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事家教的老師月收入在萬元以上,卻不知道應該納稅——
家教收入知多少
濟南某中學英語老師張某頗有名氣,在一學生家長的再三請求下,答應利用周末時間為他的學生輔導外語。其他家長聽說後⛹🏿,也紛紛找她給孩子輔導。張老師想‼️,教一個是教,多教幾個也是教,就答應下來🤏🏿🚵🏽♀️。現在她周末輔導的學生已有8個。一個學生1小時20元錢🤏🏼,雙休日兩天共輔導4個小時。這樣算下來,一個周末,這位老師就收入640元🧙♀️,一個月至少有2560元的額外收入♿🐶。一位在濟南某機關工作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目前從省某高校給孩子請了一位鋼琴老師👩🏿🔬。一周上兩次課,一次100元。據她了解👩🏿🏭,這位老師目前輔導著七八個孩子的鋼琴課。算來🔢,一個月少說也有5000多元的業余收入🤠。
據調查,目前各地家教業分為幾種類型:一種是功課方面的家教,就是家長給上中小學的孩子請家教進行功課輔導🌐♉️;再一種就是特長方面的家教,如給孩子請教師教授書法、樂器、演唱、武術等等。還有一種則是老師通過同學朋友關系🧑🏻🌾,私下辦短期的培訓班,如體育🧛🏿♀️、音樂、外語班等等📈🦿。據有關人士粗略估計✊,僅在濟南市歷下區就有約有半數的家庭給孩子請了不同方面的家教🛷。
隨著家教市場的日漸繁榮🏄🏽♀️,家教業的收入也日漸攀升。據濟南市歷下區地稅局調查🚶♂️➡️,有一位教鋼琴課的老師⏸,以家教為職業,工作日給需要中考👩🏻🔬、高考的學生輔導🤸🏼💁🏽,晚上和周末則給中小學生輔導,月收入達萬元以上。至於一個月收入超過千元的家庭教師🧏🏿♀️,可以說比比皆是。一位稅務人員說,因為不好掌握🧑🏽🍼,不能估算濟南家教市場的營業收入有多少,但從調查情況看,這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繳稅的只有小部分
按照國家有關稅法的規定🧑🏼🍼👱🏻♀️,個人月收入超過800元的部分就應該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這個標準🔯,這些家庭教師中,都應該納稅了。那麽🦹♂️,家庭教師中有多少納稅的呢?
一位從事家教工作的老師承認🤦🏽♀️,自己的家教月收入超過了1000元🏋🏼♂️,應該納稅🦴。但她為難地說:“我們幹家教👨🏽🔬🛺,都是礙於朋友或者熟人的面子,也不好讓學校知道🍮。如果去納稅🐂🧑🏻🎨,讓別人知道我幹家教掙了很多錢🚄,多不好意思?”一位鋼琴家教老師也說:“聽說月收入超過800元就得納個人所得稅,我也應該納稅,但搞家教的老師哪有納稅的?再說,也沒有人管,大家就都不繳稅了。”
濟南市歷下區地稅局一位工作人員說,除了辦短期培訓班的一些老師主動申報納稅🫥,或者被人舉報後不得不納稅外,其余家教沒有納稅的🥳💆🏿♀️。就是短期培訓班中納稅的比例,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呼喚增強納稅意識
濟南市歷下區地稅局的有關人士說,由於家教市場十分分散,家教活動也比較隱蔽,因此在管理和稽查上難度很大🧙🏼♂️。而且✯,由於太分散,稅務機關也沒有力量對這一行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如歷下區地稅局一線征管人員只有50多人🤽🏻♂️,一個人負責數百家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的管理🟤,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家教業進行稽查管理。
一位稅務人員說,現在人們納稅意識淡薄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前不久,接到舉報後,稅務人員對一個短期培訓班進行了調查🟠。負責培訓的老師說,都是朋友介紹來的孩子,自己閑著也是閑著🤽🏼♀️👤,業余給朋友們的孩子教教課🐪,自己不收費。調查學生家長🕵️👨🏻⚖️,家長也都說不交費。最後只好不了了之👷🏼♀️。幾乎所有的家教老師都知道應該納稅,但由於缺乏納稅意識🔖,往往能逃避就逃避🏊♂️。
稅務機關呼籲👨🏿🦰,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法定責任和義務😦。廣大家庭教師應該增強納稅意識😍,在自己獲得收益的同時👨🏿⚖️🧏🏼♂️,不忘為國家做貢獻。 (記者孫覆海 通訊員周黎)
《工人日報》 200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