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跟黨走,擔使命,創一流”恒达平台青年五四表彰暨師生座談會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彭震偉出席⚉。會議表彰了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2021年恒达青年五四獎章獲獎個人和集體💦。從一位位獲獎個人和集體的先進事跡和奮鬥故事中,分明看到一朵朵絢麗的青春之花正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不懈奮鬥中綻放🚈。
4人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在近期上海市開展的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活動中👰🏼♂️,我校土木工程學院魯正獲評“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標兵”🚶♂️,土木工程學院孫羽捷、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朱興一🙆🏽、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陳傑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科研是工作♧,是熱愛,也是使命👩🏽。”魯正教授活躍在上海城市建築群防災減災建設的科研一線🧑🏿🎄,積極參與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一批上海地標性建築的抗風抗震科研攻關任務,並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他發明了顆粒調諧質量阻尼器,將顆粒阻尼減振的全套技術應用於建築結構🧜🏽♀️,形成了系列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研究成果應用於高層建築的結構減振初步設計,為研發高效的結構控製新方法提供了技術支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13/57/0AE9A5DF73DCDCA9DFA62EEFC80_11569302_1D081.jpg)
孫羽捷自2019年7月起,掛職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諾鄧鎮永安村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他四處奔走,為永安村積極爭取各方資源📚;發揮專業所長🧘🏿♀️,推動1座過江橋、3個村民議事場所、11座水沖示範廁、26公裏土路硬化、230盞路燈等多個扶貧示範項目實施落地,順利實現整村2245人脫貧致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5D/EE/7004E47AA4F41BAFA813A4EFA28_967D8035_1E848.jpg)
朱興一教授既是一名先進黨務工作者,又是一位優秀的青年科學家。她黨建、學術雙帶頭,是教育部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她帶領支部率先開展課程思政實踐,積極推動黨建工作與學科📩、學術深度融合,讓專業智慧在服務國家戰略中閃光👨🏿🍳。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09/B0/D4522C642EAF68AF14E0EB8626C_7D50B260_1DE97.jpg)
陳傑始終保持著紮實敬業0️⃣🧪、昂揚奮進的工作狀態,在納米尺度熱傳導領域做出了一些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工作,並自覺在科研工作崗位上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他積極探索特色黨支部建設,作為恒达平台“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註重增強教師黨員的示範帶頭作用🔬。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1C/10/D328FC6D75B991A0A76C731054C_89EFBC31_1CDAF.jpg)
10人獲“恒达青年五四獎章(個人)”
校團委於今年3月啟動評選工作,經各單位推薦🧑🏽💻、評審委員會評選,10位優秀青年代表榮獲“2021年恒达青年五四獎章(個人)”😶🌫️。
經濟與管理學院王曉蕾教授長期從事交通和物流管理領域的研究,不僅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難題開出一劑劑良方,還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建設的實踐前沿,為“一帶一路”物流通道建設貢獻良策。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6A/62/D8D3D64F5345378E4DA8EE033DE_FEC430F1_22614.jpg)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李江濤教授長年從事深海極端環境深部生命活動相關研究,將海洋強國戰略融入個人科研事業♟🦉,取得了一系列學術成果。他還利用參加海洋科考的機會ℹ️,開展“現場教學”,激發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自豪感🤛🏻。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66/4A/ADC34733C3331C94513C6DA5B5E_66E0A795_21156.jpg)
土木工程學院吳昊教授開展國家重要工程和重要民用基礎設施抗沖擊爆炸效應與安全防護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支撐我國“高邊疆、遠邊疆、新邊疆”的建設。他還借鑒重大工程應用案例,推進課程思政。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D5/F3/89DF1ED9EE6C8A22F81308BB124_FB98A614_1BF74.jpg)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邱雷教授從事高性能模數轉換器芯片研究近10年🐤,提出了新的電路架構及設計研究思路🚣🏽♀️。他還鼓勵學生圍繞核心🎙✌🏿、關鍵科研難題,大膽創新🥭,提出具有顛覆性的新方案🍷、新方法、新技術。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52/E3/E92CBC96AA19D030EB1E48709EC_930910AB_19622.jpg)
