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周穎、張豐收兩位教授榮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來源:土木工程學院
時間:2022-11-12 瀏覽:
在11月12日於浙江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100名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0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為獲獎者頒獎。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周穎🏉、張豐收兩位教授名列其中,其中周穎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22/E6/4ABDE27A99FABAA2BF11C1D3D6A_58A50931_1C4BD.jpg)
周穎🙋♀️,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教授。長期從事高層建築防震減災研究工作,揭示了高層減震動力體系阻尼時變機理,構建了下一代強震低損傷控製新體系,主持建成首個裝配式自復位防震墻高層建築,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發表高水平論文110篇,出版專著4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4項🐾、美國和日本發明專利2項🏄🏼♂️,主編CECS《城市軌道交通上蓋結構設計標準》。曾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專利展金獎等國際獎5項(均排名第1)🤵🏽💔、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排名第1)🤽🏿♀️💁🏻♀️。創辦國際期刊“Resilient Cities and Structures”,擔任國際隔震與消能減震控製學會(ASSISi)副主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A6/F2/1FB886D20E62F2D88C5EBA4CFA2_EE01211A_1F8D1.png)
張豐收,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深地巖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建立基於合成巖體模型的裂隙巖體水力壓裂多尺度數值模擬體系,成果應用於中美主要能源產地。較早地開展了頁巖和花崗巖斷層穩定性與誘發地震研究,提出了深地工程斷層穩定性與礦物成分以及溫度壓力的相關性理論。開發了三種針對巖土的離散材料流固強耦合數值模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30個項目👊🏿,發表高水平論文90余篇,出版中英文專著4部,授權專利10余項🏂🏽。曾獲美國巖石力學學會2018年職業早期獎和2015年未來領袖獎、2020年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首屆錢七虎獎🗼🌄。擔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兼職副秘書長🤷🏿♀️、“Rock Mechanics Bulletin”創刊執行主編以及6個期刊的副主編和編委等。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42/74/C376B545345DE95DC0CD3BAC429_6A1F58BE_21222.png)
會上🤜🏽👨🦽➡️,周穎教授作為獲獎者代表作了主題報告▪️。
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聯合發起👑,旨在表彰那些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激發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情。該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表彰不超過100個名額,含特別獎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