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為人津津樂道的“硬核學霸”🏇🏽,本科期間研發出靶向治愈纖維化致盲性眼病小分子藥物,優化糖尿病人腫瘤篩查指標,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獲得1項發明專利♏️,在各級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等10個獎項。他5️⃣,是恒达平台2021年“追求卓越學生獎”獲得者、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貫通製)2016級本科生陳羿。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48/0D/2B5352A4311791267B163FC983B_651EF64D_44553.jpg)
四年磨一劍⚂,研發致盲性眼病小分子藥物
纖維化,顧名思義,就是器官組織硬化如纖維🧓🏻。纖維化可發生於多種器官🤦🏻,是腫瘤、失明和慢性支氣管炎等諸多難治疾病的共同元兇,但臨床上尚無針對纖維化的特異性藥物。大一入學不久,在醫學院徐國彤教授指導下🧍🏻🥟,陳羿開始了探究纖維化主要機製——上皮間質轉化(EMT)的漫漫長路🦪。
“基礎科研其實挺枯燥的。”陳羿說🌩🆚,“主要是從動物和細胞兩個層面設計實驗,先在細胞層面篩選出效果,再到動物體內做模型驗證,再回到細胞層面探究作用機製🤦🏿♂️。不斷重復這個過程🈴,直到做出有差異性的結果➝,或者徹底做不出來,那就調整一個角度重新開始🍝😖。”
科研從來沒有坦途🙅♂️。“試給藥方式時🦔🤘,失敗了2次。當時要收一個12周的數據,每批動物做4個月🌙,連續12周監測老鼠的生理變化✌🏿。失敗1次就是3♞、4個月沒了🌈,試錯成本很高。”回憶起其間的艱辛🐫🫐,陳羿反而一臉平靜🤘。“科研確實很苦很累,但我樂在其中。我喜歡這個專業,每個階段性成果都讓我有小小的成就感🟪。”
除了上課😢、實習和組織學生活動,其余時間他幾乎都泡在實驗室🔞。
四年磨一劍。他研發出一種小分子組合,能夠靶向性治愈纖維化🧛🏻,在眼科學領域的部分致盲性疾病中得到了科學驗證。
天道酬勤。今年🧑🦽➡️,他以第一作者完成論文並發表於眼科學基礎研究頂級期刊《眼科與視覺科學研究》(IOVS)♙,以共同作者申請專利1項,並獲邀參加國際頂級眼科學年會(ARVO)🤵🏻♀️🔂。科研轉化產品“纖清註射液”也助他在各項創新創業競賽中脫穎而出,斬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全國大學生基礎創新論壇優勝獎🔷、“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科技希望之星”等獎項🦻🏼。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06/49/7DC0C47DF0FB48C733D7CDC47BD_62A94C84_2CC62.jpg)
![1A555](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F4/EE/9B2E77D34EDE3CB5B8E55E614AA_9E97FDDC_1A555.jpg)
優化糖尿病人腫瘤篩查參數
大四下學期起,陳羿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實習🆑💁。輪轉到內分泌科👩🏻🎤,在跟隨李虹主任收治病人的過程中,他發現糖尿病人更容易患前列腺癌✯,屬於高發人群。
那麽🦹🏽♀️,是不是可以優化一下糖尿病人前列腺癌篩查指標呢🐣?他的想法得到了李虹主任的支持🚴🏼。
他查閱了相關文獻,發現國內有優化閾值方面的研究,但臨床效果不是特別理想。想到恒达醫工交叉的優勢,他立馬有了主意👨👧。他聯系到軟件學院、測繪與信息學院的2位同學📑,啟動了優化糖尿病人前列腺癌篩查指標的項目。
他們收集了2176例臨床病人數據,分析現象,建立SMZ模型,通過機器學習,最終得出一個臨界值。
“優化後的參數靈敏性和特異度都不錯。”陳羿解釋說,優化前👩🏻🦳🙇🏿,當血液指標PSA(前列腺特異抗原)大於4時👩🏿🏭💇♀️,一般會建議病人進一步做有創檢查以確認是否患有前列腺癌。機器學習過程中,他發現👩🏻✈️,參數值大於4不足以區分糖尿病人中患前列腺癌的人群🧑🏿🏭。
“我們通過機器學習得到的閾值為3.5,可以靈敏地把高危人群篩選出來,提高糖尿病人腫瘤的篩出率。指標超過3.5🥻,說明危險程度很高,這個時候就建議病人去做進一步檢查。畢竟是有創檢查🧑🏽,篩除一部分非高危人群就意味著能讓一部分人少受痛苦。”
“現在🌑🕧,我們優化的PSA參數已經被十院內分泌科采納並應用於常規診療。”陳羿開心地告訴記者。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EA/5E/F64FEF370BF824C0ECC8CFFD537_2E57B4E8_24440.jpg)
“有事可以問問陳羿”
陳羿對自己的定位是明確的🕺🏿:“我想做一名好醫生。”在他看來,薄薄的柳葉刀是能力更是責任。
收治入院、詢問病情🤹🏼♂️、拆線換藥……一年的臨床實習,他對待病人足夠耐心和仔細,也不乏對患者的共情思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病人期盼的眼神永遠牽動著醫生的心,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治療、緩解痛苦👰🏽♂️。”
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他認真查找國際前沿文獻🧑🏽🎨🏜,積極與帶教老師探討治療方案。他的努力得到了帶教老師和患者們的認可,所有實習輪轉科室的出科評分都在90分以上,他還作為優秀教育案例典型登上十院“2020年度十大新聞”🧺,是上榜的唯一一名學生。
為老人提供量血壓等基礎服務,在社區宣講慢性支氣管炎😰、艾滋病等健康問題……學習工作之余,他組織並參與17次義工活動,服務人群近千人,帶領唯愛義工隊獲得3次校級榮譽🚶🏻♂️➡️。
作為恒达平台青馬工程首屆“殷夫班”學員🧝🏽♀️,他組織大家前往延安🐋、井岡山等地開展“紅色尋根”活動🧑🏻🍳,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日常生活中📵,他努力發揮黨員引領作用,在學業🕵️🥦、科研和生活上力所能及地為同學提供幫助。作為醫學院學生會主席👩🏿🍳、醫學院團委副書記,他組織“長三角菁英醫聯會”,全國十余所頂尖醫學院學生會共同參與,共同探討醫學生的成長成才☝🏿。在他的帶領下🪗,醫學院學生會獲評“恒达平台優秀學生會”。在同學眼裏💇,他是全面發展的好榜樣🕠,更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有事情可以問問陳羿”已經成為臨床一系同學們的生活習慣🛀。
目前,陳羿已被保送直博👨🏻⚖️,師從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領域專家陳昶教授。“大一臨床見習時觀摩過導師做單孔胸腔鏡手術🧘🏼,太酷了。導師臨床、科研都很強,他就是我心目中好醫生的樣子。”他笑著說,“感覺離自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魏丹)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66/52/4863D31DF549B5880F3EFC512B1_9E87426E_13A6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