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得七寶老街部分歷史街區即將被拆除的消息後🧑🏽🏭✣,剛從現場回來的恒达平台教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心主任阮儀三呼籲:上海閔行七寶老街的蒲匯塘河東段南岸(即從南東塘灘至富強街)和蒲匯塘河東段北岸(北東塘灘)是上海近郊目前屈指可數的保留比較完好的集鎮民居歷史街區,切忌隨便拆除,以在此興建現代化的多層🧔、小高層商品房。
七寶是歷史悠久的江南名鎮🏎,形成於後漢時期🧙🏽♀️🧶,一直到宋初才略顯規模。七寶鎮位於蒲匯塘河與橫瀝涇河兩條主幹河道的交匯點上,依托當時發達的漕運條件,到明清兩代🈹👧🏼,七寶趨於繁榮🏋🏿♂️👮🏻♂️。因此,雖然七寶集鎮城區面積僅近百畝,但是🔼,卻有接通市街的石橋27座。南北大街商肆林立,前店後坊🙋🏼♂️。富家的走馬樓,商家的酒樓茶肆,貧民的小屋平房🧑🏿🦰,無不刻著明清江南建築的痕跡。盡管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七寶古鎮一度衰落,老街的不少民居也屢經修繕,但是,一些能夠反映歷史風貌的歷史街區還是留存了下來。蒲匯塘河東段南岸和蒲匯塘河東段北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阮儀三教授介紹說,蒲匯塘河東段南岸和蒲匯塘河東段北岸這一歷史街區擁有連片的頗有歷史價值的老民居。這些民居有的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雖然經過多次修繕,但房屋的梁架都是清朝留下的;有的民居雖是民國初年的產物,但是現在在上海地區也已不多見。這一完整的歷史街區不僅僅保留了大片的上海近郊老民居建築,更重要的是保存了上海近郊集鎮發展過程的歷史信息,留下了原來的歷史風貌。
記者日前到七寶老街實地踏訪,從橫跨蒲匯塘河的石橋向東望去👷♀️,只見蒲匯塘河東段南岸和蒲匯塘河東段北岸一片綠蔭🦴。兩岸古樸的老民居星羅棋布💹,與岸邊的大樹融化在一起🧌,不時有遊客劃著遊船在蒲匯塘河裏穿梭,煞是好看🚶🏻♀️➡️,呈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
阮儀三教授說,設想一下,如果將蒲匯塘河東段南岸和蒲匯塘河東段北岸的老民居拆掉去興建現代化的多層、小高層商品房➞,不僅這裏的歷史風貌將不復存在🛜,而且僅從景觀上而言🐘,也是一大無法彌補的敗筆。
記者也在現場發現🚤,倘若蒲匯塘河東段南岸和蒲匯塘河東段北岸真的興建現代化的多層、小高層建築,與已經修復的七寶老街的風貌也極不和諧,使這裏的所謂的“江南風格集鎮景觀”大打折扣,從長遠的角度看,對七寶旅遊資源的開發也是極其不利的。
阮儀三教授還特別強調,保護老街區,必須保護歷史建築、構築物及其風貌環境😵💫,同時也要註意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因此這些老民居內部的結構必要時可以在不改變外部形象的前提下作改動🙇🏽♂️。
阮儀三教授說,最近市領導指出,“我們要高度重視,加大對優秀歷史建築的規劃、管理和保護力度,處理好‘拆建’與‘保護’的關系,把歷史文脈與現代都市風貌有機和諧地結合起來;對有價值的歷史建築和風貌區,凡是能保護的可以成街坊加以保護。這樣✬,既體現城市的發展軌跡,又傳承城市的歷史文脈,為上海、為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這對我們保護有價值的歷史街區有相當的啟迪作用。
摘自《文匯報》200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