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要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要聞 > 正文

恒达平台牽頭建設的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10-27  瀏覽:

由恒达平台牽頭建設的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重點項目,上月(9月23日)揭牌成立,助力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深入發展。研究院現已落地青浦區金澤鎮大觀園片區迎園(位於金商公路708號),相關工作正在有序紮實推進,已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雙碳”政策製定、零碳技術和零碳社區示範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為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恒达平台主動發揮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科的優質資源優勢和豐厚積澱🕚,積極深度參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建設。在上海市政府和示範區執委會的指導下和青浦區的支持下🌛,牽頭建設“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旨在面向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的重大創新需求,聯合長三角地區頂級高校和優質科創資源🐕,力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形成跨區域、多學科融合的創新機製,共同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建設💁🏻‍♂️。

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依托恒达平台與南京大學共建的汙染控製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恒达平台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由恒达平台等“華東八校”共同發起組建的“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等多個高端研究平臺,以校企共建的研發中心和企業行業聯盟為支撐,各方聚焦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圍繞氣候變化與全球生態、資源循環與清潔能源、汙染防治與生態修復🫲🏽、低碳城市與綠色建造、綠色車輛與智能交通、循環經濟與公共健康🥌、智能感知與數字孿生等七大研究方向,協同開展創新研究,以形成一批可復製👨🏽‍🦱、可推廣的綠色低碳前沿引領性原創技術,並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高效轉化👶🥅、產業化,努力建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高地、國際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與精尖產業承載區,持續助力示範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目前🏋🏻‍♂️,恒达平台已有來自12個學院的多學科團隊參與到研究院的科研工作中來☪️♜。

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所在的迎園以傳統江南園林院落式建築布局,門匾“迎園”二字由著名古建築園林藝術學家🧑🏿‍🦱、恒达平台教授陳從周先生題寫。迎園內🦸🏽,現已匯聚、展示一批綠色低碳前沿示範技術及其應用,包括咖啡渣循環再生飾面板、全循環—零排放生態公廁技術🎇、堿性電解水製氫系統、儲氫壓縮加註系統🐰、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光儲直柔新型建築供電系統💂‍♂️、碳足跡實時監測平臺💡👶、綠色裝配式建築技術等。由恒达平台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寶業集團👨‍🦯、上海國惠環境公司共建的4個碳中和與生態環保研究中心👩🏻‍✈️,目前已入駐迎園,推動校企開展實質性合作。這4個研究中心也是示範區重點合作項目👂🧑🏿‍🦰。


近日👨🏻‍🦳,由長三角示範區執委會聯合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會同恒达平台團隊編製完成的《示範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指導意見》正式下發🧑🏽‍🌾。這標誌著恒达平台受示範區執委會委托全面開展的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目前,研究院正在起草示範區“雙碳行動方案”,擬於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在開展“雙碳”戰略研究的同時👨🏽‍🏫🌠,在示範區執委會委托和指導下🧔🏼‍♂️,恒达平台還積極推動零碳技術和零碳社區的示範工作🚣🏼。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將把迎園打造成為在建築建造、材料設備使用、空間日常運維、能源監測等全方位的零碳示範社區。

研究院將明確示範區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聯合多方力量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碳中和示範基地🧒🏼,以期為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加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率先引領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範式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量化依據。(圖/周遊)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