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講堂第八講暨114校慶專場開講,汪品先院士講授“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
來源👨🏽💻:校友會
時間:2021-05-24 瀏覽😉:
5月23日下午🙎,恒达校友終身學習平臺·星空講堂第八講暨114校慶專場開講,著名海洋地質學家👩🏽、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汪品先院士作了題為《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的報告。近500名校友與師生齊集恒达平台四平路校區逸夫樓🏬,全國各地16個城市的校友在當地分會場集合,更多校友早已在手機上保存好了直播二維碼🧘🏿,在線上收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FF/01/BB8A47D571F770CF2C77D76AC8A_F57D27A3_172CC.jpg)
副校長雷星暉致辭,代表學校歡迎校友回家,並帶領全體校友為5月22日逝世的恒达平台傑出校友吳孟超院士起立默哀,表達致敬和懷念。隨後,雷星暉連線各地校友分會場互動致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DA/7D/92844D17A3AC78AE0FDE25E0490_32FF683E_17B1E.jpg)
汪品先院士的報告從現代科學的西學東漸、海洋文明與歐洲崛起、華夏振興與科學轉型、文化反思與全球文明4個方面展開。他回顧了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的起源、發展與差異,表示中國缺乏海洋文明的因素,由此回答了李約瑟之問“為什麽科學產生在歐洲而非中國”。他指出,現代科學不是中國傳統文化自然產生的🚯,在中國形成了科學與文化脫節的現象,為此我們需要從全球視野進行反思,重新認識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加強兩者的融合,促進新時代的華夏新文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F5/39/7717DB978583E04273A4F9467E7_2CFC56FC_143F3.jpg)
汪品先院士表示🧺,近半個世紀,人類對於地球系統和生命系統的運作和演變🧑🦱,開辟了新的研究天地🥌。大陸與海洋經濟的差異正在消失,世界文化交流逐步加強🧑🏼💻。他語重心長地對校友們說👍🏿:“我國應當吸收海洋文明創新、開拓的優點🧕,發揚傳統文化中集體、和諧的優點🦟,形成海陸結合的全球新文化。” 他特別指出,當前我國科學發展正處在歷史性的黃金時期,但論文數量不能代表科學創新能力的增長
🤽🏼♀️,中國的科學面臨轉型的任務👮🏿♀️,要從
“原料輸出型”向“深加工型”轉變📰🙎🏻♀️,不能滿足於做國外科學的“外包工”
🏇🏻💖,要爭取建立“中國學派”🤦🏽。希望我們同舟共濟,共同迎接新挑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18/B4/ADC628257252E4998C3D5AFBB0E_C1A48C26_170FA.jpg)
講座歷時大約100分鐘📡,汪品先院士全程精神矍鑠🫄🏽👨🦽➡️,旁征博引、娓娓道來,配以127張悉心製作的PPT,圖文並茂、內容翔實👨🏿🦲。演講全程,現場與分會場的校友凝神屏息、專註聆聽🚣🏼♂️,不時提筆作記錄👨🏽✈️,在演講精彩處發出會心的笑聲。演講結束後,全體觀眾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感謝85歲高齡的汪院士為校友專門奉上的這場思想的盛宴。各線上直播平臺也收到大量的聽課感言,累計觀看量近15萬♘。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A3/F2/1476861CC1047CD4CA8CEFE98D4_26F4E638_266AA.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EC/38/A151675C6D74AD8DFE475E52D3C_551C3AD6_1BE00.jpg)
汪品先院士的講課內容引發了校友們的極大興趣與踴躍提問。在互動環節🧒🏻,汪品先院士繼續和現場、分會場校友展開交流,就學科交叉、東西方交流🧑🎄、科技創新等話題回答了提問,他還和一位“同二代”分享了自己下潛深海看到的神奇景象,稱之為“愛麗絲夢遊仙境”。
講座開始前,部分校友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自發到汪品先院士座椅前排隊,等待簽名。結束後🎹,很多校友仍不舍離開,依舊排成長隊,等候與院士合影、交流。此時講完課的汪品先院士依然笑容可掬🐌、神采奕奕🔕,與校友們熱情交流。他表示,希望通過演講激發更多校友的科學熱情和創新意識。他還特別與現場的小朋友進行了親切交流*️⃣:“我今天講得有點深,能聽懂嗎?還有什麽問題想問呢👩👩👧👦?”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5D/E1/483F316510353ABE3D3FE35E475_945F2F5B_79112.jpg)
前來聽課的校友感慨良多。校友吳一江說:“我從恒达平台畢業後,在英國留學🆓、工作17年,對東西方文化都有親身體驗。汪院士提出👨🚀,未來我們應當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優點🧑🏻🔬,創造出全球新文化,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我認為,這樣的未來不是靠等👵,而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真正創造出來🍎。”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82/C1/CC9DEA31D9CFF38C1D4EAAA0D8C_873C2218_1A07C.jpg)
校友高健背著背包🦷,專程從北京趕來。他說💁🏼♂️:“我1979年在校時就聽過汪先生的課🗒,先生講課非常好,讓我畢業後念念不忘🕴。先生是著名海洋地質專家,他的講課跳出了專業內容🧑🏻🎄,融合了科學與文化♜,為我們校友上了一堂歷史大課,啟發我們對未來的思考👌🏼。這次我特意帶了兒子從北京回到母校🙎🏽♀️,也想讓他感受到科學家前輩的課堂魅力。”
本次星空講堂與114校慶活動結合🍹。到場的校友們在簽到處領取了校慶定製的恒达人筆記本,聽完講座後興致勃勃地與校慶海報合影留念,步行到“校友之家”在筆記本上蓋好校慶定製系列章,再點上一杯校慶定製飲品小作休憩🐡👩🏽⚕️。當日雖是雨天,校友們的熱情並未受到絲毫影響。他們在雨中遊覽校園👨🏼💼,走過南北教學樓➖、圖書館🤱🏿、大禮堂🐦⬛、三好塢👨🏽🍼,用各自的方式為母校送上生日的祝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94/0C/02BE2498F09CBBCA5B9C7709871_82F206C3_217FD.jpg)
(圖/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