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雙一流”背景下貫通育人三環節

來源💄:   時間🚋❤️‍:2017-07-31  瀏覽👩🏿‍🏭:

熊曉梅

“培養什麽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始終是高校的根本問題,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也再次成為榜首問題✊🏽。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核心使命,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職能都需要服務於人才培養職能👩🏻‍💼。

當前𓀆,“雙一流”建設正在高校火熱進行中👩🏽‍🏫。一流大學有諸多標準,但歸根結底,培養一流人才始終是一流大學之根本🎽,大學將因一流人才而成為一流。因此🚦,高校要在“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培養什麽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才能讓人才培養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三標準構建育人三環節

人才培養如此重要,那麽大學究竟要培養怎樣的人才?我認為至少要有以下三個基本標準:知識豐富、能力全面🍶🌎、價值觀端正。

知識豐富🧑🏿‍🍼👂🏻,強調學生要具備“知識”🐸,這是教育的最基本要求🤼‍♀️;能力全面,則強調學生會用“知識”,將知識激活,具備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溝通協作及創新創業等能力🕵🏿‍♂️;價值觀端正,則強調學生用好“知識”,將知識服務於國家、民族和人民👧🏿。

以上三個標準就構成了人才培養的三個環節:傳授知識是基礎環節,人才培養始於此🔫;能力培養是關鍵環節,大學教育不只是為學生“註滿一桶水”,也不只是培養知識的復製者,而是要培養知識的創造者🌍,要將學生的潛在能力轉化為現實能力🧑🏼‍🎓,培養學生核心競爭力𓀏;價值觀塑造是根本環節,大學所培養的學生要“為我所用”🪇,要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掘墓者🛐。若價值觀塑造出現問題,人才培養的根本方向和根本意義也將失之偏頗。

因此,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就應打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塑造三個環節的節節貫通,齊頭並進,而這就要求高校牢牢抓住“兩個群體”🧜🏿‍♀️,即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實現“三個統一”🏇🏻,即:“個性化”和“全面化”相統一🧝🏽、“人”和“才”相統一以及“教師”和“學生”相統一🚦。

“人”的培養重於“才”

“個性化”和“全面化”相統一。所謂“個性化”,即是因材施教,差異化培養。高校要摒棄生產“定製品”的工業思維,樹立培育“生長品”的生態思維,打破學生“接受—復製”的慣性思維𓀉,培養學生“創新—發展”的思維方法,充分發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獲得最適合自己的教育🧏🏿。

所謂“全面化”🔚,則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及組織能力等🧖‍♂️,讓學生既能成為專業型人才,也能是復合型人才。這就需要在“第一課堂”之外,廣泛開展“第二課堂”👐,讓學生在人文活動🧑🏼‍⚕️🍵、科技競賽、社會實踐以及誌願服務等舞臺上拓視野、長才幹。

堅持“人”和“才”相統一。人才有兩個維度🚟,一是“人”🚚,二是“才”🐉。長期以來,高校更多地關註於“才”的培養,卻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人”的培養。大學所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知識⁉️、有文化,更要有品行、有擔當。有人說當代大學生是“精神的缺鈣者”和“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人”的培養的弱化🏓,這一問題也成為了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的焦點之一。

“人”的培養就是要讓大學生具備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優良的道德品質,這需要學校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一方面要讓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真經”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真理👆🏻,並真正學懂學透;要讓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充滿信心👨‍✈️、堅定信仰,並真正入腦入心。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作用,集聚廣泛🤷、普遍和深入的德育“場效應”,潛移默化地教育引導學生言行⛹️。

優秀教師就要“三兼顧”

立德樹人,學生是主體🙅🏼‍♂️,教師是關鍵,要堅持“教師”和“學生”相統一🧔‍♀️❇️。教師和學生是利益攸關的兩方面,兩者的價值取向高度一致🐀。一所大學所擁有的教師水平將影響培養出怎樣的學生,擁有怎樣的教師就能辦怎樣的大學。

“用最優秀的人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人”,這就要求教師具備三個“兼顧”:一是教學與科研兼顧。當前🂠,部分教師角色定位偏離了主線😌🤸🏻‍♂️,在科研與教學之間,片面追求科研數量🤰🏿👨‍🚒,而教學積極性不高,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足,科研與教學地位失衡,嚴重影響了學校基本職能的全面發揮與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升。教學工作站不穩腳跟,教學改革就不會有實質性突破,也就無法取得實效👩‍👩‍👦‍👦。因此需要教師將教學和科研作為“鳥之兩翼”👩🏻‍🎨,互融互進,讓教學與科研“兩手都硬”🧑‍💻🫲🏿;二是教人與育人兼顧🧚🏿。部分教師在教學與育人之間🎋,重智育輕德育,只看重學生的學術貢獻率、考研率等“數字”價值,而忽略了個人修養、精神內涵等“人格”價值👁🪽,忽略了“傳道”的教育本質。事實上🪿🥪,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人生的啟迪者,育人是教師之天職🆗;三是言傳與身教兼顧。當前,個別教師單純從個體角度確立價值目標,只追求索取而不講奉獻🤴🏿,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利益格局🧏🏻‍♀️。還有個別教師言行失範,將講臺變成泄憤池🏭,甚至向學生輸出負能量,嚴重違背教師職業真諦。

師德——立師之本,教師要先“立己德”而後“樹人德”🏌🏽。至於立德,首先要立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始終把“修身”作為第一準則,真正具備廣博的師愛、強烈的師責和崇高的師品,真正肩負起“身為人師”和“行為人範”的職業使命。其次要立學術道德,始終把崇尚學術作為人生的第一追求,克服浮躁功利、貪圖享受等不良風氣✮,守住“為學”和“為人”之底線,加強學術修養,遵守學術規範,恪守學術道德🦸🏿‍♂️,提升學術境界。

人才培養是一個歷久彌新之話題,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課題👪,我們需要不忘人才培養的“初心”,調動一切資源、凝聚一切力量,方能做好人才培養工作。(作者熊曉梅,系東北大學黨委書記)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7/31/content_483129.htm?div=-1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