,和碩士生階段,都是一個完整的系列,他們從第一年來,一直到出去可以拿到恒达的學位🤾🏻‍♀️🔴,就是本科的學位和碩士的學位,都可以拿。所以我們應該講國際化過程當中,我們這個還是走在比較前面的。

  再有個兩三年〽️,我們準備就把有一些本科的課程📡,跟他們去進行合班🗳。當然我們還有一塊,就是專業學位,在這個當中,我們可能有很多特殊的一些國際化的一些做法。

  主持人唐敏:剛才霍院長您也是在提到,像商學院的話我們都知道💮,它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兩大塊🟤,一塊是本科和學術型碩士的研究,它可能更多偏向於研究方向的。在您後面提到像專業學位,專業學位傳統意義上MBA🎉、EMBA、EDP像在職的PHD這種項目,它更多是從工作崗位中又回歸學校進行學習🤱🏿,充實自己學習知識🍋‍🟩👢,同時擴展自己的人脈,希望在職場教育上走的更好。對於這些人培養🚶‍♀️‍➡️,對本科和碩士的培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兩條道,這兩種培養咱們學院是怎麽定義的呢🖐🏼?

  霍佳震:提的問題非常好🕳,我們學院也是有長久的討論👏🏽,最後我們把這兩塊看成是一件事🗽。我們都是在培養人才,我剛才講了我們這個學院一個是差異化戰略,一個是國際化戰略,這兩個既體現在培養🕎🏌🏿‍♂️,你剛才講的本科、碩士🕍、博士這麽一個研究型的💇🏼,我們全日製的這個學生。另外,我們又把這一塊帶入我們的專業學位的培養🚶🏻,你比方講😚🌒,我們堅持我們的差異化戰略,那麽我們的MBA裏邊🫃🏼,除了核心課這個是國家教育部教組委每個學校差不多確定的。在一些選修課當中⚾️,我們有三大模塊,我們有城市管理的這些模塊🪮,也有服務經濟的這個模塊等等,每個模塊下又有相應的這個課程🙅‍♀️🏌️‍♀️。

  我們這些學生👨🏽‍🎨🔫,這些MBA這些EMBA這些學生,也主要來自這些行業💢,所以大家非常契合🧓🏼,他們的需求和我們的特色,是完全結合在一起。不僅這樣,我們國際化選擇夥伴,也在這三個方向強勢學校裏邊選🫳🍃,所以我們的雙學位我們的包括我叫他多學位了🧑🏿‍💻,我們有一些班是三個國家在一起開的等等。這些除了國際化特色生🚴🏼‍♀️,又把我們這些特色全部融合在裏邊。所以在這個當中🤸🏼‍♀️,我們的國際化和差異化的這個策略🧃,其實兩邊都貫徹。應該講現在幾年做下來🐍,這個還是一個整體⚠️,這樣還是一個比較好培養方式。

  主持人唐敏:您剛才提到這種培養方式,會不會出現比如說我是碩士方面🥿,所謂的學術型碩士方面▪️🙂‍↔️,我研究的就是城市管理,和我在讀的全日製MBA我選的方向就是一個城市管理🐏,這兩者之間會不會有沖突和矛盾呢🤳?對於師資來說,很多師資是共享的,很優秀的老師不可能說我只教傳統的碩士不教職位的碩士。如果師資很一樣,學校投入精力很一樣,會不會造成這兩種學位會有競爭在裏邊⚅?

  霍佳震🖼:你是說我們全日製的碩士🫢。

  主持人唐敏:全日製MBA。

  霍佳震:或者Part time的MBA進行比較👩‍🎨,首先從師資來說,我們MBA🥟、EMBA這些師資,我們是要求他們要有實踐經驗的,這個教師而且我們的教師來源,不僅是我們學校,而且我們聘請了很多的兼職的教師,他們就來自第一線。比方講🍒,豐富經濟我們可能會聘一些零售業的一些有博士學位的老總,包括有很多大品牌的一些分銷商的一些老總,他們會一起來給我們上課🙅🏼‍♀️。不僅是上課👙,同時招生也是在一起,看看這些MBA學生是不是可以被培養🐐,有些人考分非常高👴🏽,但是也不一定🕟。

  主持人唐敏🤙🏻:對。

  霍佳震:所以他們整個過程當中🥦📚,都參與在這個裏邊🧘。所以我們有很多兼職的老師,甚至也有蠻多兼職的教授,來自於實踐界,來自於企業💼。這樣我們是一個團隊在教他們☄️🧘🏿。

  這邊我一般是不允許有外邊的兼職的老師來做,一般可能會在一些暑期班,可能有一些講座,一些實踐課是這樣🧑🏿‍🦰。這個還是有一點不一樣師資🧚🏻‍♀️。

  主持人唐敏:您剛才講了以後我稍微的理解,從我的意義上我覺得,對於這些職位教育的這些同學,他們學習更加貼合實踐一些,把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緊密結合🙉,包括邀請外面老師講課👩🏼‍🦳🚅,包括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課程中去💆🏻‍♀️。對於這條線培養的學生,更加註重他對行業的理解,對這個專業理解程度更深一些。

