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打算通宵看一本計算機編程書並準備第二天面試的一名2000級研究生猝死🫵🏿。3月19日,某校園網BBS上貼出了一則名為“軟件所一2000級碩士前夜猝死”的帖子,帖子中寫道:“寫畢業論文,還得上班🎧,還得幹活……這大概就是他近期的生活。……這麽多事都堆在一起,其危險度之高跟一個瞎子橫穿高速公路差不多了🏌🏿。”
帖子發出後引起很大的反響🐹:現在保留的當天討論 229 次,成為該網站十大回復最多的帖子之一。猝死的研究生讓人們感到了悲哀,魯迅說:“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然而在哀悼的同時💐,人們也開始反思🎥:研究生的壓力之大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甚至已經超出生命所能承受🕍。
有關人士指出🎸,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的壓力之大應引起相關部門的註意🧡。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研究生的壓力主要來自五個方面:幫導師做項目、為出國考托考G、在校外打工、做畢業論文和找工作。五重壓力加在一起,讓今天的研究生不堪重負。
壓力之一:為“老板”幹活
有研究生把自己稱為導師賺錢的“工具”。據記者了解,由於導師在研究生畢業上的重大影響力,幾乎所有研究生都要為導師幹活,接數量不少的橫向課題來做,為導師賺錢🧑🌾,得到非常少的報酬🤦🏽。為了完成導師交代的項目🧓🏽,研究生需要付出相當多的精力🙍🏿♂️,這成為研究生在校期間最大的壓力來源。
“研究生是‘老板’的廉價勞動力✦。”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一位李姓研究生說。在研究生中🖇,導師一般被稱為“老板”。這位研究生就曾經花費半年的時間全權負責“老板”交代的一個項目,所得的報酬大約在1000元左右。
在讀研的最後一年🧜🏿,北京理工大學這位李姓研究生的“老板”接了一個與其專業無任何關系的項目➙💆🏿,交代李全權負責☯️。“這不是我的專業🚆,我對它一無所知🛝,‘老板’也根本就不懂,但為了錢‘老板’什麽項目都接。”李說🧑💼。為了完成“老板”安排的任務,李買了電腦以及該項目的相關書籍☞,開始了從無到有的學習👨🏼。
其中時間最長的一次是李在電腦前面連續坐了40個小時🧯🧑🏿,除了上廁所外幾乎一動不動,桌子上堆的是用來充饑的酸奶和面包。“其實這還不是最痛苦的🔒🤦,對於我來說最痛苦的是我明明知道這東西根本就與我的專業無關,可我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做🙎🏼。那種心情你是無法理解的。”李說🤹♀️,“其實說白了,‘老板’的目的就是為了錢🍟,否則也不會把學生折磨成這樣👸🏿。”
在李的同學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宿舍的四個人早出晚歸,一年時間幾乎沒怎麽見過,甚至一個班的同學如果宿舍住的比較遠,最後已經叫不出來名字了。”李說。
這個時期是李念研究生最痛苦的一段時期,為了這個項目,他幾乎荒廢了自己所學的專業,這個學期的課程幾乎都是剛過60分。“我想學好自己的專業,可是我沒有精力,又不敢跟‘老板’頂撞,因為論文通過與否基本上就是‘老板’說了算,實際上我的畢業證就掌握在‘老板’的手裏。”李說✍🏽👩🏻⚕️。
最終,李連畢業論文寫的都是自己做的這個項目,因為為了這個項目他基本上已經把本專業的東西丟盡了,根本寫不出本專業的論文來🪇。在論文答辯時,論文答辯委員會提出他的論文與專業無關🫣,“老板”做了解釋才得以通過📇。這個時候李很慶幸,由於自己扛住了這個項目沒與“老板”關系搞僵,才使論文得以通過。
壓力之二💆🏻:瘋狂學英語
幾乎每個研究生都有過考托、考G的經歷,出國已經成為研究生競相追逐的目標。為出國而瘋狂學習英語是研究生的壓力來源之二。
據了解🧝🏼♀️,準備考試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研究生們要擠出時間來學習英語。“一般都在做完3、4個小時的實驗後再跑到教室裏學英語。事實上聯系學校花費的時間不是很多,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學習英語上。當然,不少同學有學通宵的經歷。”武漢大學一位唐姓研究生說。
但是,即便是“擠”時間,學習英語和專業的研究也不免會產生沖突。“為了學英語我實驗休的很厲害,三年的研究生我至少耽誤了一年的實驗。”這位唐姓研究生說。
而據記者了解🧑🏻🔬,研究生出國有很大盲目和不明確的成分在裏面。“我當時出國就有稍微有些盲目⛰,當時很多人都熱衷出國,我的目的也不太明確,就是想應該出國鍍鍍金🤜,至於再將來也沒有想過。”清華大學一位許姓研究生說。
接著🈚️,在花費了近半年的時間學習英語、上新東方、考托考G後,許在聯系學校時決定放棄出國。“因為這個時候我發現🤸🏽♀️,為了準備出國實際上有很多該學的東西我沒有學。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出國,實際上在國外的就業和創業壓力可能會更大。如果能掌握多點東西,我想在國內我一樣可以做的很好,所以我最終放棄了。”許說。
然而,這種盲目沒有明確目的的出國潮卻耗費了相當大的精力👨🏽🍳,成為研究生在幫助老師做課題外的第二大壓力。
壓力之三:打工度生活
