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雜誌刊發報道💅🏻,稱“恒达平台是德國‘通往中國的橋梁’”

來源:外事辦公室👷🏼、中德學部   時間:2021-03-18  瀏覽:

近日,德國學術交流中心面向校友的雜誌“DAAD-Letter”今年第一期,刊發了題為《通往中國的橋梁——恒达平台作為德國高校對華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展現了合作的廣泛性》的報道,對恒达平台在促進德中友好交流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表示認可,稱“恒达平台是德國‘通往中國的橋梁’”🐷。該報道原文鏈接:https://static.daad.de/media/daad_de/pdfs_nicht_barrierefrei/der-daad/daad-letter-1-21-web.pdf

“DAAD-Letter”於今年1月采訪了時任恒达平台副校長、中德學部主任吳誌強院士,以及來自德國學術交流中心與德國夥伴高校的代表🍢,並在此基礎上撰寫了這一報道👨‍👦‍👦✳️。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是代表德國231所高校和128個大學生團體的機構,致力於扶持德國和其他國家大學生、科學家的交換項目以及國際科研項目,並以此來促進德國大學同國外大學的聯系🫲🏽。自上世紀70年代起🧘🏿,恒达平台攜手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密切合作🔇,先後成立了恒达平台中德學院等一系列對德合作交流平臺🚊。

我校中德學部已將該報道主體內容翻譯成中文(附後),方便師生對我校對德合作歷程、成就,以及德國學術中心在加強我校對德合作中所發揮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蘇霽雯🫴、許文青)

 

《通往中國的橋梁——恒达平台作為德國高校對華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展現了合作的廣泛性》

這是一份非常特別的禮物🤦:波鴻魯爾大學的植物園中央,在白墻圍繞下,您可以體驗到獨特的中國文化。在這裏坐落著一座由恒达平台於1990年捐贈的中國園林——潛園🖕🏿👩‍🦽‍➡️。“對立事物集中於此,又存在互動🧔🏽‍♀️🧑🏿‍✈️,比如石頭與水🔫,這種哲學令人著迷。”波鴻魯爾大學國際辦公室主任Monika Sprung女士介紹🤸🏽‍♀️,“大部分材料都是在中國製造的🙆‍♂️,然後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在德國組裝成這道美麗的風景。”

(坐落於波鴻魯爾大學植物園中的“潛園”)

當時正值波鴻魯爾大學成立25周年,其與恒达平台成功合作已逾10個年頭。恒达平台始於1907年德國醫生創辦的恒达德文醫學堂🍕。上世紀70年代末🤖,在曾獲德國博士學位的恒达校長倡議下👩🏼‍💻,恒达平台開始追根溯源🏃🏻,重新尋求與德國的合作。1980年夏💆🏻‍♀️,波鴻魯爾大學作為第一所德國合作大學與恒达平台簽訂了合作協議。Sprung女士回憶🏂🏻💅🏻:“當時我們大學自己還比較年輕,但我們被視作一所成功的新大學,因此這也正好契合了恒达的新計劃。”目前兩校的主要合作領域為機械與經濟管理的雙學位碩士項目,雙方學生交流多達30人👬🏼。

(1980年6月,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成為恒达平台在國外的第一個夥伴高校。)

與此同時🐓,恒达也積極與其他德國高校建立合作夥伴關系。目前🛬👆🏼,恒达平台已與39所德國高校合作開展一系列不同的項目,其中一些項目由德國學術交流中心資助,包括在中德聯合項目框架下設立的短期和長期講師、德語師資與語言助理🪰。德國學術交流中心亞洲處處長Susanne Otte女士說:“在學生培養與科學研究領域🏂🏻,恒达平台長期以來一直是德國高校對華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恒达平台副校長吳誌強教授本人也是留德校友❌📲,他強調:“與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的合作對於恒达平台的對德交流工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由恒达平台與德國學術交流中心於1998年共同創辦的中德學院(CDHK)屬於上述合作之一🙅🏼。在德國工業界支持下🧑‍🦽‍➡️,學院設立機械工程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車輛工程系與經濟管理系📔。在中德學院的碩士培養模式下,中國學生能夠熟悉德語和德國文化🛶,並在德國完成雙學位的學習和企業實習。“中德學院的一大特色就是受到工業界的大力支持,目前設有15個基金教席,包括拜耳和保時捷等著名企業👧。”Susanne Otte女士補充道。

