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陳大文:準確定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目標取向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01-06  瀏覽: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實施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明確指出“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裏🧖🏿‍♀️。”他特別強調“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民法典講話精神,借鑒近年來全民法治宣傳教育經驗,結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實際⛈🫀,我們認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不是法學專業教育💁🏻‍♂️,也不是單純的法律知識教育,而是一種公民法治素養教育🆖,在教育目標取向上💁‍♀️,不能在非常有限的時空中片面追求傳授民法基礎知識的容量,將結構完整👩🏽‍🎨、邏輯嚴密的民法知識體系碎片化👩🏼‍🔧🧛🏽,而是要在知識點的支撐下🏺,強化民法觀念的引導和民法精神的陶冶,著力幫助和引導青少年增強權利意識,弘揚契約精神,提升守法自覺🧎🏻🤦🏼‍♀️。

增強權利意識。科學編纂及時出臺民法典,就是為人民利益和美好生活提供基本法治保障🔒。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為主線構建新的規範體系🧑🏽‍🏭,總則規定了民事權利的主體、客體、行使和保護等基本規則🏄🏿‍♀️。分則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五編並列,分別列舉了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各項民事權利🤘🏿,尤其是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將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獨立成章,明確了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充分表明民法典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最後通過侵權責任編規定權利救濟🥶🤡,構成了從確權到救濟的完整的權利體系,更全面展現了民法典的權利法特質。充分體現了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人格尊嚴和生活幸福等各方面權利的平等保護☣️。民法典教育要幫助青少年認知各種民事權利內涵👩🏻‍🦯‍➡️🗒,明確這些權利的價值,增強權利主體意識⏫,同時,學會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尊重他人的權利🗯,增強權利邊界意識,進而幫助他們認同民事權利不可侵犯的法律屬性,了解權利救濟的渠道👩🏿‍🍼,懂得當這些權利受到侵犯時,如何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利🧑🏽‍🦳,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將權利主體意識、權利邊界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融於一體,以充分體現民法典“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內在要求⛴。

弘揚契約精神。權利意識和契約精神是最重要的民法理念🎲。民法典維護契約自由➔、平等交換🦏、公平競爭,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有力調動了市場主體從事交易的積極性。與權利意識不同,契約精神更強調義務👨🏽‍🔧,二者相輔相成。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全社會“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民法典合同編既對合同做出一般規定,又對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保全🏚、變更和轉讓👳🏼‍♂️,以及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和違約責任做出具體規定🧏🏻。既有買賣、贈與👩‍🦳、租賃等典型合同規則🫗,又有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等準合同規則。不僅規範了市場主體交易行為,保障了市場要素有序流動➖,而且豐富了自然人經濟生活的規則供給🎷,便利了各種各樣的交易行為。民法典是契約精神的規則基礎,又為弘揚契約精神提供了製度保障。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挖掘民法典合同規則的自由平等意蘊,引導他們在日常消費、商品交換⟹、財產贈與、房屋租賃🧑🏼‍🔧、培訓付費、勞務取酬🤵🏽‍♀️、委托代理等民事活動中自由平等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同時尊重對方的自由意誌和平等地位💚,拒絕欺詐和脅迫。同時🍑,要強化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和法律保護屬性,引導他們嚴肅對待要約和承諾🧙🏻‍♀️,認同“一諾千金”的契約價值觀👊🏻,當發生合同糾紛時👿,要有擔當、合作精神,盡可能減少損失,積極承擔違約責任。從而⚂,將契約自由與平等精神和契約信守與救濟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努力讓契約精神成為青少年的核心素養☦️。

提升守法自覺🤌🏿。守法意味著一切組織和個人都要依法辦事,以保證法的效力和作用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生活中得到實現。全民守法在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格局中居於基礎地位💳,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實施的基本方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民法典規定了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和相應的民事義務👩🏼‍🚀,並將民事責任單獨成章𓀇,使民事權利✭、民事義務和民事責任對立統一於民事法律關系之中。青少年民法典教育首先要闡明民事權利、民事義務和民事責任三者的關系🏋🏼‍♀️。教育實踐中往往忽略了民事義務,甚至把民事責任混同於民事義務。實際上,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的法律後果🫄🏽,而民事義務和民事權利如影相隨🥙、相伴而生。民事義務有的隱含於授權性規範,有的顯示於禁止性規範😋。民事權利主體一般是明確具體的,民事義務常常是不特定的。其次要闡明守法的科學含義🧝🏻。守法不僅是依法履行義務,而且首先是依法行使權利。民法典規定的民事權利包括各種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同時對知識產權作了概括性規定🙋🏻‍♂️,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作了原則性規定。此外,還規定了民事權利的取得和行使規則等內容🙋🏽‍♂️。民法典規定的民事權利,不僅範圍廣,內涵也十分豐富。我們要認知自己的權利,並認同這些權利對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價值👩🏼‍🚀,在依法行使權利的過程中追求有尊嚴的生活🏖。第三,要闡明民事責任的屬性⏭。民事責任因義務主體不履行義務而產生🧈,它是權利主體救濟權的實現方式🧑🏼。換言之👳🏼‍♂️,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恢復權利主體被損害的權益👯‍♀️。民法典專章規定了民事責任🧙🏽‍♀️,明確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賠禮道歉等11種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我們要了解侵權或違約行為的法律後果👨🏻‍⚖️,理解民事責任的補償、懲罰和預防功能,選擇更加有利的行為方式。一旦發生民事糾紛🎰,要慎重選擇和解、調解、仲裁或訴訟等合法、低成本途徑和適當的責任方式,維護自身權益或配合他人進行權利救濟。守法自覺意味著既要有守法觀念,又要有依法行使權利並履行義務的守法行為。我們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民法典講話精神,引導青少年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範👨🏼‍🎓,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

(作者系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