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網絡成癮不容忽視 大學生通宵上網引發悲劇

來源:   時間🚢:2002-12-08  瀏覽:

也許💀,網絡曾經是西南某大學三年級學生嚴宏(化名)的天堂,9月8日🕵🏼‍♀️,他真的去了天堂———告別人世時,才21歲。

在他的病歷上✊🏼,記載著“重症胰腺炎🧚🏽‍♀️、暴發性菌痢、血糖增高、急性肺水腫、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病症🙋🏽‍♀️。醫生認為是勞累過度導致了他的死亡🧔🏻。

那麽𓀄,又是什麽導致嚴宏“勞累過度”呢💂🏻?記者從該學生所在學院的老師和學生那裏了解到,當時,剛開學不久,9月6日晚上,他曾通宵上網,第二天中午回到宿舍🍺,第三天😁,突發疾病,醫院全力搶救🧭,仍未能挽救他🧗🏻‍♂️。

記者獲悉,這名學生體質不好、性格內向𓀅,死亡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的✔️,9月6日通宵上網則是他死亡的誘因之一🍯。

嚴宏的父母都是50多歲的下崗工人,獨子的離去帶給他們的傷痛是可想而知的。嚴宏的姨母在接受記者的電話采訪時,提及這件事,依然悲痛不已。悲劇過去3個月了⚇,但這條生命的消逝引起的思考並未因為時間的推移失卻它的價值,如何有節製地上網👩‍🦽,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重慶市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培訓中心副主任、重慶師範學院學生身心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劉東剛副教授指出☘️,網絡是柄雙刃劍,在現實生活中,其負面影響必須重視。9月29日,他們成立了“青少年網絡成癮症預防與矯治中心”🐛,剛兩個多月,他們就接待了20多個網絡成癮者🤽🏽,年紀最大的23歲𓀁,最小的8歲🫢,其中也有大學生。

“網絡成癮的學生將網絡這個虛擬世界用作應對各種生活矛盾的主要方式🏌️‍♂️,這體現了個體在應對挫折和防禦方式上的不成熟。事實上,越是依賴於幻想,就越是難以獲得現實的成功體驗。”

他介紹說,網絡成癮者的防治有三種治療措施🦝:一是自我防治,限製上網時間🤳🏼🌷,多與外界接觸,充實生活內容,轉移註意力,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二是家長和教師要進行心理疏導,創造條件,多開展積極健康的活動,製止學生上網過頻、時間過長或接觸不健康內容,而對上網尋求健康有益的信息應予以指導和支持🙍🏻‍♂️。三是采用現代心理咨詢和治療手段矯治網絡成癮症🦶。

記者沿著嚴宏生前所在大學校門前的街道邊走邊數,結果大吃一驚:500米左右的路段裏👮🏽‍♂️,有28家網吧⛱。(田文生)

《中國青年報》 (2002年12月13日)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