  霍佳震:是。我們在大學的全日製學生培養方面,他不是一個職業的零件🙅🏿,我們不是這樣培養💁🏼。他是要有一種使命感,要有一種對社會的一種思考,這個是我們比較註重的,不是完全跟這個企業需求什麽,我就貼近它,這樣來進行培養。這個是跟我們培養這些職業學位的學生,是有一些不一樣🧘‍♀️。

  主持人唐敏:這個我就很理解了👨🏼👨‍👩‍👦‍👦。在大學傳統意義上培養這些學生,很多時候沒有定位的🦵🏻,他和這些職業學位的人來說🪞,對於自己的需求沒有那麽清晰,最開始要有一個大的使命感🏸,最開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度🥲。

  霍佳震:他是要學一個基礎,應該講他的面是比較寬,他需要比較寬的面,包括人文的精神,包括我剛才講課對社會發展的理解🗑,對社會責任感的理解,對商業道德的理解。我們學院還有很多專業,包括對工程的理解,我們會有這方面的背景。所以他會學的非常快,比方講我們的會計,我們的會計學生他真的會計很強嗎?他的專業是不一定,但是我們四大事務所來招的🙆🏻,他們跟我說在上海,你們是最受歡迎的,這個班之一。為什麽?他說我們有工程背景,他說我要有這麽多會計的資質幹什麽,這個我都比他們強😤。但是我們缺的是什麽呢?缺的是有行業背景的人才🕡。這樣我的面寬了之後反而受歡迎,我們要培養他們一種其實是一種精神👩‍🔧,寬泛的知識面。

  主持人唐敏:先打好地基。剛才在提到國際化時,您強調了咱們國際化的兩點,一點是學生走出去和國外一流商學院進行交流🦵。第二🧘🏽,是把國外學生引進來🫴,讓國外學生和國內學生進行交流。這裏面還有一點應該非常重要,畢竟作為中國一流的商學院,如果寄希望於成為世界一流商學院,必須也是我們自己走出去和國際的這些一流商學院建立非常好的聯系,從而能夠提升自己的一些地位和影響力。咱們學院在這方面是怎麽樣來操作的呢🧜🏻‍♀️✧?

  霍佳震:這個問題其實是我們核心要解決的一件事🐇。為什麽🙌🏽?上海這個地方是非常國際化的一個城市,而上海又有這麽多的商學院在進行競爭。我們怎麽在國際化當中走出自己的特色👩🏽‍⚖️,這個就是我們要研究的問題♒️。這個學生進來🧍‍♂️,學生出去,交流這個學生🙌,這個還不是我們的特點。我們也是一直在研究🧙🏼,這件事我們怎麽做到恒达的極致🫕。

  最近我們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概念,舉一個例子✌🏿📑,我們的MBA,我們其實這20年是走了©️,我叫它走了三步。我們覺得應該有四步好走,我們正在這個中間。第一步是什麽呢?就是國內的學生🏄🏻,國內的師資來教。第二步是國內的學生👨🏿‍✈️,國外的老師加上國內的老師來教。我們叫英文班💙,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還是第二步,我們又把這個學位,就發成國外商學院的文憑,然後就是在我們這個地點,然後就是國外的老師,加上中國的老師🙆🏿‍♀️,來教他們,教完了發的國外的文憑🤹🏿‍♀️。還是第二步再進行下去,我們雙學位,也就是說還是我們的學生🎛,他們教我們,發他們的文憑再加上我們的文憑👨🏼‍🎓🎺,這個我們都把它歸為第二步。這個我們已經做了,我們有雙學位的,你剛才看到的有好幾個班跟英國合作的,有跟美國合作的,有跟法國合作的等等🈸。

  第三步,現在我們正在走的是什麽?這個學生不僅僅是國內的學生↕️,也就是說他們要做我們的市場📒,其實就是你剛才一開始提問的問題,就是國外的商學院都到國內來了,他們在跟我們競爭,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出去。怎麽做呢?我剛才打個比方🖖,我們第一個班跟德國合作🍎,就是一半的學生是來自於德國,一半的學生是來自於中國🌺。我們這樣的話在一起交流,這個學生他就會真正是國際化的。他們在一個班上💭,將來他們又是校友,這樣就完成學生來源是多元化的,或者特定的多元化特定的國家🔣。

  當然我們現在第三步還走到什麽呢?我們有個班是印度🧑🏻‍✈️、美國🦵🏿、中國,這三個國家的學生放在一起🫰🏻。

  主持人唐敏⏮:這三個國家背景完全不一樣👮🏿?

