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半年時間🧜🏽♂️,你也許將離別生活四年的大學校園,帶著一份自信和幼稚走向社會,獨自去面對風風雨雨,你可能覺得不太習慣🌻,但你沒有更多的選擇余地,你只能勇敢地往前走。
你可能還在徘徊,是留在上海還是回到故鄉🧛;是先找工作還是先談薪水🫃🏼;是瞄準體面的外資和國有企業還是面對私企和民企;是選擇個人創業或者升學🛀🏿🧑🏻🏭;你給自己的“心理求職期”有多長……這些問題也許是你幾年來一直思索的,如今才真正浮出水面🗓。
為此🤵🏽♀️,我們為你設計了大學畢業生就業前六大自問🕐,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是否選擇在上海發展?
上海作為一座日益具有國際影響的大都市,特別是隨著2010申博的成功,正成為海內外人才聚焦的熱點🔽,對每位在上海就讀的大學生👨👨👦👝,無疑充滿著巨大的誘惑🕍。對於非上海籍的學生來說,是否留在上海創業發展成了即將畢業的學生面臨的第一大選擇題👩🏻⚕️。
毋容置疑,在上海有很多的發展機會,有現代化大都市時尚生活的等待,但你是否仔細想過,上海這座城市適合你嗎🛺?你能跟上上海的發展步伐嗎?你所學的專業是否是上海需求的緊缺的🐨?回到家鄉你是否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記者一年前從南京來到上海工作🧑🧒,雖然畢業已經幾年🥬,但還是感受到上海的快節奏和無形的壓力。因此,你很有必要靜心想一想👇🏼,而不是隨大流橫下一條心:一定要留在上海。否則,幾年以後你可能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在上海過著不甚開心的生活,又不好意思“屈駕”去其他地方工作🧛♀️。
是否“先找工作🏃♀️➡️,再談薪水”🧚🏽♀️?
“一個月給你1500元,你幹不幹?”這是大部分企業人事經理給你的第一句話🦻。你仔細算了一下🤾:每月至少600元的房租👭🏼,500元的生活費,還有其他開支🧑🏽🏭,心裏在嘀咕:沒有2000元,這日子恐怕不好過💼®️。但企業不會當場和你討價還價。
於是👳🏿♂️,你接下來的問題是“是先找工作,還是先談薪水”🗡💄。下面的這則信息你聽了會吃驚👧:恒达平台今年畢業的學生對薪水期望值六成是每月2000元至3000元,而實際獲得的薪水是1000元至2000元,也就是說⚉,每月薪水落差至少有1000元。我們建議,如果你很自信,先“委屈”一下©️,薪水少點沒關系,找個工作再說,說不準過了一年🎅,你就高升為主管了🌪。當然,如果你硬要高薪,找工作可能要多費些時間了。
是否挑剔企業性質👨🏭?
進外資企業,當白領,工作很體面而且收入不錯🧑🏽⚕️。但如今進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大型國有企業並不是那麽容易,一些外資企業都在裁員以優化人才結構呢🚵🏻♂️。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現在外資企業招聘畢業生並沒有以前那麽多,需要的一般是熟練人才❔。相反,現在招聘的“大戶”是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
民營和私營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量大,用人也不是很挑剔,發展的余地很大🧚🏽♂️👎🏻,在難以找到理想的外企時,不妨重點考慮⚪️🧑🤝🧑。
是否願當“SOHO”一族👨🏽⚖️😰?
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一個“冒險家”大有用武之地的時代,上海將為你提供更多這樣的機會。但初出茅廬的你是否有膽識當“在家辦公🤿,自由就業”的“soho”一族🦹🏻?“soho”一族在生活ℹ️、收入各方面都不夠穩定🔕,表面上看不存在加班,實際上他們可能天天加班、熬夜。
是否準備再升學🤸🏻?
選擇留學、考研,可能是你暫時逃避就業的一種方式,但你現在沒有把握,即使明年1月份將參加考研或準備留學,因此,你還得作好求職的準備。
考研並不能回避求職,你無法確保自己三年後研究生畢業生後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目前階段你除了準備考研復習外,找工作也不能不聞不問🙎🏼♀️,否則考研失利將很被動。出去留學當然不錯,但你要考慮,如何準備那筆數目不少的學費和開支🙎🏿♀️。
你的“心理求職期”有多長?
你也許已經跑過10個人才招聘會,你可能已經遞過幾十份簡歷,可至今仍未見“伯樂”🔴,你在承受著無形的壓力,你在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麽我得不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是我的知識水平不過關,還是缺少實際操作的經驗,或者缺少應聘的技巧?
如果是前兩項原因🧤,你應該警醒,四年的大學生活你究竟學到了多少,是否還有補救的措施👱🏽♂️。如果是後者,你不用急,你可以延長“心理求職期”👥,半年或者一年👩🔧,即使是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沒關系,畢竟你很年輕,還有時間去把握。
《新聞晚報》 200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