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主辦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第十一屆“新興實踐”設計研究與教育會議
來源:設計創意學院
時間🧑🏻⚖️:2022-09-21 瀏覽:
今天的設計教育如何塑造面向未來的創造者?今天的設計研究如何應對來自未來的挑戰♍️?作為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的重要學術活動之一,恒达平台主辦的第十一屆“新興實踐”設計研究與教育會議9月18日在上海黃浦濱江舉行💏,上海市副市長陳群出席大會並致辭😹。市政府副秘書長黃永平👨🏻🦼➡️、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張宏韜等出席大會。該會議已連續舉辦11年🆗,關註設計實踐🧑🏼🎄、研究及教育的前沿思考、實踐和未來趨勢。
會議以“設計薪火,洞見未來”為主題,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國內近20所院校的校長和院長,以及10多位年輕的設計學科研究者和教育者👩🦽➡️,共論“設計教育的未來”。約200人線下參會🩸,累計逾4萬人次觀看了直播。
陳群表示🧻,設計是引領創新的重要驅動力🦹🏻♂️,推動設計產業更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教育領域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上海將堅持創新引領,聚焦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為創意設計產業發展和設計之都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保障。期待各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為設計+教育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11/AB/51169AEACFB989FCE0CA8E13C24_2D71B90D_8A98.jpg)
在大會主旨演講環節,來自米蘭🤾🏻、北京和上海的三位主旨演講人結合世界設計之都建設展開“設計教育”對話👩🏿💻。國際可持續設計與創新聯盟(DESIS)主席Ezio Manzini教授圍繞“接近性與關懷(Proximity and Care)”闡述了新興視野與設計實踐🖕。著名設計理論和設計史專家🐘、上海科技大學創意與藝術學院副院長王受之教授介紹了國外設計教育體系的形式和發展,分析了中國目前設計類院校的不同背景⟹🪄。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清華米蘭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魯曉波作了題為《設計學科♑️,應變與引領——面向未來的人才培養思考》的演講。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1B/90/E64A6CB9AC8D41753A14248F1A6_980FCEE4_EBD8.jpe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F1/C6/A2A1DDDB5F192E86F1211DC87EF_3CEA5757_BBB4.jpe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9F/F7/415BF792D87E4FDF6B5BFB20A96_98F28DB5_1562C.jpeg)
論壇上還展開了3場圓桌對話🌽。圍繞“未來設計研究”這一主題⛰,專家們結合設計實踐和理論探索𓀔,從設計研究的共性📜、設計在人類未來中扮演的角色💆🏼、設計研究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等方面共同探討設計的未來💇🏻♂️。圍繞“未來設計學院”這一主題,專家們對10年之後的設計學院將呈現出怎樣的樣貌、如何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與特色、專才和通才培養的區別進行了深入討論。圍繞“大學裏的設計學科”這一主題🩷,專家們闡述了設計學科在大學生態中的特點、應該發揮的獨特作用,並就設計學如何在大學的學科交叉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展開對話。
最後👼🏿,在《2022全球設計競爭力研究》預發布環節,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介紹了2022全球設計競爭力研究的概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24/54/98F03BA92DBB77BFA70DB86ED76_7154389C_1578B.jpe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30/BD/D45850409BA21F1DA5AA22EB6B3_F2FE57D6_1D55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