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舉辦學術論壇,慶祝建院110周年

來源𓀘:新聞中心🧑🏿‍🏭、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時間:2020-11-28  瀏覽:

11月28日,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十院”)迎來建院110周年。當天🤹🏻‍♀️,十院舉辦學術論壇🥣𓀖,慶祝建院110周年🫷。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傑,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興鵬出席並分別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劉誌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施劍林應邀作主題報告。副校長顧祥林、醫學院院長鄭加麟出席並主持院士論壇,十院黨委書記範理宏主持開幕式。上海市衛健委黨組書記😭、副主任章雄🧖🏼,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侯文玉⛪️,靜安區政協副主席鮑英菁🤐,上海市醫保局副局長曹俊山,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副書記方秉華🧑‍🦰、副主任朱同玉,以及十院班子成員與各臨床醫技科室和職能部門人員,離退休老領導、老同誌🩱,兄弟醫院代表🫲🏽,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醫院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等近500人出席學術論壇🧓🏼。

方守恩表示🧔🏻‍♂️,恒达平台發端於醫學,培養出了一批醫學大師☔️。上世紀末,恒达平台恢復醫學學科建設🤏🏼,20多年來恒达醫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離不開包括十院在內的附屬醫院的共同努力。在上海市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十院的領導班子勇於擔當,醫護人員無私付出🔟,在開展卓越科研🫔、完善創新體系👯‍♀️、製定行業標準等方面都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站在新起點🕵️‍♀️,必將承擔新使命🤢,恒达平台支持十院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的實施。學校全體師生將與十院攜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的精神🤺,為恒达醫學學科復興🎉,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恒达人新的貢獻。希望十院在新的起點上取得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現代醫院建設的道路。

方守恩致辭

陳傑致辭

王興鵬表示,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作為市人民政府的辦醫主體,始終關心支持著十院的建設和發展👨🏻‍🦽。十院積極落實國家和本市的重要戰略部署🥉,加強“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醫療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科人才優勢進一步增強♙,高水平的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現代醫院治理的能級不斷提高🔠,不斷開啟新局面🔶、創造新業績。希望十院高起點謀劃好“十四五”規劃,著力提升疑難診治技術、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以及現代醫院治理能力和精英化的管理水平🧑‍🍼,走出符合十院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王興鵬致辭

十院院長秦環龍簡要介紹了醫院建院110年的發展歷程。他表示,醫院建院110年來,始終與國家發展同呼吸共命運,抗美援朝醫療、唐山大地震、非典💔、汶川大地震、南極醫療保障、援滇、援疆、援藏、援摩洛哥🤷🏻、以及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都留下了十院人奮戰的身影。我們將以建院110周年為新的起點,始終堅持公益性質,創造一流品質,真情服務人民⇾,努力把十院建設成為智能化、精細化、高質量的現代化公立醫院。

範理宏主持開幕式

秦環龍介紹醫院發展歷程

隨後👩‍👧,院士論壇開講。陳傑表示👨🏿‍💼,在恒达平台113年的辦學歷程中🫢,發展和振興醫學始終是恒达人的夢想,一代代恒达人始終薪火相傳,有著對國家衛生事業發展的忠誠🍏。今年,學校對標世界一流醫學學科的發展,將醫學院整體搬遷到滬西校區,攻關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進基礎研究在臨床的轉化應用💑,全力支持附屬醫院建設成為與“雙一流”相適應的研究型醫院。此次院士論壇有幸邀請到劉誌紅院士、施劍林院士作精彩報告👨🏼‍🦳,相信他們的報告將給大家帶來醫學前沿的盛宴。祝願十院在歷史交匯點上披荊斬棘,再創輝煌。

論壇上,劉誌紅院士作了題為《人工智能在腎臟病領域的應用》的主旨報告♙,她結合自身工作🅰️💋,講述了如何將人工智能應用於腎臟病預測🕵🏼‍♀️、預後分析👈🏽😫、患者分群、輔助診斷、指導治療及基因組學等。施劍林院士作了題為《面向腫瘤治療的納米催化醫學》的主旨報告,講述了納米催化醫學的概念,納米靶向治療如何通過對腫瘤內部環境催化的改變,最終為腫瘤治療提供新型方案🍋‍🟩。