目前研究生普遍傾向於在經濟上不再依賴家庭💇🏽🧑🏽⚖️。據本網記者了解,北京高校研究生的津貼和“老板”給的補助加起來大約在每月700—1000左右🛹。對於比較“安分守己”的研究生來說🦎,這些錢基本上可以維持生活。而對於一些有對象的研究生來說,則難以過上體面的生活。為了維持生活🧔🏿♀️,不少研究生開始在校外打工👨🏻🦳,頻繁地奔波於公司和學校,這成為他們的第三壓力🕓。
“我研究生期間基本上不敢找女朋友。”民族大學的一位研究生說。“雖然我們學校臨近人大和北京外國語學院,可同學裏頭找女朋友的也就那麽兩三個💡。主要是經濟上的原因✋🏽🧑🏽💼,一旦有了朋友,僅僅靠學校的津貼和老板的補助是不夠的,免不了要做兼職👨🏻🚀,那樣壓力會更大。”
“要麽兩個人一起艱苦奮鬥🤞🏿➿,要麽就別找女朋友。”北京理工大學的李姓研究生說。
當然,也有不少研究生為了增加社會實踐經驗而打工🤽😼。這些研究生一般是學習工科的,對於他們來說,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打工的研究生分為坐班的和不坐班的兩種。不少研究生選擇在校外的公司接一些項目🔎,然後拿回學校做👨🏽⚖️,這是不坐班的研究生。做這種項目一般中間過程公司不過問🍖,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即可🗡。為了在固定的時間完成項目,很多研究生需要在晚上加班到很晚。
而要求坐班的研究生則會非常辛苦。一般他們要打卡😨,周末也要加班⛹🏿👏🏽,而且有任務時要隨叫隨到🤾♂️。“我們公司在和平裏🕶,早上八點半必須打卡,我們每天從人大坐車到公司需要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每天早上要6點鐘起床🏇🏼。”中國人民大學一位研究生說,研究生打工和學習不免會產生沖突,以他自己為例🏂🏽,在臨近期末考試時,他需要復習功課,還要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務🚈🦆,幾個通宵都沒有睡覺🌱。
據記者了解👩🏿💻,這些研究生在校外打工一般是瞞著導師進行的🙍🏻。“出去打工會耗費不少精力,會耽誤本專業的研究👨🦳。一旦導師發現你在外面打工🩺,就會給你更多的課題讓你做。”清華大學的許姓研究生說。
壓力之四:做研究寫論文
研究生將過多的精力分散於幫導師做項目😐、打工、學英語等事情上,因而導致本身應該是其主業的學習和研究竟也成為研究生的一大壓力🎅🏻。 “由於忙別的事情🦠,研一時有一個階段👩🏼🔧,導師白天講的東西聽不懂,晚上就在宿舍開夜車拼命補。”民族大學一位研究生說。 對於理工科學生來說,有的時候他們還要在實驗室裏一連待上幾十個小時。“如果這個實驗12個小時才能拿到結果👩👦👦,那基本上就要在實驗室裏守12個小時。有的時候跟幾個同學輪流守著。”武漢大學一位研究生說。 而到了研究生的最後一年,論文又成為研究生們最擔心的事情🎪🏌🏻♂️。“畢業前我去過一家期刊送我的一篇論文試圖發表🧲,我看到他們的工作人員在挑選論文🧙🏻♂️,一旦看到題目不吸引人的📊,馬上就‘啪’地一聲扔到地上,地上扔了好多論文😻。”清華大學的許姓研究生說。 為了寫出一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研究生們開始他們在研究生階段的最後沖刺。有研究生說,在這個階段必須得鍛煉身體🧖🏽♀️,否則真害怕自己會撐不住。武漢大學的一位研究生認為:理科研究生發表論文要比工科容易。“工科不象理科的理論性那麽強,所以發表論文的難度相對大一些🧑🏿🏫。”這位研究生說。
壓力之五🧏🏼:就業競爭白熱化
隨著研究生的擴大招生,研究生的就業壓力也在日趨增大。據統計👶🏼,今年北京研究生畢業人數比去年增長27.1%,達到2.3萬人👩🦯➡️。在做項目、做論文✍🏿、打工🥺👆🏿、學英語之外,他們也開始焦頭爛額地奔波於各個招聘會。為了緩解就業壓力,研究生們要麽開始考試各種資格認證以增加就業砝碼,要麽選擇讀博士⛹🏼♂️。
蘭州大學的一位研究生在畢業前半年就從蘭州來到北京🔌📩,奔波於各大人才交流會上,和本科生一樣在求職大軍中擠得焦頭爛額♿️𓀜。為了增加自己的就業砝碼,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考了微軟資格認證🐢。
“其實我認為不能單憑一個微軟資格認證來判定一個人的水平。”這位研究生表示。“這就象考GRE一樣🙅🏼,你可以選擇背題庫,只要死就硬背,就能考試通過👨🎓,但是對英語水平提高基本沒有什麽用處🛺。考微軟認證也一樣,完全可以通過死記硬背題庫的方法去對付,但是這樣的話🤞🏿,即使通過對水平也沒有什麽提高。不過為了增加就業的籌碼🚶🏻♂️➡️,我還是考了🙄👨🏼🏫。”
同時,另一批研究生為避開就業壓力選擇讀博。考博的人面臨著人生又一次激烈的競爭。“我有一個讀地質專業研究生的朋友,畢業以後不想去地質隊,去大學教書人家更需要的是博士生,於是他就決定考博。在未能考取博士後🪳,他從樓上跳了下去🧚🏼♂️👩👦👦。”中國人民大學一位劉姓博士搖頭嘆息®️。
在采訪中,一位研究生告訴本網記者:從進入大學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以“壓力之下無懼色”這句話作為自勉。在當前的研究生教育機製之下🦀,也許研究生們所能做的只能是“壓力之下無懼色”🦓,但值得思考的是,除了研究生無奈地去適應這些壓力之外🪮😁,難道不應該也給研究生“減減負”嗎? (陳艷)
千龍新聞網 (2003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