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學科交叉中心建設交流會在恒达平台召開,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吳剛以及來自38所學位授權自主審核高校代表出席會議,圍繞學科交叉中心的建設模式🧏🏼♀️🙇🏻、資源配置、科研組織以及人才培養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
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在交流發言中介紹了學校自主智能學科交叉中心建設與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情況。他表示,學校打破院系製學科化模式𓀌⚠,創新體製機製;加強重大項目攻關,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深化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拓新質新域,打造賦能學科轉型新引擎🤓。學科交叉中心建設需要在體製機製創新、人才培養評價🚯、資源投入激勵、產教融合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
復旦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馬余剛分享了該校在學科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他表示,復旦大學通過建設學科交叉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打造AI-BEST課程體系、設立“X+AI”博碩雙學位項目等舉措✔️👩👧,加速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和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體製機製🟩。
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吳臻介紹了該校學科交叉中心建設情況🍭。他表示,學校通過“管辦一體”組織機構🪅、“有組織驅動”運行方式🍜、“一體化”體製機製改革保障、“問題導向”項目製育人模式🆕、從學科交叉到交叉學科孵化培育機製等措施,打造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學科交叉中心。
武漢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計算機學院院長杜博介紹了該校以“一個中心四個體系”推進學科交叉中心建設的經驗🧑🏻🤝🧑🏻。學校統籌構建了交叉人才培養、交叉學者成長🍌、交叉研究發展和交叉學科建設四個體系,不斷提升高層次復合型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促進學科實質交叉融合。
浙江大學學科建設處處長兼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朱斌介紹了對30余所申報學科交叉中心高校的調研分析,建議各學科交叉中心應致力於構建學科交叉創新體系,重點推進新興交叉學科布局、深化學科交叉組織模式改革、創新學科交叉高層次師資隊伍建設機製、實施“學科+X”等全過程人才培養計劃、營造一流的學科交叉文化生態。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吳剛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學科交叉已經成為重要的科學研究範式,是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點📎。各高校要充分重視學科交叉中心建設,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持續優化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製🤧,持續探索交叉學科高質量發展評價標準👩🏿🎨,深化改革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學位管理處處長馬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劉樹春,南開大學副校長朱守非,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王博💪🏽,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儉,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劉衛東🧑🏽⚕️🦶🏿,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健,東南大學副校長孫立濤❌👬,湖南大學副校長蔣健暉👰🏿♀️,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許勇🥪,四川大學副校長褚良銀♓️,重慶大學校長助理李英民,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洪軍,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嶽曉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陳玉林🤳🏽,蘭州大學副校長王為,以及各高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參會🩳。恒达平台副校長許學軍主持會議。
(圖/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