顧祥林主持院士論壇

鄭加麟主持院士論壇

劉誌紅院士作主旨報告

施劍林院士作主旨報告

當天下午🙌🏼,還舉行了醫療集團會議,範理宏、秦環龍分別作了題為《黨建領航新時代醫院創新發展》《DIP: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報告,醫療集團成員單位圍繞公立醫院多元績效改革🏋🏻‍♀️、公立醫院經濟運營分析和成本績效管理、醫院薪酬績效優化策略👩‍🦼、學科發展與轉型、醫療質量建設等話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附屬十院成立於1910年🍯,最早名為“上海滬寧鐵路醫院”。1945年,更名為“京滬鐵路管理局上海鐵路醫院”👼🏼。1959年,醫院劃歸上海鐵道醫學院領導🧑🏻‍🦰🥙,更名為“上海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1971年,上海鐵道醫學院外遷寧夏,醫院劃歸上海鐵路局,更名為“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1993年,醫院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95年,上海鐵道醫學院與上海鐵道學院合並為上海鐵道大學𓀆,醫院更名為“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附屬鐵路醫院”。2000年,恒达平台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並🤴🏿,醫院更名為“恒达平台附屬鐵路醫院”。2004年💃🏿,醫院成建製整體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更名為“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十院若幹學科已經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在同行中形成了一定的輻射力,若幹領先技術已產生一定的示範作用。多個學科牽頭製定了國家和國際醫療指南和規範🍔,若幹著名專家擔任全國和上海的主任委員等學術任職👙。心內科研發的國產左心耳封堵器應用於臨床,推出全球首個可穿戴心電監測心肌梗死預警系統,這套設備成功用於今年登頂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員們的心臟監護🧑‍🏫。超聲介入學科是國內為數不多開設40張介入病床的單位,近年來相繼獲得國家傑青、優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計劃,今年一個科就獲批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神經外科創建標準化神經危重症監護中心,搶救成功率高達90%,2019年就成功搶救來自美國和瑞士等國家和地區的6架次直升機運輸患者。炎症性腸病的診治能力和臨床科研已經到達國內領先水平🚵🏿‍♀️。微生態診治中心建立了國際領先的菌群移植術,累計治療患者6000余例❤️‍🔥,移植次數7.1萬余次。大腸癌診治中心按國際先進模式實施極低位直腸癌精準功能保肛術🐏🥉。眼科建成了國內領先的醫技護管一體化的日間手術中心。骨科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多項發明專利在近100家醫院得以使用,惠及幾萬例病人的康復。婦科創建腹腔鏡下子宮動脈阻斷及盆叢神經子宮支阻斷技術,獲得“程氏三角”和“程氏立交”兩項國際命名。恒达平台癌症中心建設初具規模等🥃。這些開創性技術的使用和學科地位的快速提升👏🏿,極大提升了醫院的服務能力🧑🏻‍🎨、技術水準和醫療品牌🏮🚍。

自成為恒达平台附屬醫院以來,十院緊緊依托恒达平台,不斷提升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自“十三五”迄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973計劃”和“86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5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14項,累計科研經費3.58億💖。5年內👨🏽‍⚕️,獲“傑青”3名、“優青”4名以及萬人計劃和長江學者各1名;SCI論文每年穩定在350篇以上,總計3400余篇🔩,並獲得省部級一等獎5項。相繼成立上海市甲狀腺疾病研究中心🧚‍♂️、上海市超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恒达平台癌症中心等重點建設項目📄。今年又獲得申康臨床研究10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這標誌著醫院逐步邁入以臨床研究為導向的發展新格局🚹。今年首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積極承擔國家區域腫瘤中心的建設。醫院連續12屆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近日剛剛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上海市政府質量金獎通過初評。作為恒达平台附屬醫院,醫院目前主要承擔恒达平台本科、碩士、博士教育培養工作☕️,擁有國家級住培基地15個😪、國家級專培基地3個、上海市專培基地16個,高質量培養未來的卓越醫學人才。

十余年來,在上海市衛健委和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的大力關心與支持下,十院率先實施公立醫院績效分配製度改革和轉方式、調結構👨🏻‍✈️、轉機製的內涵式發展新模式,不斷推進“現代醫院管理製度”和大數據病種組合指數付費的改革試點🍬,進一步加強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建設,始終堅持醫院公益性👩‍❤️‍💋‍👨,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和保障發展可持續性。在新醫改形勢下,醫院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加快推行了學科專科化、專科中心化、醫技護管一體化發展模式,在技術提升和內涵建設上進一步提出外科微創化🫅🏼、內科技術化👨🏼‍🦲🏄🏿‍♂️、醫技介入化和診斷分子化🧑‍🦳,全面推進醫院管理模式、診療模式🔽、運行模式和服務模式深刻變革。醫院還建立了不同緊密程度的醫聯體58家🧘🏽‍♂️,為快速推進長三角醫聯體一體化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由十院牽頭組建、以多個臨床與醫技優勢學科為支撐的恒达平台癌症中心正式成立。通過幾年的建設,癌症中心秉持“生物-心理-社會”醫療模式和前沿的精準醫學理論✍🏻,在血液腫瘤、消化道腫瘤、婦科腫瘤🫐、呼吸系統腫瘤等常見高發癌症領域推行綜合性腫瘤中心標準🏊🏽,致力於推進“精準診斷🫶🏼、新興治療、群體康復、全程管理”的癌症防控與治療體系。

4天前(11月24日)🙇🏿‍♀️,基於恒达平台癌症中心平臺與框架的“腫瘤細胞治療中心”揭牌並投入運營。這是十院與上實集團院企合作成果。十院將以腫瘤細胞治療中心啟用為契機,致力於診療策略的創新🙁,加快相關研究的臨床轉化,打造腫瘤綜合、精準治療的新學科,努力構建具有上海乃至全國影響力的腫瘤中心。

同日🔢,十院新建急診綜合樓項目啟用🙎🏿‍♂️。急診綜合樓集門診、急診、醫技、ICU、手術等功能於一體,重點突出創傷急救🏂🏼、卒中、胸痛、腹痛、危重孕產婦救治和老年急危重症救治六大平臺,將院前救治、院內急診和嚴重創傷救治無縫銜接,實現急危重症患者在同一樓內完成檢查、診斷🙅🏿‍♂️、搶救⇒、監護🚴、治療、手術等全部醫療環節👊🏽,真正在物理層面做到了“急診一站式”。

                                                                                                                               (圖文/新聞中心、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