對於醫學院博士研究生陳羿來說👨🏽🚀,執柳葉刀🤦🏿,是能力,更是責任。在本科五年裏,他在纖維化領域探索出了國際領先的治療策略🧗🏿。成果轉化為產品“纖清註射液”🤾🏻♀️,獲得了“挑戰杯”全國金獎🙆🏿♂️。他希望能以“柳葉刀”和“科研筆”助力“2030健康中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DE/AC/FFA6061495CA195CDE18567C4E9_C96DACA0_1DA0E.jpg)
校長辦公室主任科員胡靜先後在職業生涯教育📜、學生綜合管理✩、督查督辦🔴、定點扶貧等學校多個崗位上經受錘煉🐋。自2019年起,她投身學校定點幫扶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的脫貧攻堅工作,迎難而上、精準施策🏃🏻♂️➡️,助力雲龍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52/C2/764EF1F9E690DA0021509B0F5BA_DDD849F6_1E1D9.jpg)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高亞威教授專註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她關註早期胚胎發育的表觀重塑這一生命科學的技術前沿,迎難而上🤽🏽♂️、刻苦攻關🏂🏽,相關重要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科學》等頂級期刊👷。她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將科研突破應用於解析疾病發病機製👮🏼♂️👮🏼♂️、尋找治療靶點等重要難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40/91/9AFCB51260F3C1E4D79268FB682_4F622C4A_23808.jpg)
藝術與傳媒學院教師董逸自2016年來,積極投身恒达平台校園文化建設。他是恒达平台原創舞臺劇《同舟共濟》、恒达平台大師劇《國之英豪》的主要創作者之一🏊🏻♂️😭。他希望通過編排一系列紅色劇目,致敬英雄人物,向師生傳遞愛國熱情和精神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91/5C/9422C2EAF7E0D9337305F87A90E_83740777_1EA76.jpg)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楚文海教授致力於水質風險識別與控製研究,成果應用於長三角20余座大中型水廠,保障了廣大居民飲用水安全。他還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為雄安新區、新疆邊陲飲用水安全保障貢獻恒达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EB/48/6C8F55AA3832DF893261BC50B8F_B93372F0_1E70A.jpg)
本科期間,成績持續提升♧,績點從大一的3.0提升到大三下學期的5.0,德麗亞·克孜爾2020年從恒达平台本科畢業,現為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她還積極參加創新項目🤘🏼,團隊獲兩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一♉️、二等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0B/B7/7B439670414BBBF2408961080C6_82B42CDB_1C566.jpg)
5個集體獲“恒达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5個優秀青年團隊榮獲“2021年恒达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啟明”青年規劃師團隊成立於2011年1月,一直致力於為祖國最需要的地區提供高質量城鄉規劃服務,用規劃設計營造未來城鄉美好生活。團隊已累計完成各類規劃設計項目200余項,服務全國26個省份50個城市,包括雲龍、雄安🪻、宜賓等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4F/23/F92D7908D9FEA682DEB7A3063DF_91CD4579_2BA2A.jpg)
附屬恒达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青年集體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倡導溫馨人文關懷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和護理服務。該集體救治患者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危重症搶救成功率高,患者服務滿意度持續保持在較高水準❔。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1F/5C/3636AF66A19D7A6A32A8A73E849_CFD2078D_2D56A.jpg)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重大工程施工技術與裝備科研青年團隊針對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施工中要求高、難度大等特點,研發了一系列施工新工法和施工裝備,應用於多項國家重大🏃➡️、重點工程施工👩🏻🦼➡️,促進了施工工藝的革新和國產裝備的自主創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34/72/F9B27D0B0AD214FF42C80503606_E15FDF04_24D98.jpg)
人文學院解學芳教授文化產業研究青年團隊以人文學院碩博研究生為主體,青年教師為支撐。團隊積極投身於新文科建設,推動人工智能等科技變革、產業變革與文化產業的有機結合→,為文化產業研究註入科技的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4F/6D/E4CDDE7AFC30A82AF5AC5CD697D_30D519AB_2C344.jpg)
數學科學學院“數學外賣”誌願服務中隊由50余位成績優異的學生組成,他們在專業教師的支持和幫助下,為校內《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三門公共課開設輔導課程,為學子答疑解惑、定製輔導🤸🏼。團隊成立4年來,廣受好評。(新聞中心)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F9/BA/EB2B6946A512DE1FB2C6C512411_C0439E13_3E21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