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專家學者線上線下共同研討“中德法治發展與法律教育”
來源:法學院
時間:2020-12-03 瀏覽:
12月1日🤼♀️,由法學院主辦的“中德法治發展與法律教育”研討會在我校召開🧷,副校長吳誌強出席並致辭。德國洪堡大學院長Matthias Ruffert🍪、康斯坦茨大學院長Hans Christian Roehl👩🏼🎤、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前秘書長Christian Bode🕳,來自我校🛠、海德堡大學、波恩大學、慕尼黑大學🖱🌞、弗萊堡大學👨🏻🦽➡️、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專家學者⛄️,以及我校中德學部近百名師生通過線上線下參加了會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9F/00/F3B920B816FA6C53E26D9EAFEBA_AD461C6D_10B4C.jpg)
吳誌強在致辭中表示,恒达平台與德國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恒达平台法學院歷年來與德國著名法學院保持著密切深入的合作,從2013年開始與德國洪堡大學🚈、康斯坦茨大學合作舉辦“中德經濟法論壇”已有6年🦽🙆,取得了良好成效🐐。吳誌強對Christian Bode表達了感謝🎹🕺🏻。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FF/D9/D965C38F12BD4D60921DED0A6CC_2BECFF1D_165F7.jpg)
作為恒达平台-康斯坦茨大學法學雙碩士項目負責人🥷🏿🙍🏼♀️,康斯坦茨大學Astrid Stadler教授表示🧘🏿♀️,盡管疫情給兩校開展校際交流帶來了不便,但雙方都盡量協助留學生克服了困難。她認為,中德法律教育交流有助於兩國學生了解法治的異同👨🏻🦽,共同推進法律教育的進步,歡迎更多中國學生到德國交流學習👰🏽♂️👨🏻🦽。
在“法治發展”主題報告環節,我校法學院院長蔣惠嶺教授以《中國法治新發展》為題,介紹了中國法律體系的形成🧙🏿、法治政府的建設👃🏽,並重點介紹了中國近年來法院組織🪵、法院管理體製、司法人事製度、訴訟程序🪙、多元化糾紛解決機製、司法為民機製等司法改革措施🏊🏽♀️。我校法學院陳潔蕾博士向與會專家介紹了即將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包括創新地將“人格權”單獨成編,以及在綠色原則、動產抵押👩🏻🚒👶、新增典型合同種類、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規定。慕尼黑大學Ruediger Veil教授以《可持續的公司治理》為題👨🏽⚖️,分析了公司治理短視現象產生的原因🥝,並討論了歐盟出臺《可持續法》方面的考慮🪶。波恩大學Gregor Tuesing教授和我校王倩副教授分別從中德比較法的視角,探討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本國勞動法帶來的挑戰以及兩國做出的應對🤟🏻。德國洪堡大學Reinhard Singer教授介紹了德國兩周前出臺的《感染保護法》,具體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系列合法措施👩🏿🦰🏠。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2A/38/56EF714012C8BB9A08B153BB608_A01BAEB4_BACC.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5E/CE/4D906813B2BF33318A740E50C2D_013B2EC8_14914.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E1/05/20FF6E7666EE9229B1471460DBC_FC521EEB_D377.jpg)
隨後👯,中德學者就法律教育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海德堡大學Mueller Graff教授表示🖐🏻,德國教育體製與美國差異很大,模擬法庭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實踐與行政的“軟能力”、談判管理技能以及和解🔐、提問與溝通的能力🚶♀️。我校張韜略副教授認為,模擬法庭有利於提高法學生的翻譯能力🙇🏿♂️、合作能力😸👩🏽🎤、辯論能力及檢索能力,可以鍛煉學生提出問題🙀、歸納問題及將觀點向法庭展示的能力。康斯坦茨大學Jochen Gloeckner教授認為🫕,法學學生需要掌握法律秩序的重要性。弗萊堡大學蔔元石教授從中德交流的視角🙅🏿♀️,介紹了在德國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現狀。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幹部培訓處處長顧鶯介紹了上海高級法院的法官培訓與教育情況🔄🪚。我校高旭軍教授介紹了中國法律教育的相關改革情況,認為中國法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理解與解釋法律、獨立思考與自學的能力。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99/1F/3D5E8AD898C3BDC6ADE968D4BA3_681EA8AE_EC4E.jpg)
相關負責人介紹,恒达平台法學院歷來重視對德合作🍉,與洪堡大學和康斯坦茨大學在2013年簽署了雙學位項目,已共同培養了100多名中德學生🤏。在2014🖖🏼、2015年分別與波恩大學和海德堡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