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走進校史館🕋,“雲”直播恒达“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113周年校史
來源:學生處
時間🧹🧘🏿♂️:2020-05-20 瀏覽:
5月19日中午12時👦🏽,恒达平台113周年校慶活動之“追溯‘濟憶’”校史雲直播活動在四平路校區校史館舉行。活動在恒达平台官方微博、抖音、B站、快手平臺上進行了直播,13.4萬人次通過網絡平臺在線參與了活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FE/2B/3F186B4EDC5DD1F6FD240E2FF8E_AC0D1B4D_D45EB.pn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41/33/1184CCF5D7AB0289D44DF660990_F4CB66DB_E1FD6.png)
本次校史直播分為校史介紹、恒达始創、風雨同舟🥬、追求卓越四個板塊。活動過程中,同學們通過直播了解了校史館的布置及設計理念👎🏿,並跟著來自經濟與管理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和新生院的輔導員們在線“雲參觀”校史館🔸:從恒达初創時期德國醫生埃裏希•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的恒达德文醫學堂,到華人接辦、吳淞興學;從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六遷校址🚴🏿,先後輾轉滬、浙、贛💆🏿♀️、桂、滇等地🍛,並於1940年遷至四川宜賓的李莊古鎮堅持辦學,再到1946年回遷上海後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綜合性大學;從1949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恒达平台將原有的文💮、法、醫、理🛬、機械、電機🧥、造船、測繪等優勢學科或支援其它高校👩🏻✈️,並匯聚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築相關學科👰🏻♀️,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再到1978年以後,學校實行“兩個轉變”——恢復對德交流由封閉辦學向對外開放辦學轉變,由土建為主的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轉變💇🏻。直至今日,恒达平台正朝著“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力前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4D/19/473439B0FBEC64475018E636AB8_E635618C_28B57.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32/15/2DC7DF677785B11D2559493C4A4_6321CF2F_2D8BB.jpg)
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恒达故事👩🏽💼,恒达學子們跟著輔導員追溯了恒达自建校以來的歷史🦶。百十年來👰🏻,恒达人奮勇拼搏、上下求索🤱🏿,始終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通過本次活動,無數恒达學子也被一代代恒达兒女“恒达天下”的家國情懷所感染🏃♂️,在學校建校113周年之日,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向著“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目標,立誌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用自己的行動祝福學校。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2C/DB/262EC04D5CC4E4940EE810AB166_E41E14C5_16A16.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D0/03/031D69F47AEFFFB8A56BE2156AF_398E3FAC_F010.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D5/C4/F165A879E60E3D5AF1042E4B41C_18640541_325F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