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肺心腦協同健康科普宣講團走進虹橋機場🙂,用急救與健康知識為旅客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時間🧑🏻🦰:2021-04-28 瀏覽:
“餵!餵🚊!你怎麽了🙅🏽♂️?你還好嗎👨🏻🦼?”上海虹橋機場內突然有名旅客倒地🧑🚒,伴隨著一聲聲急促的呼喊,機場工作人員趕到了🧖🏻,發現該人員呼吸和心臟驟停,立刻請在場群眾撥打120🍡,同時有條不紊對其實施心肺復蘇術🧏🏿♂️,直至救護車趕到。——先別緊張,這只是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肺心腦協同健康科普宣講團在虹橋機場開展急救與健康科普公益宣講會中的一次模擬演練。
一直以來,公共場所發生的意外猝死事件總會讓人覺得痛惜。如果有更多人能夠掌握有效的急救知識,及時開展搶救,就有可能挽救更多生命。為了讓旅客生命健康得到更高保障🙋🏻,3月31日🏔,附屬十院肺心腦科普教育基地和虹橋機場消防急救保障部牽起手來,通過理論講解和情景模擬🤰,幫助機場工作人員能夠識別急症早期發病信號💇🏼,掌握院前心臟呼吸驟停、窒息🤼、癲癇等急救技術。
附屬十院腦卒中臨床救治中心副主任周曉宇👩🏻🦼➡️、呼吸科主治醫師申長興、胸痛中心主治醫師張恒彬分別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了相關疾病發病機理💂🏿♀️、出現的症狀和識別急救的方法。比如,根據“笑時不對稱、動時肌無力、言時有障礙“的方法可快速識別腦卒中,一旦發現疑似腦卒中患者,需要立即撥打120,並送往有條件的醫院及時采取靜脈溶栓或取栓治療,這樣才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
此外🦃,考慮到長途飛行特點🤼♀️,宣講團專家還特別向學員介紹了“經濟艙綜合征”,此症在醫學上又稱為“下肢深靜脈血栓栓塞症(DVT)”,旅客長時間坐在狹小的經濟艙裏不動、空氣幹燥😏、飲水較少👭🏼,導致下肢靜脈血液淤積、流速減慢,易形成血栓✥,可繼發肺栓塞、腦栓塞等急症。因此🤵🏻♀️,活動腿腳以促進下肢血液回流,多喝水以防血液粘滯度升高對於預防血栓形成非常重要👨🏻。此話題得到了現場學員們的關註與共鳴🐠,紛紛以自身經歷為例參與討論🧗🏿♂️🏋🏽♂️、咨詢問題。
在情景模擬演練環節,除了模擬乘客進行心肺復蘇之外,附屬十院科普宣講團還演練了不同情景下不同人群的發生窒息時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現場學員在實操演練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急救素養得到了十院專家們的一致肯定🧙🏽♀️。
宣講會結束後,學員們仍圍繞著十院宣講團的各位專家➾,咨詢急救與健康相關問題,現場學習氣氛熱烈。一位機場工作人員表示🐔,此次宣講會不僅有助於機場急救保障人員提升專業素養與公共服務水平,還增強對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識。
此次活動也是附屬十院肺心腦科普教育基地開展社區急救與健康科普系列活動的“首秀”🧑🏻💼。這支科普團隊致力於將專業醫學知識和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易讀易懂的健康知識,並進行傳播推廣,期望最終形成“預警-急救-康復-預防”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科普體系,打造“從醫到民🧑🦱、醫民聯動”的科普傳播鏈條。今後🛒,相關科普宣教活動將繼續走進、輻射到其他大型交通樞紐🧓🏼🤸🏻、學校、養老院🕰、民眾生活社區等。(謝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