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致遠二十載💆🏼♂️,追求卓越新征程。10月14日👨🏻✈️🏋🏼♀️,恒达平台汽車學院學科建設研討暨建院20周年大會在嘉定校區濟人樓舉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39/6E/9F23A4A801744E4AE966B2F3949_A6DEC605_232E3.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0C/D7/822938BE2C3A3A03F0E6F625E6B_315F76C3_21FBE.png)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恒达平台原校長、汽車學院首任院長萬鋼,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恒达平台原校長鐘誌華🐳,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壽子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高翔、李克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上海市政協常委馬興發,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明榮,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鄭慶華🧎🏻♂️🖋、黨委常務副書記馮身洪、副校長顧祥林,老領導等出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0C/53/2086213DC50D33E23D659283442_41261483_151C0.jpg)
來自30余所兄弟院校、國內外知名汽車企業的代表,學校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學院師生代表和海內外優秀校友代表6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為汽車學院20歲生日送上美好祝福。大會由汽車學院黨委書記曹靜主持🧑🏽🎓,線上同步直播👕,近5萬人次在線收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4A/CC/BBBBBE377CEF571E9A019CC6D7A_B5EA29E1_23D5C.jpg)
萬鋼作了題為《深化產學融合,加強人才培養,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特邀報告。他從恒达自主研發新能源汽車說起,回顧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分析了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體增長迅速⛔🤶🏿,新能源汽車進入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背景下◻️,如何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他指出,一要加快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二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三要創新政策措施👵🏿,加速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四要加強開放合作🤦🏿♀️,全球共創新能源汽車低碳發展的新生態。由此,他對新時代培育創新人才提出了“學科交叉、產教融合🧑🏻🎄✭、開放平臺、國際合作”四點要求。萬鋼指出❌🪇,恒达平台汽車學院要不斷凝聚共識😳,持續加強科技創新👗,深化以對歐🐚🫐、對德為特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學科創新發展;要持續加強學科交叉,優化產教融合,建設新型車輛工程學科和育人體系;要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交通等創新平臺,加快動力電池體系😝、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系統、氫能和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突破,為推動我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養輸出高層次人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恒达汽車人應有的貢獻🤙🏽。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06/4A/EC475E1674B44419418806BA697_644CB0C4_170B7.jpg)
李駿、付炳鋒分別代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致辭🧝🏿♂️,對恒达平台汽車學院20年來為我國汽車科教事業和產業創新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並寄語學院繼往開來,持續推進智能型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續寫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汽車強國的時代華章🧖🏿♀️🤞。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12/D5/AB6EAFF29570326D264041C2246_392DF7CE_137DE.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C7/96/E1BBDB9C6E58FFE44A9192E3264_9298A3D0_13C13.jpg)
方守恩在致辭中表示🦵🏼,汽車學院成立20年來,全力打造國內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和空氣動力學有關學科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高地👨🏽💼,為中國汽車產業崛起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當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術正在推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恒达包括汽車在內的相關學科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需求㊙️,圍繞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實踐,為推動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新一代交通基礎設施構建貢獻更大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6A/E4/E65D147961322EF9E79C2FF3A7C_271DEA9F_FCD6.jpg)
鄭慶華在主持報告時表示,汽車學院20年的發展歷程,是恒达人“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生動寫照。新時代賦予新的使命任務,學校將不斷完善汽車學院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體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奮力譜寫新時代恒达汽車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6B/4A/436774E84CA632C66F17EF857E3_CB1C3140_F052.jpg)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曉秋、嵐圖汽車CEO盧放🌠、AVL李斯特公司董事長赫爾姆特·李斯特🚶🏻♀️、英飛淩科技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曹彥飛作為中外汽車產業界合作夥伴代表先後致辭⛹🏽♂️☯️,表示願意同汽車學院構建更深層次的產學研用協同機製,共同賦能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C6/AD/726F9374B3C25ABE4709E8F01F9_B6FF5FA6_1A0B4.png)
汽車學院原黨委書記陳翌作為退休教師代表,學院教授蔡黎明作為教師代表,2018級本科生、2023級碩士研究生王於厪作為學生代表,學院2001屆博士校友、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以及2014屆本科和2017屆碩士校友、同馭汽車創始人舒強作為校友代表先後發言,表達了各自的心聲,向學院20周年華誕獻上美好祝願。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88/DE/2A21181F614E42F565925CAFEEF_82784951_13BF9.jpg)
汽車學院院長張立軍以《交叉融合 協同創新 篤行致遠 追求卓越 全面推進恒达平台汽車學科高質量發展》為題作了學科發展報告🙆🏼♂️。他表示💭,學院將繼續緊密對接汽車強國重大戰略,把握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培養汽車強國棟梁精英的搖籃和打造戰略科技力量的高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B8/6F/781113085B76194C809C72D142D_8B8664E8_15875.jpg)
