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新當選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的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汪品先教授載譽歸來𓀝💁♂️,受到了恒达平台師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們紛紛表示🫱,要學習汪先生敬業愛業樂業的精神,以崇高的美德引領前進的方向👨🏿🎤。11月8日⛴,校黨委書記方守恩來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向汪品先院士表示熱烈祝賀和親切慰問。11月9日下午,汪品先院士應邀以《在社會轉型期當教師》為題,為部分教師作了專題輔導報告♦︎。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68/24/7E74FE68F6AFE95BFED86594F1E_B89B35F3_15DF8.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8E/97/18E00E4CFE842C61F3B156597DB_150F8543_1A616.jpg)
在社會轉型期,我們應該建設怎樣的教育體系?我們又該爭當什麽樣的教師? 汪品先院士的報告在四平路校區一·二九禮堂開講💂🏼,聆聽報告的有學校中層幹部代表、全體新進教師和研究生導師代表👮🏼。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主持報告會✍🏻。
汪品先院士從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的規模說起,援引一個個數據指出😁,我國已建成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系統🐰,教育事業在數量上處於黃金時代,面臨的任務是從量變到質變,提高質量↘️。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新的社會轉型期🦕,經濟上向小康社會轉變,科技上從“原料輸出型”向“深度加工型”轉變👩🏼⚕️,文化上從大陸性轉向海陸結合、東西融合的新文化。在這一背景下探討建設怎樣的教育體系、爭當什麽樣的教師👩👩👦👦☑️,有著重要意義。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41/6E/92988C53B4F5DBFEA667FA40191_53D0E7CE_DBE7.jpg)
在汪品先院士看來,教育是社會文明關鍵性的組成部分🫏,起源於地中海的海洋文明和起源於黃河流域的大陸文明👨🏽⚕️,各有自己的教育模式🤾🏽♂️。海洋文明是外向型的,鼓勵開拓、冒險📮,大陸文明是內向型的🤹🏻,推崇保守、繼承。16世紀“地理大發現”之後,海洋文明發生飛躍🦦🧑🏼🦱,為科學開辟了道路。結果🏊🏿♀️,產生現代科學的是海洋文明,現代科學和現代教育模式在歐洲產生。百余年來,我國從西方引進科學和現代教育,但是幾多反復、舉步不定。
“在今天世界局勢下📱,教育在重振華夏中的作用空前增強👍🏻。”汪品先院士說📆,“我們的任務是理清傳統教育的利弊,分析世界教育事業的走向👩🏫,結合華夏文化的特色,打造具有創新思維特色的教育體系👨🏼🎨。如何在當前大好形勢下,營造教育界創新思維的大環境,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如何當好轉型期的教師?“教師也要轉型,要從應試教育向創新啟發教育轉變。”汪品先院士表示,教師要教會學生“真善美”🌔。教師對於學生的作用💪🏿,一是傳授知識,二是指點方向,三是學風培育,要從傳授知識向培養能力、陶冶情操轉變🧑🏼。中國正面臨著新一代教育體系的形成🀄️,必將出現新時代的教育家,他們不僅教書出色,而且將在“為人師表”上產生深遠影響。
“我們應當吸收海洋文明創新、開拓的優點,發揚傳統文化中集體、和諧的優點👩,形成海陸結合的全球新文化,同時推進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華夏新文化。”最後,汪品先院士引用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作結,寄望“華夏振興,重返少年”。全場掌聲雷動👳🏼♀️。
報告歷時大約一個半小時👨👩👧👦。汪品先院士精神矍鑠,全程慷慨激昂🤌,旁征博引🚧,親手製作的一張張PPT圖文並茂,報告極富感染力🐙、感召力⚃👩👩👦。臺下教師們凝神屏息,專註聆聽,不時會心一笑。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2E/98/D50F8F0EA5002BE598025259930_152A7EEC_12002.jpg)
吳廣明在主持時表示,我們要充分發揮道德模範的榜樣示範作用,講好道德模範的感人故事🪑🙍♂️,大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學習踐行道德模範的高尚精神,開拓進取、砥礪奮進🤚🏿,共同推動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邁上新臺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2E/86/096462A173146140E961C5B52E6_FD2F3CC9_11F7A.jpg)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新進教師袁之康說:“感謝汪品先院士為我們分享了為學為師之道 ,深感獲益匪淺🦹🏼♂️。汪院士大力倡導要推進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融合的全球新文化👳🏼♀️、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華夏新文化,激勵我們青年教師為實現民族復興而不懈奮鬥。”(文/黃艾嬌 圖/江平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