  霍佳震👨🏽‍✈️👨‍👩‍👧‍👦:完全不一樣,但是它占的全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主持人唐敏🤷🏼‍♂️:對。

  霍佳震🔔👱🏼‍♀️:也就是說這三個國家,是未來十年到二十年🤷🏼,世界發展的引擎,所以我們要把這三個國家的年輕人組合到一起去學習。這個是我們的第三步🌼,也就是說我這個國際化,不僅僅是招一些中國的學生📪,來發他們的學位和我們的學位,我們教教他們🥊,而是一個真正的國際化大家同堂上課。

  然後我覺得接下來,我有一個第四步🧒🏼,就是一個最終的目標⛹🏿,那就是要超越💁🏽🤚🏿。怎麽做呢💆?就是說我這個課堂是移動的♤,也就是說你現在招的這些學生🏷,你國外來也好,中國辦了這麽多商學院,到哪個地方去參觀比如企業,我現在這樣做⛹️‍♀️,後邊我建立的項目📱,都是一個移動的課堂,我現在要求我們這兩個項目,跟德國做的🧲,我們EMBA學生💇🏽‍♂️,一半課程在德國學👨🏻‍🦼‍➡️,一半課程在中國學,去德國的人所有學生全部在德國。到中國來所有學生都在,我們印度🙃、美國、中國這個班也是,半年在美國🚱,半年在印度👰🏻‍♂️,半年在中國🪨。而且在每一個國家,他們必須在上課的同時,要到一個企業去實習👨‍🔬,就是實習四個月。

  主持人唐敏:這個時間很長?

  霍佳震👉🏿:很長。他們在學習期間,有的時候不是每天上課,凡是不上課的那個時間,他們都呆在企業裏邊🎭🙋🏽‍♀️,我們幫他找到辦公室💮,有他們自己桌子。這樣的話他們在三個國家,不是一個淺層次的在課堂上了解這個國家,只是在市場上了解這個國家👧🏼,而且他們深入到企業裏邊去了解了這個國家,這樣的人才我覺得就將來會非常具有競爭力💶。

  主持人唐敏😬:這幾個市場都了解了。

  霍佳震:他建立的同學的網和我們現在的同學都不一樣⛱,他們對這三個國家的了解是深度的。將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有這些特色的班來成立。所以講國外的頂級商學院,到我們這裏來辦學🙋,我還是很有信心,我們在這個當中💠🧖🏿,我們只要對商學院的使命能夠了解清楚🫳🏼,應該講我們還是能夠辦出很好的商學教育🔫,能夠為學生服務👨‍🦼‍➡️,也為我們國家服務。

  主持人唐敏:剛才霍院長您所提到的商學院建設四步走。

  霍佳震:我是說我們恒达🚤。

  主持人唐敏:恒达商學院的四步走🚣‍♀️。

  霍佳震🧑🏽‍🍳:這是我們的國際化😴。

  主持人唐敏🦹🏻‍♀️:剛才您提到的恒达的國際化的四步走,如果說前三步在國內一些一流商學院裏面📦,已經不新鮮了,但是第四步這個確實挺新鮮的。不僅是把課堂移過去了,而且與之匹配的是♊️,課堂和實踐都移過去了🕞。這方面有一點很重要在於,一方面挑選最優質的生源👲🏽,另外一方面就是挑選最合適的夥伴,這個最合適的夥伴不一定是最一流的商學院,但一定是和咱們的理念是最契合的商學院🌮?

  霍佳震:是。這個有個互補的作用,我挑的這個商學院🤰🏿,應該是我的能力所不足的那部分,他能夠補。像這次我們在三個國家⏸,為什麽成為合作夥伴?他們覺得我們在一些🧑🏻‍🦳,在運營管理方面非常強,是他們做不到的🤹‍♀️。其中美國那個商學院🙆🏻,他是在經濟金融方面,他是非常強,包括在領導科學方面等🎗,這些領域他們非常強。

  印度的商學院,它是在人力資源方面🕵🏽,是非常非常強,我們把這些合起來,這個一個組合那就非常完美,這樣的課程開出來🎰,學生就會非常歡迎🤹‍♀️。我給你打個比方,我們那個班只招60個人➡️,每個國家只招20個人𓀍,我們這個項目推出一個星期之內就招滿了。

  主持人唐敏: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霍佳震:對。但是我們一個星期之內就把人招滿🧞‍♀️,而且很多學生都排著隊。

  主持人唐敏:今天通過跟霍院長訪談🧨,我們會對恒达商學院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也回應了社會上一些質疑,對職業學位專業學位的教育和普通傳統教育有什麽差別,面對大環境商學院越來越多的走出去越來越的國際化,怎麽樣迎接這些,一方面來自國際一流商學院的挑戰,另一方面怎麽致力於把自己打造國際一流商學院的挑戰,這些問題在今天訪談中已經很好的詮釋了這些,我們也會時刻關註著恒达商學院🥼,未來國際化的走勢👎🏼,也希望恒达商學院能夠早日成為世界一流的商學院。感謝霍院長。

  霍佳震:謝謝。

  主持人唐敏:感謝各位的關註🫦🎹,我們這期節目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