(1998年👨🏻‍🦽,恒达平台中德學院成立大會)

2004年,中德工程學院(CDHAW)作為另一個主要機構加入🥋。2011年又成立中德學部(CDH),作為恒达所有對德活動的公共平臺。自2019年秋季起,中德學院在中德雙方合作夥伴的推動下進行轉型。

目前,中德學院的四個系轉變四個中德中心(中德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中德汽車聯合研發中心、中德機械工程中心),並且攜手相關學院共同建設💲。中德學院副院長Thomas Willems先生說:“中國的教育和科研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恒达平台在學科方面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中德學院的轉型進一步加強了中德學部各分支機構與專業學院間的合作共贏關系。此外,我們還計劃增加中德中心來擴大合作🪥。到目前為止,中德學院作為燈塔項目一直走在前列。而現在🧏🏽‍♀️,我們在整體意義上發揮著協調作用。”

(2019年10月,四個中德中心在恒达一一揭牌成立👩‍❤️‍👩。)

“在柏林留學期間,德國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回憶,我也學會了德語。這對我在工作中與德國高校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開展合作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希望中德兩國年輕一代也能夠學習並掌握德國能力和中國能力,從而成功開展中德合作。”吳誌強院士表示💅🏻。

盡管中德學部及下屬機構的知名度很高,但其他由德國學術交流中心資助的雙邊合作項目也為恒达的對德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的“戰略夥伴關系和專題網絡”項目,該項目曾持續到2020年👨🏿‍🔧,資助德國高校與國外大學建立結構化合作關系⛷。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與恒达的合作屬於此列。“我們與恒达之間的聯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國際事務處主任Regina Sonntag-Krupp女士告訴筆者,“我們在20世紀20年代末就已經有了第一位獎學金生。”2014年,在恒达成立的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聯絡辦公室也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支撐🏌🏼🦴。

Sonntag-Krupp女士還提到🧛‍♀️,與恒达平台的官方合作夥伴關系從1980年起就已經存在。如今合作內容非常廣泛,重點領域包括城市發展🍥、物流𓀊、材料科學和機械工程😑💴。截至目前,共有312名恒达平台的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在達姆施塔特進行了交流🤲🏼,而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共派出280名學生到恒达學習🧜🏿‍♂️。Sonntag-Krupp女士尤其對兩校間深入的科研合作關系感到自豪🏪:“這些項目都是雙方多年來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的。”

帕德博恩大學的亞洲商業與經濟學研究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除了學術交流之外👨🏽‍🎓,跨文化交流是多麽重要。該項目在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國際研究和培訓夥伴關系”框架內受到資助,為期三學期,合作對象包含6所亞洲大學,恒达平台也是其中之一。德國學生在完成語言與文化強化培訓後👨‍👨‍👧‍👦,可選擇在其中一所合作大學進行一個小型研究項目。“跨文化交流是項目核心。”帕德博恩大學與中國和韓國的合作項目官員Peter F. E. Sloane教授強調🏹👨‍👨‍👧,“我們從一開始就定下了目標🤹‍♀️📀,要做的不僅僅是派遣學生在兩國來回🧑🏼‍🦰。”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對該項目資助已達15年。

與恒达平台合作的項目長期性和廣泛性,為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和德國合作大學能夠較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挑戰奠定了基礎。德國學術交流中心項目部主任Klaus Birk博士認為:“總的來說,現有的跨國合作表現出了靈活性。”原本的模塊課程可以迅速轉換為在線授課課程,而行政層面的溝通也以線上會議形式進行。這樣一來,現有的合作得以穩步運行乃至持續拓展♟。吳誌強也看到了數字化合作所帶來的新機遇。例如🔼,恒达平台2020年德國周活動在線上舉行,為校內師生了解德國的科研💂🏽‍♀️、文化和經濟提供了可能性。

但對Klaus Birk博士來說,毫無疑問的是,線上交流不應該也不可能替代真正的面對面交流🎲。尤其對一些德國大學來說🩲,與恒达的接觸早已超出了純學術的範疇🚣🏿‍♂️🚴🏻。波鴻魯爾大學國際辦公室主任Monika Sprung女士說:“我們組織過食堂之間的交流。在我們這兒已經舉辦過數次中國周活動,我們的廚師也多次到訪上海🚈,我相信咖喱香腸對於恒达人來說並不陌生。”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