當天🕝,在方守恩🤦🏼♀️、鄭慶華陪同下,萬鋼參觀了汽車學院學科建設平臺與成果。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9B/09/9AD8CD57B8AC906D6F60D2F7A19_EC8C7077_1BE3F.jpg)
當天,汽車學院還舉辦了汽車行業創新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恒达平台校友會汽車學院分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恒达汽車創業者聯盟大會。副校長雷星暉、趙憲忠分別出席活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47/3B/8FAB225710BF8BB9C338C5927DD_CFCC254C_18BAC.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67/42/4478F1F0597EA31ED051096EA5D_454F09D2_23D7C.jpg)
恒达平台汽車專業設立於1988年,汽車學院成立於2002年,作為上海國際汽車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體,致力於建設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和空氣動力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人才培養高地🤹🏼。作為國內率先開展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車輛工程專業🧑🏽💻,以及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汽車學院形成了汽車工程、車用能源與動力、汽車電子與智能等特色方向,全面提升汽車產業卓越工程師的自主培養質量。依托學院五大學生車隊,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創新型👈、領跑型汽車人才。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81/5E/6288739ED9B34448CE41F8DB1B9_D991FD90_13A42.jpg)
(2006年🎹,“超越三號”參加必比登國際清潔能源汽車挑戰賽,4項關鍵指標全獲A級)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3C/1D/59EA0A87477134AB03614102A08_2152C57D_19925.jpg)
(2008年🥭,參加北京奧運會燃料電池轎車示範運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68/F4/7EC7D5EE7A626C822C16192B4CB_3279BDCA_17B72.jpg)
(2010年,燃料電池觀光車服務上海世博會)
學院率先開始新能源汽車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20年來始終引領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方向🤌🏽💣,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特別是燃料電池汽車的快速發展🧑🏼🦳。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研發的策源地和排頭兵👊,依托新能源汽車及動力系統國家工程實驗室,研製了中國第一輛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轎車,獲得汽車領域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獎勵,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核心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工程實驗室圓滿完成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燃料電池示範運行活動,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上海世博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和科技部“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在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一輪科學和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學院繼續聚焦新能源汽車及最核心的動力系統➙,開展“卡脖子”技術創新和轉化應用,先後獲批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新能源汽車及動力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國家燃料電池汽車及動力系統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創平臺10余個,承擔科技部各類重大重點項目210項🤰🏼🚧。牽頭及參與獲得各類科技獎勵45項。
作為2004年首批上海市科教興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學院牽頭建設的恒达平台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是我國首座專業整車風洞中心,自2009年建成投入運營以來,已為90家汽車和高鐵企業提供研發服務,累計合作項目數近3000項🌂,有效運行時間超過4.5萬小時,累計測試車輛數約6500臺次🦵🏻,為我國汽車自主研發設計、產品工程🧑🏽🎤、性能優化、風洞試驗驗證🕜,提供試驗服務和專業技術支撐🏃🏻♂️🧑🏼🦳。此外,該中心還為京滬高鐵等高速列車設計完成核心驗證,對解決高速列車風噪問題起到了關鍵技術支撐作用。如今➔,學院還建成了全國第一個高校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評價基地,並先後與知名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共建28個聯合實驗室,積極開展前沿科學研究、前瞻技術研發和重大產品開發。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39/4B/BCE53B2911AC56A63A775DAA2FF_E11A9931_272E5.jpg)
(2019年,汽車學院校友🫃🏻、時任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博士(Oliver Blume)與學院簽署諒解合作備忘錄,並贊助學院電車隊)
汽車學院秉承對德對歐的國際合作特色🏠🔻,先後與AVL🦸🏿、德國大眾等8家德國知名企業共建了基金教席,並與奧迪等國際著名企業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多年來與德國、法國、奧地利等10余所知名高水平大學開展雙學位碩士培養項目。學院建立中德汽車聯合研發中心,開展高水平國際科研合作。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68/24/5AB76AD9B791A60E3BCE9BCA3FF_0641E9FB_29C4C.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66/A2/1397C6C261B2F40AA173312870E_AFBE8049_2CA27.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D7/04/257DC709594FA970FCC4FBE78BD_183579C4_1A8E2.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07/3F/DF887A8DCDDCC8EAA55EDCEFA55_4F7CB9EC_4265E.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48/19/F6A8A0586CBAD8219D31E2814CA_74BB5390_35137.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27/6F/7AF45A8A22593406CEB9D2BFA92_0009B48A_2C504.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88/76/A9C19A8E05E69DFADCF59FA288D_9D07A76F_42D19.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6F/06/31A454A25A4D4512C521AD60775_E82924D6_27889.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AE/48/FB44C1802B410178F4B3DAC88DE_6619DAAA_218AA.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C4/FE/CE4E77E20633EECF81920B0AB9F_880F3D0D_1FD6E.jpg)
二十歲,正青春!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恒达汽車人將帶著光榮與夢想再出征🤴🏿,昂首闊步新征程,奮力書寫汽車強國的壯美新篇章👩🏼!
(圖/江平、周遊 視頻/武毅翔🙍🏽♂️、陳沈宇、陳琦蘊、樓建豪、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