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控製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師獲多個中國自動化學會重要獎項
來源: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時間🧝🏼:2021-04-12 瀏覽:
4月9日至10日🍾,2020年度中國自動化學會(CAA)頒獎盛典在蘇州舉行,我校控製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師榮獲多個學會重要獎項👨❤️💋👨🦢。其中,獲自動化與人工智能創新團隊獎1項🥪、青年科學家獎1項🦹、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獎1項、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1項、青年人才托舉工程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兼職教授領銜完成)🏇。
由李莉、陳啟軍、何斌三位教授牽頭的“自主智能系統”學術團隊獲CAA自動化與人工智能創新團隊獎。該獎項旨在獎勵在自動化與人工智能領域得到公認的優秀研究團隊,激勵相關領域的創新團隊在科學研究🥋😂、技術發明或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突出成就和重要貢獻,推動持續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以及社會進步。恒达平台“自主智能系統”創新團隊成立於2011年🚵🏻,在吳啟迪教授👩🏼⚕️、陳傑院士等專家的指導下🈁,匯聚了一批領域內優秀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在智能感知🐆、機器人與自主系統、無人工廠等方向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𓀌,達到了國際前沿水平。
張皓教授獲第六屆CAA青年科學家獎。張皓教授對網絡化多智能體系統的關鍵問題展開研究,並在無人車控製系統的設計中取得突破⏸,提出了不完全信息和通訊受限網絡化機理模型及網絡環境無人車數據估計與融合方法,建立了無人車雲控製方法。
陳虹教授及其指導的博士生郭露露分別獲CAA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獎和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郭露露的博士論文題目為《面向智能節能的汽車實時優化控製及實車驗證》。論文針對汽車智能節能的道路信息高效利用✢、能量實時優化和控製器車載級實現等挑戰性問題❤️6️⃣,提出了基於汽車動力學特性的長時域非線性模型預測控製快速求解方法,實現了智能節能系統180MHz車載級在線求解,6000公裏道路測試節能7%至10%。
孟敏研究員獲CAA第六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孟敏於山東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多次到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從事訪問研究🦻🏽,2017至2020年在南洋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布爾網絡、分布式博弈與優化🔶、分布式安全控製與估計等領域取得突出成果🌹。
我校兼職教授孫長銀及全職副研究員董璐分別作為第一和第四完成人獲CAA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恒达平台為項目第三完成單位。該項目面向國家發展需求,特別是重大抗疫需求🛅,圍繞移動服務機器人復雜環境感知、自主規劃定位、智能導航控製三個關鍵技術問題,以產學研結合方式,開展了移動服務機器人關鍵技術攻關。
此外🫲🏽,陳虹還受邀參加了圓桌論壇🫰🏽,就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智能汽車等熱點問題作了發言🧑🏼🦰。
近年來,恒达平台控製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發展勢頭良好。學科是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指揮與控製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及多個省部級學會理事長單位,服務國際國內學術生態🪰。校長陳傑院士當選教育部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科技委專家組召集人✋🏿,牽頭建設人工智能智庫👈🏻。洪奕光、陳虹先後擔任IEEE CSS(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控製系統委員會)執委🍯🧃。陳傑、洪奕光分別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控製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和系統科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學科新當選IFAC(國際自動控製聯合會) Fellow(會士)1人,現有IEEE Fellow2人,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3人。學科入選何梁何利獎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基礎科學中心首席1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6人、中國科協托舉工程3人。學科2020年承辦中國自動化大會,匯聚線上線下學者超過兩萬人,共同探討“自主智能🤜🏿,創享未來”🤵🏽♂️。學科牽頭建設上海市“智能科學與技術”IV高峰學科,作為骨幹力量建設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牽頭獲批上海市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建設若幹大科學設施和若幹研發平臺,突破智能傳感、無人終端、網絡協控與系統等核心技術,力爭在自主智能無人系統領域取得一批原始創新性研究成果,著力推動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製造、智能醫療、智能農業等領域的產業變革💖,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文/李莉 圖/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