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牽頭開發的國內首個高等學校校園碳排放核算平臺上線發布
面向國內高校提供開放免費服務
來源:綠色建築及新能源研究中心
時間:2022-10-27 瀏覽𓀜:
10月25日⛹🏽,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綠色大學工作委員會與恒达平台聯合組織了一場高等學校校園碳排放核算平臺線上發布會😋,恒达平台牽頭開發的國內首個高等學校校園碳排放核算平臺上線發布,面向國內高校提供開放😂、免費服務。這為大學校園碳排放核算提供了便捷、實用的工具平臺🚝,將為高校打造校園碳管的數字底座、推進國家“雙碳”戰略發揮重要作用。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F0/37/B385C7D1DA7CF7D70CAAC8863DA_841F7F8C_398F0.png)
“高等學校校園碳排放核算平臺”由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綠色大學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恒达平台綠色建築及新能源研究中心譚洪衛教授課題組領銜開發。這一平臺界定了校園碳核算的邊界範圍,規範、統一了碳核算清單及數據的錄入格式👩🏿🍼,建立了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關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同時,恒达平台正在牽頭編製我國《高等學校校園碳排放核算及評價方法》團體標準(譚洪衛教授擔任主編)🫸🏽。當天發布的校園碳排放核算平臺是該標準的重要支撐工具。標準的編製和平臺的開發得到了兄弟高校和企業的積極響應和支持🎖,浙江大學、山東建築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十余所高校參加了編製工作,研華科技、華為🛍️、中宏低碳科技🌗、騰訊雲、萊茵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也給予支持和關註。
當天,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副會長李德英教授,恒达平台原常務副校長、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伍江教授🛤、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節能處處長謝剛出席發布會並分別致辭。發布會得到了中歐碳中和、世界自然基金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後勤保障處🥾、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上海市環保行業協會應對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CYCAN等政府部門、機構、企業的大力支持。數千人在線觀看了發布會🚶♀️。
發布會特邀了五個專題報告,分別是萊茵集團陳偉康的《引入國際視角、直視雙碳目標》🪤🚴🏿♀️,研華科技梁繼超的《研華智慧能源iEMS,以數智融合推動校園零碳發展》,華為技術(上海數據中心)李帥龍的《數字能源,助力打造校園低碳數據中心》,碳助跡公司金潤文的《企業碳管理》,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齊康的《上海臨港新片區低碳規劃導則探索》。
在平臺上線發布環節🛣,譚洪衛教授介紹了我國大學校園從節約型校園發展到今天碳中和校園的歷史軌跡,以及國內外校園綠色發展的動態,分享了《高等學校校園碳排放核算及評價方法》團體標準的編製研究及平臺的開發成果。恒达平台自率先開展首個節約型校園創建示範項目以來🏊🏻,持續推進綠色低碳校園的建設發展。學校將以校園碳排放核酸平臺的發布為新起點👱🏼♂️,緊扣國家“雙碳”戰略,繼續引領推動高校校園綠色低碳發展。