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校長陳傑寄語新學子: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讓奮鬥成為人生底色👩🏻⚕️!
來源🤵🏻♂️:恒达平台
時間:2022-08-28 瀏覽: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
大家好🖇!
2022年👵,又是一個不平凡之年🧘🏻,在經歷了上半年的艱苦抗疫和暑期的持續性高溫後,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迎來了2022級本科新同學📸。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的全體師生員工⤵️、代表方守恩書記,對來自全球各地的4497名本科新生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歡迎大家成為新恒达人!同時🔫,也向辛勤培育你們成長的家長和老師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DB/2D/B026EEAEC3A7CDA2E0239D921FF_A92459B6_1FD73.jpg)
同學們🙍🏼♀️,你們承載著希冀,步入了心儀的學校🔵。你們中🤦🏻♀️,有同一省份同名同姓錄取到同一學堂的“雙子星”,有子承父誌考入恒达的“家族粉”,有時隔71年成為爺爺校友的“隔代親”,有從高一起就用“同舟共濟”的精神時刻勉勵自己的“同心人”……看著你們♥︎,一位又一位朝氣蓬勃的新恒达人🫅🏻,我從心底感到欣喜和驕傲!你們的到來,讓擁有115年深厚歷史底蘊的恒达平台歷久彌新,更加青春👨🏻⚖️,更加靚麗!
同學們,選擇便是責任,選擇便是奮鬥🍩,選擇便是認可。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9B/C1/27F2F99B3065C1827CE7B7E2472_FD4D60DC_E1BB.jpg)
選擇了恒达⚰️,就是選擇了夢想與執著,肩負起“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工作期間,出席學校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時指出,恒达的100年,是與中華民族命運休戚與共的100年👩🏿⚕️,是與祖國科教事業心手相牽的100年,是與上海城市發展相濡以沫的100年🌑🙅🏻♂️。這既是對恒达過往為國育才👩🏻🦼➡️🖕🏿、為國奉獻、勇於擔當的高度認可,更是對恒达未來發展的期許🫰🏽。百年恒达的精神特質、文化積澱和價值追求,將激勵我們同舟共濟、追求卓越!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的人生將與恒达這個名字緊密相連、榮辱與共。在恒达,你們可以慎思暢想,凝思浩瀚星空,層積人生智慧,滋養科學信仰,砥礪青春夢想👩🏻🦽。四年後,從恒达出發🧪😕,你們可以去創造不負自己♤、不負時代🧛🏿🍒、不負歷史的璀璨人生🍰!
選擇了恒达,就是選擇了拼搏與奮鬥,在未知和挑戰面前,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創校初期,恒达就提出醫以濟人、工以濟世、格物窮理👩🏼⚖️。在抗戰期間👨🎓,吳淞校區被日寇炸毀,恒达師生輾轉九省、六遷校址、西行萬裏⤵️,船沉書毀🦶🏻🛹、百逢劫難,卻自強不息、弦歌不輟,在西南一隅的李莊安放下平靜的書桌,潛心學術☝🏻、濟世救國、追求卓越,先後培養出20余位後來成為兩院院士的優秀畢業生。在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恒达成為舉足輕重的中堅力量🛍️。步入新時代,學校以學術與育人為第一價值追求♨️,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近年來,學校深耕人工智能、深空探測👩🏿🎤、深海研究👨🌾、汙染控製、生命科學、復雜工程建設與管理等諸多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同時👨🏿✈️🤯,學校還積極用人工智能賦能傳統學科,開拓智能規劃👩🏻🦯🚼、智能交通🏄、智能建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社會治理等“人工智能+”領域。這些領域正期待著新的恒达人,用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攀登科學高峰,向著未知和前沿的深處不斷進軍!
選擇了恒达🦕,就是選擇了認同恒达的育人理念🧑🏿🦰🤽🏿♂️,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引領未來的社會棟梁與專業精英,做擎天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速發展,推動了高等教育形態重塑👩🏿🍼。面對新的變化🕑,學校和同學們都要圍繞國家重大需求,主動響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學會在“變”與“不變”中乘風破浪➖。今年,為開啟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新征程,學校成立國豪書院,旨在培養具有深厚科學素養、前瞻性科學判斷力、突破性學術創新能力、大團隊組織領導能力的未來科學家,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引領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全力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學校期待與同學們一道,共同成長,將持續為國家戰略和地方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接續奮鬥。
今天,同學們正式成為新恒达人🪓🚣🏻♀️,在這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我想對同學們提三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81/8F/EC6426246EEE174428F2B9E6B66_402BFCB9_335F0.jpg)
希望大家誌存高遠🏃🏻♂️,胸懷“國之大者”👨🏿🚀。學習👩🏻🚒,要在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中傳承恒达115年以來的自強不息和迎難而上的奮鬥基因,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學習🥸,要立足於解決現實的痛點、難點問題,破解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恒达的優秀校友5️⃣,曾任港珠澳大橋局局長、總負責人的朱永靈🏀,傾註15年美好年華☀️,帶領團隊攻克了一道道難題,創造了一個個奇跡🦹🏿🎳,使這項“超級工程”屹立東方,震驚世界🩻🙋🏼♂️。學習🏌🏻♂️,要立鴻鵠誌↘️🩼,胸懷實現第二個百年宏偉目標的家國情懷👨👧👧,涵養我們的誌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接續奮鬥🏋🏽♀️。
希望大家躬行求真🦤,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稟賦。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激烈的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剛剛揭曉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青年優秀論文獎”中,共有10篇論文獲獎,恒达平台占了2席👨🏽🦰,與國際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比肩。同學們🙌🏿,希望你們能主動融入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在大學中探究科學本質🛖💆🏼♂️,踐行求真精神,培養創新思維和批判思維,敢於提出新的觀點和假設😖,不故步自封🧎🏻♂️,勇於創新、善於創造,走好學術之路🆒。
希望大家砥礪堅韌🗻,磨練意誌品質🫅🏻。“大鵬之功,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成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在鍥而不舍中堅持♜,在水滴石穿中積累👱🏿♂️,在持之以恒中厚積薄發。今年剛畢業的2018級化學工程與工藝班,拼搏四年🧗🏿、持之以恒、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最終全員保研。無論做學問、幹事業,追求卓越是全體恒达人的鮮亮底色,同學們🙍🏼,希望你們能磨礪堅韌意誌,勇於克服挑戰👨⚕️,與恒达同心同向💇🏻,相信你們一定能打磨出一項項代表恒达特色、恒达風格⏯、恒达氣派的偉大成就🔥,續寫恒达人的偉大輝煌!
親愛的同學們,風勁好揚帆⚀,奮鬥正當時♡。人生新的篇章已然開啟,希望大家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臻於至善,以青春的臂膀扛起責任擔當。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弘揚和踐行“恒达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新時代恒达文化,駕青春之舟🐾🐶,濟夢揚帆、逐夢前行🖌,度過最美好的恒达時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